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法语论文 >

汉语法语颜色词的共性和异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1 共3375字
摘要

  颜色作为事物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起源以来一直存在的文化要素。颜色词是表示事物色彩性状的词、词组或短语。肉眼可以感观的色彩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颜色和颜色词不能完全一一对应。前苏联科学家统计, 自然语言中表示颜色名称的词有四千个左右, 约五百个是表示紫、绿、蓝这个范围的色彩①。

  人类活动里,从家居生活到工作学习,从文学到艺术,从娱乐到政治,每一样事物的选择和描写都离不开颜色或者颜色词。无论使用何种语言,人们每天都在颜色之间做选择和决定,从而使得颜色词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极其丰富的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交际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意义。

  1 汉法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1.1 汉语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中国学者从颜色词的起源发展、词形构造、词义内涵、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并且取得了显着成效。如伍铁平对颜色词词义的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叶军把颜色词分类为具体颜色词和抽象颜色词进行研究,姚小平把自殷商开始直到现代的颜色词进行了详细的归类总结。

  1.2 法语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法国语言工作者对于颜色词的研究更偏向于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方向,更强调颜色对于人内心和思想的影响。Michel Pastoureau(1992)系统讨论了法语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演变过程,更有法国国家语言研究院研究员 AnnieMollard 一 Desfour 女士编撰出版了颜色词词语及熟语辞典:“Le Bleu(蓝)”、“Le rouge(红)”、“Le Rose(粉红)”和“Le Noir(黑)”.

  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汉法颜色词进行了对比研究,但是汉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更多还是在英语领域,汉法对比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作为一个法语工作者,本文想从汉法颜色词的共性和异性方面作对比研究。

  2 汉语法语颜色词的共性和异性

  2.1 起源发展

  2.1.1 共性

  汉语和法语颜色词的起源和发展和世界上任何一种其它语言都是一致的,都是源于对事物的基本观感。颜色作为物种的基本特性之一,人类为了描述这种特性而创造了基本颜色词,如:红、蓝、黄、绿、黑、白和对应的法语:rouge,bleu, jaune, vert,noir, blanc.随着人类意识的进步而衍生出更丰富的复合颜色词,如:浅蓝、金黄和对应的法语 bleu clair,jaune or.

  汉语和法语的颜色词都有一部分都是起源于名词,借植物、矿物、事物等事物的颜色而直接命名,如天蓝、海蓝、苹果绿和法语对应的 olive,or,café 等。

  2.1.2 异性

  在词汇起源发展中,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的差别性,颜色词种的丰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崇尚红色,所以有更多的红色词汇:大红、火红、艳红、紫红、胭脂红、粉红、朱红等等。法国葡萄酒酿造世界闻名,相应法语也因为颜色定义了不同的葡萄酒,如:vin rouge 是红葡萄酒,Vin blanc 形容白葡萄酒,Ambré 是一种类似琥珀颜色的葡萄酒,rosé 是玫瑰葡萄酒,Vin pale 颜色浅淡似桃红的葡萄酒。

  由此可见,颜色词的形成受文化习俗、历史政治等的影响会产生少数一些别的语种里面没有对应存在的特有颜色词汇。

  2.2 词型结构和语法结构

  2.2.1 共性

  汉语和法语颜色都分为简单颜色词和复合颜色词。简单颜色词如:红(rouge)、黄(jaune)、蓝(bleu); 复合颜色词如:火红(rouge feu)。肉眼能区分的主要颜色为基本颜色,基本颜色词大多都是单一色调,所以在法语和汉语里有相对应的词。复合颜色词的构成比较繁杂,但是在两种语言里也有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增加或改变词的结构来形成新的颜色词。第一,可以用程度词的加入来表示更多的颜色,如汉语里的深红、大红、微白、浅绿等,相应法语里也有这种结构如:vert foncé, rouge vin,rose vif, orange bru赞lé 等。第二,可以通过两色相加构成新的颜色词,汉语里的粉红、蓝紫、灰绿等,法语里也有 bleu-vert, orangé rouge, violet rouge,bleu vi-olet 等。第三,可以通过事物词的合成使颜色词表达更精确,如橄榄绿 (vert olive),松绿 (vert sapin),奶油白(blanccrème)等。

  语言的发音和书写以及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是人类对于事物认知的相同性决定了语言里很多共同的东西,所以汉法颜色词构词结构上有相通性是必然的。

  2.2.2 异性

  虽然汉法颜色词构词结构上有很多一致,但是由于汉语是汉藏语系,法语是拉丁语系,由于各自的语言思维特点,也有相异之处。

  A.词性表达差异,颜色词在汉语和法语里面都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汉语的名词是通过在颜色形容词后面加“色”字构成,如:红色、紫色;而法语的颜色名词是通过在阳性形容词的前面加上阳性定冠词“le ”构成的,如:le noir, lerouge, le gris.

