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与机制综述(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1 共11074字
1.政府制度因素:自上而下的主导力量
地方政府在诸城市就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包括制度改革、城镇规划、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配套政策推进。
第一,通过推进乡镇合并、扩权强镇,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提高乡镇政府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乡镇政府有能力推进其辖区内的就地城镇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开始显现,乡镇规模太小而难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阻碍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诸城市自 2001 年开始,逐步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和合并乡镇,由原来 27 个乡镇逐步调整为 3 个街道、10 个镇。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在撤并乡镇过程中同步实施扩权强镇,促进了资源整合和社会管理成本的降低,更加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2008 年,诸城市制订出台了《关于扩大乡镇街道管理权限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暂行办法》,把镇街和开发区全部列入扩权强镇范围,将原来由市审批或管理的涉及 30个部门的 96 项县级管理权限全部下放,使小城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此外,创新财税分配机制,扩大乡镇财权。这些举措都大大提升镇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镇街财政收入的提高。
第二,诸城市政府通过规划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人口有向流动,奠定了县域内人口流动的整体格局。诸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城乡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等,确定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三个副中心(街道驻地)为支撑,10 个建制镇为节点,30 个中心社区为突破,其他农村社区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格局,明确引导农村人口向镇街驻地和中心社区流动集聚。在产业空间布局上,诸城市开发区于 1992 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在县城集聚,同时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也使本地人口得以在开发区就业,从而促进了本地人口向县城的集聚。由于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以及用工成本的增加,诸城市政府进一步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鼓励企业退城进园,在产业空间布局提出“三区两带多园”战略,“多园”主要是以现代农业及加工园区为主,成为中心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促进了周围村庄农民向中心社区的集中。
第三,政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调整产业布局等间接地促进了县域内农村人口集聚。社区服务中心所在的中心村较其他一般村庄都具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从而成为吸引周围村庄向社区聚合区集聚的重要因素。调研中多数农民反映之所以愿意入驻农村社区主要是因为“社区生活环境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较为便利、方便小孩上学等”.而当地政府在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四,地方政府通过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进一步有力地保障了就地城镇化的推进。与农村社区建设相伴随的是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时可以释放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诸城市在农村土地延包的基础上,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信息发布、项目推介、政策咨询、规范流程、合同管理等职能,使农民以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至 2013 年 10 月,诸城市土地流转 39.9 万亩,占全市承包土地 26.3% ;参与土地流转农户 11.9 万户,占承包土地农户的 50.2%.
2.企业经济因素:就地城镇化的经济力量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集聚与扩张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拉动城镇化发展,而投资区位则对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就诸城市而言,企业对当地就地城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较多的企业在本地集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减少了本地人口的外出。2015 年,诸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 560 家,形成了汽车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多,带动 20 多万人员从业。a第二,企业的区位选择引导人口流动集聚的方向。诸城市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集中与分散”并存的特点。从集中角度看,企业在城区和重点镇的集聚引导人口向这些地区的流动。2015 年三个街道和昌城镇集聚了诸城市55.2% 的规模以上企业,创造 62.9% 的镇街工业生产总值,同时也集聚了全市 87.6% 的流动人口。从分散的角度看,前面已经提及政府有意识引导企业“退城进园”形成全市“多园”的格局,使企业布局相对分散,而企业的相对分散布局则为农民在社区就业提供可能,从而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山东桑莎制衣集团在诸城市枳沟镇投资 6000 万元,就近招收 1000 多名农村妇女,使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第三,大型企业带动社区建设,直接参与城镇化过程,促进农民的就地城镇化。一些大型企业依托工业园区直接参与社区聚合区的规划建设,通过对社区综合开发或对村庄实行整体搬迁等,引导居民到园区或企业周边集中居住。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使农民一方面可以获取土地流转的收入,同时可以进入农业生产基地务工,既提高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释放因土地而被束缚的农村劳动力,从而有利于城镇化发展。
3.农民社会因素: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
农民是城镇化的微观主体,其城镇化意愿和迁移区位决策直接影响了县域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程度和空间格局。如果说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了就地城镇化,那么农民则可以被看作是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推进就地城镇化也是不现实的。虽然农民个体特征、家庭因素以及地区发展因素等对农民城镇化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无疑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就业非农化,从而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基础。诸城市通过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农民对于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持支持态度。在我们的调查中,53.4% 的农户表示愿意进行土地流转,46.6% 的农户表示不愿意。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主要是认为“务农收入较低、出租或转让可以从事其他的工作,年轻人不再从事农业种植,本人年龄较大又不能继续种地”(见图 4-a)。尽管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仍是重要的依赖,然而随着农民年龄的增加及非农收入提高,进行土地流转甚至放弃土地在诸城市案例中具有可行性。
