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八大”规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13 共9850字
摘要

  21世纪是城市经济的世纪,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在城市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下,大城市圈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以大中小城市为纽带的城市圈群经济发展的态势.为此,本文所界定的区域概念,指的是以城市圈群为空间主体的区域.包括环渤海经济圈在内的所有区域在完成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发展时空中,需要遵循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八大”规律,站在新格局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新常态发展模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相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同具体域情相结合,抓住变化机遇,科学把握以城市圈群为空间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化,顺应新趋势,抓住新机遇.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区域要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内容的“速度模式”主导的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鲜明特征是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科学发展,长期坚持稳增长的发展速度目标,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速度模式”.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是第一经济规律.

  遵循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全社会货币财富和实物财富的稳定增长,确保经济建设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内容的“速度模式”主导的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就业、民生、建设等发展问题,“速度模式”是须臾不可或缺的法宝.实现科学发展,发展是主题.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最集中的体现在加快发展、加快改革的“双加快”发展战略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双加快”发展战略,就是要牢牢按照新常态理念指导的战略部署,避免“非常态”,坚定地把工作重心放到“爬坡过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放大生态红利、绿色红利;放到打造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过千亿元企业、过万亿元企业上,使之成为产生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放到正确把握民生经济发展趋势上,不断提高民生保障与发展水平,使区域经济始终处于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区域遵循经济规律长期实现稳增长,极其需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使品牌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形态.21世纪世界进入了品牌经济主导市场发展趋向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最主要的表现为以城市圈群为空间主体的区域竞争,区域经济进入了品牌形象主导竞争胜负的时代.

  当已经物化了的、具有了“烙印”性质的“品牌”在区域的各个领域都表现着它的“统治地位”时,抓住这个“统治地位”带来的机遇,升华这个概念,实现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的转变,就能形成区域在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力,就能促使区域经济永远充满活力地发展,长期实现稳增长.

  遵循“民生为本”的发展规律,区域要长期坚持发展与民生并举的第一要务战略方针,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水平现代世界发挥着主流影响作用的政党,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把发展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第一要务,把民生确立为长期执政的首位战略目标;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成果,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从国富到民富、国民幸福发展、到2020年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必须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指导思想,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区域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民生至上的理念,突出惠民生;在惠民生中实现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完成多重目标的平衡与协调,不断提高全社会民生福祉水平.

  不断提高全社会民生福祉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培育壮大中产阶层成为一个关键环节.加快培育壮大中产阶层,不仅在于缓冲贫富两极分化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让底层人群看到向上的希望,能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为此,要通过配套性的分配收入制度改革,通过“国家创基业、企业创财富、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格局的形成,催生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中产阶层,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辉煌未来最有力的抓手之一.不断提高全社会民生福祉水平,要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市民在不同发展时期提出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刻认识民生“需求层次”.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渴求的民生内容有着差异;在同一发展阶段,不同的阶层表达着不同的民生需求愿望.在国民幸福发展中,衣食住行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和敏感的问题,长期保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热度,不断提高人民的福祉水平,是衡量执政为民的重要尺度.如何使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房价调控不断提高,满足大多数市民需求的水平,是长期实施民生工程建设、而不可更改的大趋势.

  不断提高全社会民生福祉水平,需要突出针对性,强调实效性,聚焦聚神聚力狠抓落实,对确立的民生工程与项目,要以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细的科学作风,突出抓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完全畅通;要切忌好大喜功,盲目“作秀”,避免落实力度逐级递减的现象;要按照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需求和财力的可承担能力,对保障民生基本需求项目,政府必须给予全力投入;要对非基本需求的民生项目,创造性的运用政策,发挥政府“抛砖引玉”的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进入非基本需求的民生项目中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要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整合性巨灾保险体系,这是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最符合国情的巨灾风险治理模式.遵循“生态至上”的发展规律,区域要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生态文明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伟大的理论命题,其理论核心是打造生态环境文化和建设文化生态环境;其实践内容是拥有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和谐社会、文化之根、心灵家园.

  理论与实践共同揭示,生态环境文化和文化生态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是表现着不同内容的概念与内涵,它们共同推进着美丽中国标杆区域建设;共同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形成鲜明地具有本土特色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强大动力.

