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

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1 共7808字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拉动力
  
  先进生产力的概念已经拓展为以产业发展升级为标志的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在内的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先进化。发达国家再城镇化的特征就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正是这种产业升级的先进生产力要求,推动了现代城镇化发展壮大。英国的“中心城市”化、美国的“大都市区”化、法国的“田园城市”化,均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先进化是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启动新型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
  
  2.城镇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是城镇化得以推进的基本保证
  
  长期来看,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等。但归根结底,消费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据统计,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达到 75%以上,我国也保持在 50%以上。因此,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健康、旺盛的消费需求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3.底层人群的市民化和城镇环境的花园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难题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的不断集聚、产业的持续升级、资源的过度开发,必然会带来人口竞争和环境保护问题。在人口竞争方面,底层人群的市民化尤为重要。总体来看,城市的底层人群主要由进城农民组成,进城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可能引致城市贫民窟的蔓延。底层人群的市民化意味着他们可以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适当的规划、引导与支持。如欧美国家,针对底层人群市民化问题,对城市功能进行了重新的规划与调整,制定了城市贫困者的住房政策,加大了基础教育投资和城市公共服务支出,完善了劳动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市民化的问题。而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政府在这方面则存在较大缺位,导致城市贫民区越来越大,反过来阻滞了城镇化进程。
  
  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目标是现代城镇花园化。城市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单纯依靠市场必然会忽视环境公共产品的提供或不合理使用,导致城市“工地”化,这也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如印度和巴西的城镇化模式,症结就在此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是政府在城镇化初期就进行适当的土地规划与产业引导,如法国的“田园城市”规划、德国的城乡“等值化”规划。如果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暴露出来,解决之道也是政府规划调整,通过政策引导实施环境改造,如英国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和城镇消费需求是城镇化的两个动力源,动力源效力的减弱或者消失,必然导致城镇化的停滞甚至逆城市化。美国底特律市面临的危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底特律汽车产业的倒闭,城市消费需求大幅度萎缩,政府入不敷出,从而导致城市“破产”.此外,城市底层人群的生存发展问题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将严重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巴西和印度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四维分析模型上进一步叠加两个阻力因素,即在两大动力和两大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城镇化呈现出螺旋式发展态势(见图二)。可以看出,城镇化的进程主要是上述四种力量的对比变化过程,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期间伴随着产业升级、人口素质提高、消费需求增长,最终实现现代城镇化目标。快速城镇化的问题在于城市规模的扩展,但是影响城镇化的关键要素并没有跟上,结果导致“城市病”的困扰。因此,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在持续保持两种动力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两种阻力。这就需要协调“市场”和“政府”的力量。一般来说,动力保持主要依赖于“市场”提供,阻力解决主要依靠“政府”的规划和引导。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这些问题的处理效果上有着天壤之别,直接导致了两者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城镇化发展的螺旋式路径
  
  四、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借鉴
  
  中国城镇化率在 1998 年突破30%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 2013 年迅速攀升至53.7%.1998~2013 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倍增,短期内城镇快速扩张与人口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自然调适能力,城乡分化、资源浪费、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步显露。在这一突出的“人口-资源”矛盾及区域差距作用下,同时乡村地区对于要素的吸引和吸纳能力有限,中国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存在停滞风险,难以维持延续上涨的态势。为此,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作为其基本要求,基于这一政策导向,提出如下建议: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新型城镇化论文
返回: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