摘要: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实验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学生对实验本身有着较强的好奇心, 他们希望通过实验更加直观地认识生物中的知识点;另一方面, 通过实验能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实验本身的价值, 采用更加自主的方式进行教学, 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实验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自主实验法是一种以引导学生开展特色试验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我设计实验、发现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优化实验过程,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生物学习的知识点。然而传统的实验操作过程相对较为死板, 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开展, 学生实验过程缺乏创新, 自然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努力从优化实验开始入手, 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 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授《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 时, 课文中仅仅提到了对“洋葱切片”的相关实验项目, 然而如果教师只让学生单纯地练习“洋葱切片”的实验会显得有些单调。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通过“显微镜”观看“植物细胞”的机会。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实验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地确定实验的方向和途径;随后教师让学生自我复习之前学过的显微镜的基本方法, 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对这一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最后教师给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几种植物, 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开展实验, 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实验途径,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加直观地感受抽象知识点, 另一个则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反复实验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实验过程中, 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完全都由教师说了算, 这种做法会影响学生的主动性, 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此,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创新实验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
比如在讲授《人体的呼吸》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 时, 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实验的目标:“请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方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人的呼吸道都贯穿着哪些器官;2.空气从哪里进入到人的体内, 会受到哪些器官的影响;3.当污染源进入到人体后, 呼吸道是如何过滤的。教师布置完思考问题后, 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有学生想到了“排毒面具”, 他认为排毒面具与人的鼻子有着紧密的联系。于是他开始研究防毒面具中的内部构造和基本的过滤原理, 并将其与人体器官展开对比, 总结出双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后, 很好地完成了教师实验前布置的几个教学任务, 自身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发挥微视频优势,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微视频是由教师录制而成, 用于学生在课上或课下观看的教学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能很好地节约上课时间, 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升对视频中知识点的把握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优势开展实验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自我录制实验视频”的任务, 让学生在反复实验过程中积累实验经验, 再将实验过程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录制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 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现共同成长。
比如在讲授《土壤里的微生物》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 时, 教师可以请学生设计一段“寻找或培养细菌、真菌”的实验, 并在反复实验成熟后录制实验微视频。通过实验, 某小组发现细菌可以从“腐烂的面包”中提取, 于是他们精心录制了一段让面包变坏和储藏的视频。在录制过程中, 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共同完成实验后, 自身创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 通过自主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首先, 学生对实验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 他们希望通过实验更好地了解生物中的各种现象, 通过自主实验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欲望;其次, 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实验的方式推敲实验步骤, 并逐步领悟到学习知识点。最后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设计途径, 提升对生物知识点的总结与把握, 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 教师应努力通过优化实验过程,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实验途径, 从而更好地发挥实验本身的价值,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云丹平错。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J].小说月刊, 2016, (07) .
[2]刘晓红。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文理导航, 2018, (32) .
121教学模式是指将40分钟或45分钟的课堂分为三段,开头的5-15分钟用作复习旧知识(可用作导入)和自主学习新知识,中间20-25分钟用于师生探讨、教师精讲或点拨,最后10分钟进行当堂练习,巩固新知识和突破学习的死角。这个教学模式的命名来自于将40分钟的课堂分为1...
如何将VR技术应用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如何借助VR技术来完善生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加以思考的问题。...
主要针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详细地分析,以期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中国科协发布的国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只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在科学技术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今天,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因此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基本...
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教育逐渐走向信息化。2009年《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要求教师要将现代化教育技术渗透到教学中。近年来,微课蓬勃发展,它以短小精悍、趣味性和可视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初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由于初中生缺乏信息鉴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产生不良思维观念、行为观念,从而对课堂教学活动造成影响。...
当今时代,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越来越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密度,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在生物教学中推广,更能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同时必须具备一定...
观众效应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无观众在场,参与者的工作效果发生明显变化现象。这种情况在体育竞技赛场上尤其突出。比赛中,观众为运动员呐喊助威,运动员往往容易创造出好成绩。其实,在中学生物课堂中同样存在观众效应。一、生物课堂中常见的...
文章对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有效性的解决对策。...
第三章初中生物微课的调查与分析这一章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实施微课的硬件条件,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情况,学生对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及看法、意见等情况;同时,编制访谈提纲了解初中生物的一线教师对微课的理解、态度,对教学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