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之一,又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改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过分强调知识掌握向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转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以及培养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究式学习更注重过程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下面笔者就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实验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创设问题情境通常是通过实验观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巧用诗歌、谚语、谜语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等。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形态结构异同的实验时,老师特意准备了带有环带的蚯蚓和不带有环带的蚯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蚯蚓带有环带?而有的蚯蚓不带有环带?问题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查阅有关蚯蚓结构的书籍资料,让他们互相比较有环带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并组织讨论交流的形式寻求答案,十几分钟的时间,答案很快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本身是没有环带的,蚯蚓的环带都是蚯蚓成熟的结构特点。
2 引导学生从生物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在生物实验中经历生物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学生从中体验和感受到生物科学的奥秘和趣味,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在生物实验中,学生经历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是直接的,体验是真实的。例如,在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内容时,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实验1:用单侧光照射放在暗处的玉米幼苗,观察其生长的情况。实验2:用单侧光照射切掉胚芽鞘幼苗的尖端,观察其嫩芽的发育情况。实验3:给玉米幼苗尖端套上锡帽,用单侧光照射幼苗,观察其生长情况。实验4:给玉米幼苗尖端下部套锡裙,用单侧光照射幼苗,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学生通过进行以上生物实验,亲身体验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生物的进化发展是一个从漫长的过程,生物的繁衍、生长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是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内当堂完成。还有些生物现象是微观的,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此时,我们借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表现力的优势,播放课件短片,使在教室里或在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但又必须让学生观察的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大屏幕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揭示生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在课上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人类的进化》内容时,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或相关标本进行直观教学,但由于人类的进化是一个特别漫长的年代,所以只通过几张图片,学生很难想象出人类的进化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人的发育、进化过程,打破时空界限,跨越漫长时限,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学生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在《植物的升腾》、《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微观的教学中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演示功能将教学内容宏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大大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4 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只重视知识学习的评价,不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不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以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样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要想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须构建生物教学新的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教学评价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关注学生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关注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对学生生物实验的评价方案可以从实验技能、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能力、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见图1)。【1】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实验探究记录本,及时记录学生实验探究设计能力的提高,探究方法的选取,以及探究过程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探究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考察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总之,要运用科学、公正、积极的评价模式,重视学生动手探究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教育,2004(9).
[2]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9).
121教学模式是指将40分钟或45分钟的课堂分为三段,开头的5-15分钟用作复习旧知识(可用作导入)和自主学习新知识,中间20-25分钟用于师生探讨、教师精讲或点拨,最后10分钟进行当堂练习,巩固新知识和突破学习的死角。这个教学模式的命名来自于将40分钟的课堂分为1...
如何将VR技术应用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如何借助VR技术来完善生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加以思考的问题。...
主要针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详细地分析,以期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中国科协发布的国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只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在科学技术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今天,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因此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基本...
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教育逐渐走向信息化。2009年《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要求教师要将现代化教育技术渗透到教学中。近年来,微课蓬勃发展,它以短小精悍、趣味性和可视化...
当今时代,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越来越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密度,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在生物教学中推广,更能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同时必须具备一定...
观众效应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无观众在场,参与者的工作效果发生明显变化现象。这种情况在体育竞技赛场上尤其突出。比赛中,观众为运动员呐喊助威,运动员往往容易创造出好成绩。其实,在中学生物课堂中同样存在观众效应。一、生物课堂中常见的...
文章对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有效性的解决对策。...
课堂是师生们共同成长的阵地。是学生获取智慧,塑造灵魂的殿堂。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按照书本上的教学,强调知识的连贯性、信息的准确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生物失去学习的兴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
初中生物是青少年学习生物的基础,对初中生物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因此,初中生物学习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支柱与灵魂。现如今,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要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