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

七年级生物论文(最新范文2篇)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9-27 共4967字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认知发展状况, 知识水平等因素, 第一次接触细胞、组织、器官等专业词汇, 所以在教法上特别注意教学的直观性。生物学科高度的直观性特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从形态到结构, 从类群到生态, 绝大多数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即使有些通过肉眼无法观察的, 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教学仪器, 可以直接感受到。因此, 我没有放弃生物教学中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让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得知识, 这样不仅使他们印象更深, 记得更牢, 又能使其注意力集中, 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文中是搜索整理的七年级生物论文2篇,以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论文第一篇:例谈自主学习在七年级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结合七年级生物学教学实践,根据自主学习的内涵,设定并实施了包括“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供合适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培养学业求助意识”等自主学习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生物学教学;实施策略,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师在自主学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使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然而,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不够全面准确,从而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对自主学习的有效实施。我国学者庞维国在全面分析麦考姆斯、巴特勒和温内、齐莫曼等几个流派自主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自主学习过程[1]。

  这个说法全面、准确地界定了自主学习的内涵。下面结合七年级生物学教学实例,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1 以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与模糊的目标( 如“尽力去做”) 相比,明确的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更大的推动力; 与过高或过低的目标相比,设置有一定难度而又可以实现的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有推动作用[1]。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应当设定明确的、具有挑战性而又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生物的特征”一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如何将学习目标具体化?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展示各种常见的物体,再展示几种实物( 小金鱼,塑胶花,盘花) ,然后设问: “你认为哪些是生物?”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追问: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教师认真倾听学生发言,把要点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并指出: “大家都能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也能说出它们的一些共同特征,但答案还不够完整、准确、精炼。可以阅读教材,看看科学家的概括,然后与黑板上的答案进行比较,以完善答案”。教师从具体实例开始,层层深入,不断抛给学生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使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便于他们进行自我激发和自我评价。

  2 根据问题的性质及学生的能力水平,提供合适的认知策略

  个体进行自主学习,需要掌握足够的认知策略,并且针对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分为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三类。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做小结策略;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包括概念的学习策略和规则的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包括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策略和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策略[1]。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设定明确的目标,还要根据问题的性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策略。之所以由教师提供认知策略而不是让学生自我选择认知策略,主要是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

  仍以“生物的特征”一课为例,概括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一个目标明确,但解决办法不明确的结构不良问题。据此,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做出试探性回答。为了让学生得出完整、准确、简练的答案,教师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参考科学家的概括,对答案进行改进、补充和合并。教师根据问题性质提供合适的认知策略,学生不依赖教师讲解,也能一步一步地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并在完善结论过程中较好地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接着,学生面临将不同的概念组织起来的认知任务,这需要运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教师可让学生用概念图或者表格等方法把各种概念组织起来。鉴于七年级学生使用概念图还不够熟练,甚至相当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概念图,因此教师可以搭建框架,由学生填充内容( 图1) 。学生经过多次实践,逐渐获得相关能力,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

 1.png

  图 1 生物的共同特征概念图   

  由此可见,教师要想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策略,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性质,还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先搭建支架,然后再逐步撤除支架。

  3 通过课堂练习和自我评价表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认知策略处理外部信息,元认知策略则处理内部信息。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元认知策略,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进行评估的过程。自我评价一方面为行为提供评估及调整的标准; 另一方面为行为提供动力,因而能够促进自主学习。课堂练习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在课后填写自我评价表则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1]。

  据此,初中生物学教师在重视课堂巩固练习的基础上,还可设计“初中生物学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表1) ,下课前让学生填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效果。

  表 1 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2.png

  课堂练习侧重对自己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填写自我评价表侧重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表现进行评估,两者不能互相代替。要发挥这个表格的作用,需要经常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坚持训练一、二个学期。教师应当教育学生自我评价是为了改进自己的学习,而不是比谁表现好,所以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做得好的地方要坚持,做得不好的地方要设法改进。当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后,就没有必要再用这个表格。

  4 通过讲道理、树榜样和合作学习,培养积极的学业求助意识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个体总会遇到这样那样自己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这时就要求个体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克服自身的学习困难。寻求他人帮助实际上是把他人作为学习资源加以利用的过程。学业求助分为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前者是指面临困难时请求他人替自己解决困难,意义不大; 后者是指遇到困难时借助他人的力量但最后仍凭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成绩越低,寻求帮助的需要就越强烈,而大多学生却越不愿寻求帮助。与传统个别化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养成工具性求助的习惯[1]。