  一是始终要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生态环境文化是21世纪世界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区域在生产力布局中,强化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要始终坚持将区域建设成为宜居宜游的幸福品质之地,维系生态运行安全,保障生态恢复功能,源源不断为市民提供宜居环境的自然要素,给城市的自然环境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始终坚持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坚定地搞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使区域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山清水秀、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以对各种资源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创造新的生产力;要始终坚持区域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实现良性发展,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真正变发展蓝图为美好现实;要始终坚持区域发展全过程实现依托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在产业发展中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就是让建设项目充分体现“山高志远”的设计境界;让居民看得见水,就是建设项目充分体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区域特色;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就是建设项目充分体现特色地域文化与时代面貌的紧密融合.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要以保护“古香古色”为前提,科学有序地开发“城中村”,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留下时代精神与历史文化血脉相承的空间;尊重自然形成的优美山水环境,杜绝破坏城市与山、水环境的有机联系,切忌在城市建设中出现随意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的做法;城市规划建筑要尊重广大人民的意愿,政绩和经济利益必须要让位于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突出特色,不能随意抄袭、模仿和简单复制;不能千篇一律,缺乏文化意识、缺乏民族特色、缺乏人文特色、缺乏美学观念,造成满目“水泥森林”的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重表象轻内涵、重人治轻法治的问题.

  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要在城市建设中有规划的将城区“新”、“旧”分治;对旧城既强调“有机更新”,也强调尊重历史,按照原真性、整体性、持续性,进行“复兴”,形成新的特色.城市个性特色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城市充满个性的“性格特征”,也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的“审美特征”,因而还是城市“识别性”的重要成分.

  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从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到局部地段建筑的群体设计和重要建筑的单体设计,不仅要科学合理,而且要注意艺术水平,要深入了解城市自然景观资源,详细研究城市历史风貌.塑造城市景观,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创造的先进思想,“洋为中用”,不能照搬照抄.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城市景观应展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要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景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之间的矛盾,将有限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现代化城市中的时间和空间坐标,展现城市景观的历史文脉与地方特色.城市景观是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需要在保持良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完善和优化城市人工环境,创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准、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景观.

  二是始终要不断创造优良的区域文化生态环境.区域创造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要全方位不断提高保护文脉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保护城市特色、历史文脉和积淀的丰富人文信息,坚决杜绝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城市要通过创新区域共享成果的调整保护原则,保护好山、水、城、田、海的整体城市格局;形成本土特色与国际风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建立整体城市风貌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层次综合保护体系,真正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要突出打造以拥有乡土、乡情、乡音、乡愁为主体内容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方,乡土是立身之本,是中华文明接续的重要传承空间载体;乡情是中华各民族共享的文明生存与发展的情感土壤;思乡恋土的乡音会引发割舍不断的乡愁,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心灵家园.创造优良的区域文化生态环境,要在完善规划设计体系中,突出通过强化城市肌理水平,不断激活城市活力,对域际空间进行精雕细刻.

  城市肌理是完善规划设计体系的重要概念,因为城市肌理既是一种物理性构成,能够把城市形态、交通技术和设计方法等密切结合起来,又是一种网络化关联系统,能够把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结构、行政结构、产业结构等链接起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化解影响环境的行为.

  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要求,完善相适应的域际规划设计体系,统筹区域功能发展设计规划,以人为本,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统筹规划整个区域的山体、湿地、森林、江河湖水系,构筑生态隔离带、绿道绿廊和通风走廊等;统筹土地利用设计规划,强化土地混合利用,提高土地空间效益,实现土地内生活力;统筹空间形态布局设计规划,强化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实现人-区域-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统筹综合立体交通设计规划,强化多种功能融合与各类空间要素关联,实现地上地下空中一体化设计的立体大交通格局;统筹环境景观设计规划,强化空间秩序管理,提炼文化遗传基因,形成审美感与辨识度合一的区域或城市色彩,突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城市空间特色与美色.遵循“创新驱动”发展规律,区域要集聚全球创新研发力,建成特色创新研发体系目前各个区域普遍面对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面对大多数产业仍然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低端环节的现实.面对这样的现状,极其需要以新的战略、新的视角、新的举措,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之路.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世界科技创新呈现出的新态势是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新特征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新模式是创新驱动替代要素与投资驱动,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唯有抓住机遇,不断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推出越来越多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

  建立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使区域经济不断提高打造创新世界价值链水平;建成特色创新研发体系,使之成为集聚全球创新研发力、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原动力的“源泉”,主要发展指向:一是不断提高“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在国内外成为领军企业与领军人物生长与成长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引进高层次科技团队的规模与水平,让其携带的成熟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品、资金及研发技能、管理经验等人力资本直接入股,把分灶式研发转化为深度融合式研发,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把“纸上科研”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不断提高域内高校院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三结合”的水平,使之成为密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形生产力,推动深入实施“科技兴区”战略.