  B.复合颜色词结构差异,汉语把修饰限定语放在修饰词前面,而法语里修饰语都位于基本颜色词后面,如:奶白色在法语里面是 blanc de lait, 深红色是 rouge foncé。

  C.同汉语一样,法语里颜色词是用来修饰限定名词和代词的,一般用作定语和表语,但是在法语里面,因为名词和代词有阴阳性和单复数之分,所以法语颜色形容词的使用上要与所修饰的词一致,有阴阳性单复数的变化,这是法语不同于汉语、英语的一大语言特征。如:

  J'aime le stylo ver(t阳性单数)。我喜欢绿色的笔。

  J'aime les stylos verts(阳性复数)。我喜欢这些绿色的钢笔。

  J'aime la robe verte(阴性单数)。 我喜欢绿色的裙子。

  J'aime les robes vertes(阴性复数)。 我喜欢这些绿色的裙子。

  D.汉语在复合颜色词结构上,由于汉字单元音的发音特性,有许多叠色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能更生动丰富地表达事物,如:红彤彤、绿油油、白茫茫等。

  E.法语可以通过改变个体单词结构,加后缀来形成新的颜色词,只是字母文字不同于汉字的特征。

  - ant : sanglant,flamboyant,verdoyant(颜色较亮的)- atre : rougeatre,brunatre,blanchatre,bleuatre,jaunatre,(颜色较暗的)- et : jaunet,verdelet,rouge(t颜色较淡的)- aille : grisaille(颜色较暗的)-é:bronzé,cendré,bleuté,orangé,violacé,doré(颜色较淡的)

    2.3 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经历历史文化的沉淀之后,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中法文化的差异之大不用赘述。在颜色民族感知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赋予颜色不同的文化内涵。

  2.3.1 共性

  从文化内涵方面来看,很多基本颜色词给人的基本认知感是一样的。人作为主观感知体,通过对事物体的感知,得到颜色的概念再用颜色词表达描述出来,这就是颜色词的主要功效,人们也因此赋予了颜色词文化内涵。虽然语种不一样,但是人类对于基本事物的感知大多一样,所以很多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是相同的。如中国人和法国人都喜欢绿色,大自然给人的舒适度很大原因是来源于绿色的生机和活力,绿色让人放松惬意,所以很多环境类的事物和活动都要用绿色来表达,而不会用黑色等别的颜色表达,这是人感官的自然天性决定的。

  汉语和法语中某些颜色象征意义虽各有不同,但都有受历史发展影响的共同特性,不同时期颜色受事件影响也会转化新的文化意义,同一个颜色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文化内涵会发生改变。中国秦朝时特别崇尚黑色,但是后来却逐渐演变为红色和黄色为尊的情况,后来黑色演变成代表黑暗的力量,如黑市、黑店等的表达。法国人本来认为白色为纯洁的代表,但是由于污染等原因也有了 pollutionblanche(白色污染)等不是褒义的用法。

  2.3.2 异性

  虽然人类对于很多基本色的感知大体一样,但是文化的差异使两个民族对于某些颜色的定义大大的不同,这一点在跨文化交际学、翻译学里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充分了解颜色文化内涵后有所选择和回避,不要主观上使用了其中某一种定义造成误会。最明显的是白色(blanc),中国是葬礼使用的颜色,而法国是婚礼使用的颜色,中国文学文化作品里面的鬼是白衣的,而法国白衣的则是天使。中国人用男人戴绿帽子表示妻子不忠,而法国则用黄色,有身穿黄衣的漫画形象和 porter du jaune 的用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的融合也大大增强,使得颜色的认知也相互影响,区别弱化。中国现在也喜欢西装婚纱黑白配的婚礼服饰还有黑白灰的欧式服装风格。法国很多人也喜欢中国产品,瓷器制作里从清代时期就有了中国瓷器颜色的影响。互联网推进了世界文化的迅猛发展,文化融合促进了语言的融合,反之,语言的融合也使得人们思维上宽容性增强,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法颜色词文化内涵的趋同性越来越大,差异性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 柳玉刚。法语中颜色表达方式的构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3)。

  [2] 朱莎。法语颜色词汇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3] 冯百才。法语中的颜色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