  新生入学初期,学困生在遇到困难时一般都不愿意向他人求助,尽管他们是最需要他人帮助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自我评价不高、害怕他人嘲笑等。为了消除学生错误心理,教师在全班讲道理: 有些学习任务必须在教师和高水平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因此遇到困难必须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求助,这样做不但不可耻,而且说明你善用资源,是非常明智的。开始时,个别学困生会试探性地向教师求助,这时教师一定要对这种求助行为给予大力的表扬,并以友好和有耐心的态度帮助学生,一旦榜样的作用被树立起来和有了安全感,学生就开始变得愿意寻求帮助。

  然而,对许多学生来说,举手问老师仍是困难的。教学实践表明,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倡导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学习小组内有良好的社会性环境,学生心理压力会大为缓解,更愿意进行求助,且这种求助更多的是工具性求助性质的。比如,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2课时) ”一节有一道练习题: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________。课堂观察显示,林薇( 化名) 同学不会做这道题,她主动问小组的姚涛( 化名) 同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什么意思? 姚涛回答: 堤坝被蚂蚁毁坏。林薇问: 这说明什么? 怎么想? 姚涛回答: 蚂蚁代表生物,堤坝代表环境。“是不是说生物影响环境?”“我想是,我们可以问一问老师”。看来,求助者不是只获得答案就算,而是希望弄清楚这个成语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直接告诉同学答案是没有意义的,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答案最好由求助同学自己总结出来。

  七年级生物论文第二篇:刍议七年级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

  摘要:2012年,根据国际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我国七年级生物学开始对教材(人教版)进行完善与修订,并在2013年春季投入使用。从近两年的实际教学工作来看,新教材更加重视探究性课堂学习的力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新的想法与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出发,对七年级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自主高效课堂进行思考,希望形成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生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性;自主性;

  1 学习合作小组的构建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其刚刚完成“小升初”身份的转变,而生物学也属于初次接触的学习课程,因此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中, 对合作小组的构建是否合理也就关系到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小组划分要遵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握班级学生的学业基础、习惯、目标、能力、个性特征以及性别等层面的差异性,从而尽量保持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基础平衡,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相互学习,避免“成绩”出现较大的层次差异。

  而对于每一个学习小组,其要根据情况进行组长设置,小组成员可以是一段时间的固定,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后期划分。另外,出于确保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有效性等层面的考量,小组之间的实力要尽量保持一致。

  2 基于教材构建合作学习的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属于绝对的“风向标”,因此对于课堂的合作任务一定要充分准备。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大纲出现,掌握教材结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等;另外, 也要把握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并通过相关教学用具的制作,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与深度。与此同时,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任务时,其内容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确保小组学习任务与效果得到体现。例如,对于下册第二章《人体营养》的教学上,教师可以事前布置小组学生去收集世界各种食物,然后安排各个小组学生去分析这些食物中的主要成分,然后再导入到这些食物的作用与检测办法等层面,让学生层层探索,通过小组讨论与思考得到更加的知识,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

1.png

  3 在探究活动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

  在以往的七年级生物教学上,大部分教师较为重视知识层面的传授,再加上缺乏升学压力层面的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无法体现。而对于新教材来说,其更加重视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可以动手操作。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可以提供相关实验资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一些实验,并作出实验的观察与记录报告等。从实际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学生较为喜欢这种教学办法,其通过自身操作、观察以及实验后,思维与认知能力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较为有利于生物的实验教学。同样以《人体营养》课堂教学为例,对于淀粉类食物的检验,教师可以可以提供碘液给学生,然后安排学生对米饭、土豆以及胡萝卜等多种物质进行检验,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上交实验现象报告。

  4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材的探究性活动中去,使整个生物教学的学习目标可以实现。因此,对小组合作教学工作来说,一定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态度以及意识等进行全力评价,还要把评价的核心部位放在学生的进步上。

  相对来说,评价方式的应用形式较多,一般包括小组成员自评、 小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组员、教师评价小组、课堂过程评价、课堂总结评价等等,在实际应用上,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对上册《生物圈》进行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各小组安排校园的绿化设计方案,并要求带有文字性说明、设计图以及简单的模型等。而每一个学生一般都会直接负责一项工作,在小组为单位完成方案设计后,教师要积极评价各小组方案,评价标准不但涉及到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想象力、知识掌握以及技能运用等进行评价,从而强化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总的来说,教师的评价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评价工作一定要全面具体,并具有激励性与针对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其中,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5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新课改的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来说,一定要提高其探究性活动在整个课堂教学的比例,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去探索。从这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小组合作在生物教学上的作用较为明显,其有利于学生加强互相促进学习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散发与交际能力的拓展,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与身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帮助,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生物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