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教学论文 >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中学生物课教学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14 共2732字
论文摘要
  

  学案导学由学案指导学习,重在导。采用导学案教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可有选择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学案导学。笔者认为,一份导学案应包括课题、知识目标、合作探究、知识延长线等内容。如何有效地实施学案导学,以期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可从以下五点着手。

  
  1.明确目标确定重难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节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如在对八年级《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进行备课时,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以及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将“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定在“通过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在“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笔者将“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定在“说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易混点、易错点定在“区别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2、了解学情科学分组

  
  教师不但要熟悉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而且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程度,更要了解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将他们分成4人一小组,尽量做到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在导学中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互助、能者为师,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作用,特别是后进生也不再羞于问人。
  
  如在准备《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时,对于学情笔者分析如下: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已初步形成;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他们也有了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如大部分学生也都有得过传染病和受伤的经历,对人体结构和传染病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此前提下,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积极性,提升创新能力。
  

  3、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
  

  通过查找资料,笔者发现大多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采用的都是一些较简单的问答题形式,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中,许多导学案设置的问题是:(l)皮肤有什么功能?(2)第一道防线指什么?(3)第一道防线如何保护人体?学生只要翻书找答案抄下即可,这样的问题设置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完成学案时死记而不动脑思考,还因大量的抄写浪费时间。使得一节有趣的导学课变成一节练习课,枯燥乏味,且教学效果不好。
  
  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有一定情境的问题,在忠于书本的前提下,又要有一定程度的深化和拓展,能够让学生不断质疑,激发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要注意设计易、中、难等不同层次的问题,预想他们对问题的回答可能达到什么程度、会存在哪些问题一定要注意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吃得够”,使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能“吃得下”、“吃得好”.
  
  根据《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的教学要求,笔者将“人体的三道防线”这一部分知识的导学分成三个模块,每一模块提出的问题均按一定梯度,以选择题为主,配以适当的填空题和描述题。例如模块一设置的问题是:阅读课本75页“资料分析”与77页插图,小组合作交流。
  
  (1)涂在健康人体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了人体皮肤具有()功能。试描述原因?
  
  A.保护、杀菌 B.分泌、排泄 C.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
  
  (2)人呼吸道茹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
  
  A.清扫作用B.杀菌作用
  
  (3)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和___.
  
  学生通过阅读书中材料,将书中内容进行品味,对问题进行判断,找出正确答案。尤其是描述题,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活跃思维的同时,还能了解掌握基础知识,并从中获得乐趣,课堂合作气氛浓烈。
  

  4、导学应体现针对性
  

  教师要预想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想学生在汇报交流结果时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能汇报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准备教师的巡视指导与讲解。教师的讲解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切忌面面俱到,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主解决。
  
  例如在《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前两模块的汇报中,笔者发现学生们都能很正确地表述观点,就不再做过多的讲评,而是通过恰当地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进一步探究后面的知识点。但在第三模块的汇报中,学生对抗原、抗体的区分较模糊,这时笔者就采用讲解概念、举例分析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掌握。又如在介绍抗体形成过程时,学生表现为不理解,笔者就利用学生们熟悉的水痘病为例,采用播放动画的形式来分析整个过程,然后再通过分析初一时同学们都曾面临过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威胁,后采用注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的方法来预防的案例来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灵活地处理学生汇报,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对知识的有效传授。
  
  为避免知识的枯燥乏味,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讲解中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且在知识拓展时,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趣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讲解唾液中的溶菌酶作用时,引导分析狗受伤时会用舌头舔伤口的原因等。这样的知识拓展,不但能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加强他们关注生活的意识,明确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导学案要设置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知识延长线的设置,要结合本节教学目标,既要做到能巩固知识,又要能体现对知识的延伸和应用,这也是教师应关注的问题。
  
  如:王同学的手被刀划破了,伤口处发炎了,这主要是因为()A.血液的流失B.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C.营养物质流失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学生们首先要分析伤口感染是因为皮肤破损,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是人类生来就有的防线,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通过对刚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应用,最终他们能得到正确答案。
  
  虽然学案导学的开展能有效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因为对于刚升入七年级的新生,教师要先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形成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也有利于训练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接着利用书中“资料分析”等设置的问题,要求他们分组讨论,培养他们合作探究意识、主动探究知识意识与观察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在这基础上再开展学案导学,不但能顺利进行,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徐新福。构建“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探讨[J].生物学教学,2001(5):20-21.  
  [3]孙振河。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教育,2008(6):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返回:生物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