另一方面,本地较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也使农民可以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从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或并不以农业生产为主,特别是本地的年轻人。2010 年诸城市乡村从业人员 45.9 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仅占34.7%,在调研中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县城或镇上务工;而有关农民家庭收入来源的调研中,以务农收入为主的仅占 36.1%,53.25% 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在本地做生意打零工、或者在市区或镇上工作(见图 5),可以看出单纯依靠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相对较少。
生产方式的转变显然也会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农民对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和城市生活方式的追求,也进一步加快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民向城镇和社区的转移。在调研中,已经有20.8% 的农户在市区(镇上、诸城市区、潍坊市)购买了商品房,这些农户的一部分家庭成员(年轻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由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只是由于土地、老人等原因仍暂时保留农村宅基地和耕地。其中 247 户未购买商品房的农民中,40.9% 表示将来有意愿到市区购房定居,可见农民具有转变生活方式的意愿。随着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农村新批准宅基地的冻结a,一定程度上对农民转变生活方式、进城居住也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当然,农民对于城镇化并非只有促进作用,由于个体特征以及农户家庭社会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程度不同,因而也有很多农民并不打算或暂时不打算进城定居,对于土地流转也持否定态度(见图 4-b);特别是那些年龄较大的农民,由于身体、生活习惯等原因,他们并不愿意住进城镇的楼房。
总体来看,诸城市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就业转换、由农村到城镇和社区的空间转移,形成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推动力量。
相关内容推荐
-
发挥互联网创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正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全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14年的54.77%,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但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有2.5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由于就业不稳定、公共服务缺失等原因尚未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十三五...
-
基于要素市场化谈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策略
我从要素市场化角度谈一谈怎么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新一轮城镇化必须避免传统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思路。如何理解城市化或者城镇化?不管叫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城市化的本质和规律。从经济学来理解,所谓城市化就是指资源的积...
-
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各实际部门所关注的焦点内容和核心板块,这在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得以证实。到目前为止,城镇化仍旧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性策略,而新型城镇化理念提出之后,如何在充分发挥城...
-
国内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将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1].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持续地推进,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各大中小城镇规模迅速扩张,但传统城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
-
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镇化是人口转移、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在时空中融合互动的过程。随着我国从国家层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学术界开始对新型城镇化进行大量研究,剖析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产业与人口的配置、城市规划及生态保障等机制设计,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协...
-
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建议
建立和完善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培训机制,地方政府应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来落实,积极推行县域环境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评价机制。...
-
县辖市模式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意义与实施策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思想和战略。对于传统城镇化来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在中小城镇。《全国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发展新型城镇化,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
-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探析
一、引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为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实践中,广东新型城镇化仍然出现了人口城镇化率低、区域城镇化率差距显着、城乡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差距悬殊、地级市...
-
制约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与破解策略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质量提升的城镇化[1].在国际上,Urbanization一词多用来指城市化。而在中国,一般将Urbanization译为城镇化[2].诺瑟姆S模型表明,30%和70%是城镇化率的拐点,城镇化率处于30%以下和70%以上时,...
-
欠发达地区邵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是在反思传统城市化模式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以城乡统筹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集约集聚、环境宜居友好、人文优势凸显为核心的城镇化。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偏重于新型城市化思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原则以及具体地域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查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