  二是以区域主体性创新功能区、“产学研”大平台、企业技术中心或“慧谷”为主体内容,使之形成完整“组合拳”式的创新体系.建设主体性创新功能区不能急功近利,使其成为一个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的“筐”,而要高瞻远瞩,成为谋定未来发展的创新高地.建设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更加需要以符合国际标准与内涵的指标体系为唯一评价准则,突出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以原创成果、集成创新为主导,加快完善符合科技进步规律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充分整合和提高区域或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资源对接服务、创新资源共享与扩散的功能水平,不断提高区域集聚世界前沿学科与科技原创成果的水平;要突出微观主体创新效率高、创新成本低、创新点多样化的特点,强化提高微观主体创新水平,促使整个国家迸发出万众创新的巨大活力.

  四是按照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准则,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加快聚焦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产业项目;不断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区域科技高地与尖端领域规模水平.区域要加快发展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政府要通过主导风险投资公司等组织机构,综合运用市场培育、创新奖励等形式,实施名牌、商标、标准等发展战略,力促一批科技型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小巨人”.

  遵循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律,区域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性经济形态新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6年的辉煌征程,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21世纪初期中国加入WTO为标志,掀起了改革开放三次浪潮.党的十八大后,以国家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第四次浪潮之中.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巨大成就和辉煌业绩,使相随相伴的改革与开放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律.区域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需要准确把握稳定发展的平衡点,牢固确立区域以外都是“外”的理念,全面开放区域市场,统筹开拓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区域的主体性经济形态.需要提高打造创新世界价值链水平,使区域拥有细分化的国际市场空间.

  一是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以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在经济领域进行充分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和探索,逐步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功经验.

  ***同志指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区域要深刻认识作为制度创新和探索起点的上海自贸区试点,其核心内容是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是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的必由之路,给市场主体进行自主创新创造了更大的制度运作空间.

  上海自贸区试点正在经历从“塑形”到“造心”的过程,由一个包括咨询、调节、仲裁、司法内容的纠纷化解机制为主体的权益保护制度等形成的法治化制度体系,成为“造心”的“内核”,这对中国推进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和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是以调整进出口结构为主,加快外贸进出口方式转型,加快提高进口商品比重,扩大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进口;保持和开拓出口市场空间,既牢固拥有传统出口优势,又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数个区域商贸大市场,使之成为世界性商品交易之地.

  三是以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为主,加快转变外贸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更加优质的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宜商区域竞争力”水平,使之成为内外资踊跃投资之地.

  四是以打造人才之城为中心,实现服务贸易创新业态大发展,使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服务外包之地.

  五是以发展创意产业和紧随最新科技潮流为主,加快外经贸科技创新步伐,建立适应产业生产力发展的外经贸产品结构;以创新工艺流程和使用特种技术,实现产品环保化、功能化、复合化为主,加快城市制造技术升级.

  六是以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加快管理能级提升;推动城市由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向定价中心转型.

  七是以提高打造创新世界价值链水平为轴心,促使企业适应全球化、智能化、互联网时代,努力融入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做国际化生存的企业;全面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踊跃参与国际信用评价体系;精心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条件和环境.

  八是面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资本市场变化非常快的现状,提高综合运用经济杠杆的能力与水平,紧随金融等“杠杆行业”放宽、搞活、规范的改革取向,促使国内外双向投资稳定增长,促使国内股权、期货、基金市场更加活跃,促使国内金融体系更快与国际接轨.遵循经济结构优化规律,区域要在提升城市能级中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形象产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地决定了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区域和城市要在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中,以特色为前提,建立符合发挥本土优势的经济结构.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任何一个发展阶段转向更高发展阶段的跨越,都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完成的;都是建立起既符合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又适应域情的特色经济结构.提升城市能级,必须把优化经济结构放在突出的位置,要高度关注世界制造业已经或未来必然发生的重大变革.如德国“工业4.0”理念正在演变为实践,它使产品与生产设备之间、不同生产设备之间,通过数据交互连接为一起,使工厂内部纵向之间、工厂与工厂横向之间都能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生产的智能化.

  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必须借鉴世界有益经验,把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唯一的发展方向.提升城市能级,要大力发展现代形象产业.现代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城市形象力.城市形象力的主体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即自然风貌决定的自然风貌力和人文风貌决定的人文风貌力.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增大,人文风貌力在城市形象力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促使现代城市进入以人文风貌力为主导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新时代.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提高人文风貌力的能量与质量,是越来越多地依靠城市现代形象产业所形成的推动力来完成的.

  因此,强化城市形象力水平,极其需要大力发展城市现代形象产业,建成城市现代形象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一个主体.现代城市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之一是,以建立科学的市场空间结构为主导,形成城市产业差异化与特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根本上避免城市产业发展掉入“同构化”的陷阱;通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配套改革,建立以现代旅游业、会展图博业、民用通讯业、公共交通业、影视动漫业、现代园林业、装潢装饰业、广告策划业等新型八大形象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国际化城市形象产业体系,使之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城市所建立的八大形象产业,显现着地域化、特色化、国际化为一体的发展趋势.完善城市现代形象产业体系,需要不断提高形象产业“记忆符号”的固化水平.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若干世代相传的故事、传说及难以忘却的人物、事件、场景等;留下了若干具有价值的历史遗产,成为永不磨灭的历史烙印,这些被统称为“记忆符号”.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没有历史传承的城市,不是现代化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市已经成为承载形象产业“记忆符号”的主体空间.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使整座城市成为宜居宜游靓丽的“特大旅游景区”,通过完善城市现代形象产业体系,促使着城市既要不断提高固化原存“记忆符号”的水平,又要提高越来越多新“记忆符号”的固化水平,让人生成着宜居宜游、流连忘返、大有“景行行止”之感的最高境界.

  遵循“大港口”经济发展规律,区域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立体交通体系区域基础设施所具有的首要功能是展现拥有海陆空规模化、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形象,形成大港口经济形态.为此,现代城市要充分发挥拥有比较区位优势和经济地理优势,以海(江河)港、陆港、空港为枢纽;以铁路、公路为支撑的陆运,船舶为支撑的水运、飞机等航空器为支撑的空运等为主要发展取向;以桥隧、管道为重要基础设施的支持手段,突出多种交通模式运行的无缝连接,适应交通模式多样化、便捷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建立和完善城市客观所需要的内外贯通、客货分离、经济高效、绿色智能、无缝衔接,形成通连“地球村”的立体交通体系,形成完善的交通枢纽中心;综合平衡发展大港口经济,加快推进发展连接世界和国内重要“海、空、陆”港口的现代化综合运输通道,提升中转与集疏、集散水平,使之成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最便捷的人流集散中心.发展大港口经济要建设高效的临港经济区,其模式的聚焦点是聚集与临港经济区定位相适应的产业,并不断促进产业升级.

  临港经济区的重要增长点是实现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促进港区一体化协同发展.这种协同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在港区一体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强化软件服务体系建设,以杜绝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好了,而软件服务体系建设迟滞或不到位,最终造成硬件基础设施发挥不了作用,影响了区域良好形象树立问题的产生.

  遵循生产力空间布局发展规律,区域要形成城市发展的理想空间布局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而推动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是现代化大城市圈群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决定了城市所赖以生存的空间需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紧随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的新成果,把握好城市空间演化发展的规律,把握住城市功能定位的升华和经济发展的“机遇窗口”.区域要形成城市发展的理想空间布局,需以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为主体内容的“三规合一”为指导,统筹人口、产业、空间、国土利用等规划,实现规划一体化实施,划定严格的城区开发边界,优化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科学进行必须的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大调整,调整的方向是:

  以城市圈群为基础,积极发展大城市经济圈;以建设大城市经济圈为着力点,从根本上改变单一“撤市改区”的实践操作,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促使“中等城市”真正强起来,“小型城市”真正特起来,不断提高一体化和同城化水平.区域要在城市化和城镇化并举推进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高质量规划建设围绕小城市而形成的小区域,使之充分体现未来、科技、人文、绿色的特色元素,打造越来越多的魅力化与多样化并举的现代化国际化“镇级”小区域.

  形成城市发展的理想格局需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通过生产力空间科学布局,打破行政管辖区域,建设体现一体化鲜明特点和发展活力的、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新区,使城市做出与拥有独特区位优势相适应的合理空间发展布局,形成城市发展的理想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批准建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实践证明,建设“国家级新区”需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决不能脱离法律法规的界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通过立法执法实现新区同国家战略相一致的科学发展;需要避免过度解读新区定位的做法,把新区变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到头来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

  参考文献:
  1.郭先登。在建设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中构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02)。
  2.郭先登。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问题[J].山东经济。2008,(05)。
  3.郭先登。城市与企业发展创意产业的探讨[J].红旗文稿。2008,(07)。
  4.郭先登。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了望。2014,(05)。
  5.郭先登。关于环渤海城市“十三五”规划期经济发展主体思路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了望。2014,(02)。
  6.郭先登。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N].人民日报。2012-03-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