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陇川县户撒乡汉族服饰文化探析
【第一章】户撒阿昌族自治乡汉族服饰发展探究绪论
【第二章】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
【3.1 3.2】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男子服饰
【3.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女子服饰
【3.4 - 3.6】户撒乡汉族服饰特征、包头及鞋分析
【3.7】特殊汉族服饰的装饰方法
【4.1 4.2】陇川县特殊汉族服饰结构特征与审美分析
【4.3】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服饰材料
【5.1】清代汉族服饰
【5.2 5.3】户撒大包头汉族服饰与清朝汉族服饰异同
【6.1】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概述
【6.2 6.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周边阿昌族服饰异同
【第七章】现代文化背景下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保护
【结语/参考文献】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人口众多的汉族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疆域,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于我国领土的周边省份。
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我国主体汉民族服饰已被全盘西化;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却生活着许多服饰形态极其特殊的汉族群体。这部分人群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进而对其服饰进行研究、探索。并申请了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建设项目及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团队项目.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就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陇川县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具有悠久的历史,曾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其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以及富饶的土地资源,使其成为了人们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是镶嵌在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是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适宜人群居住的生活环境,使得陇川县一度成为过去邻国的争抢之地,战争频频发生。中央政府为了稳定国土,派遣大量汉兵长年驻守陇川,于是就有了明代与清代两次大规模汉兵迁移。同时,家眷也随之迁入,后屯田驻地渐由军户变为村落。除去战争因素,经商、逃难、地方政策及对更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也是这部分“特殊汉族人群”迁徙至户撒定居的重要原因。
这部分“特殊汉族人群”生活在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等民族之中,其女子头缠硕大的黑色包头,上面插满花卉与金银装饰;身穿大襟右衽的上衣,下穿不折裤脚的宽松长裤,腰部系有腰带、围裙等部件;胸部、腰部、腕部等处佩戴有数量、种类繁多的金银装饰,她们的服饰形态与当今的主体汉族服饰差异甚大。
今天我们看到这群穿着打扮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群时,引发了大家对他们生活习俗的探究:他们的服饰既有汉民族古老服饰的遗风;也有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使得这部分汉族融合了少数民族的特点,成为了汉民族中独具特色的特殊的群体。这部分汉族群体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基本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形态,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影响逐渐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族群文化特质以及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中的组成部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对于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这些特殊的汉族群体,他们分布的地域都较为偏远,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下,与外界交流甚少,这就使得他们原本族群的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又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的生活、交流中发生微妙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族群文化。正是他们独特的族群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记录了在历史长河中,汉民族的变迁以及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碰撞。他们是族群迁徙留下的历史产物。通过对他们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与中国传统文化;其服饰是宝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在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其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比较学的方法对这个族群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了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民族服饰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目前,专家及学者对于这部分“特殊汉族群体”的关注度较低,相关研究工作开展的较少。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对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填补这部分民族服饰研究中的空白。另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交通信息的发展,工业化已经在逐步侵蚀着传统手工艺,即便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特殊汉族”的传统服饰过去一直是自织、自染,纯手工缝制,但现在一些服饰的局部装饰已有了现代工业生产的材料出现。甚至年轻人的生活服装全部受现代商品的影响,与我们的服装形态完全相同。他们精美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内涵,急需我们去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部分汉族服饰的研究,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族群、关注这个族群,可达到对民族服饰文化推广的目的,使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汉民族服饰文化发展,也对这部分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1.3 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历朝历代主体汉民族服饰的研究进行得较深入,范围较广,有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也开展的较多,无论着作还是影音资料,都较为细致、全面。对于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汉民族人群的关注度较低,相关研究开展的不多。国外对于我国汉民族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主体汉族及我国主体汉族与其他国家人群的关系,还未涉及到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汉族群体。
对于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汉族人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贵州安顺、甘肃洮州以及四川盐源地区,但生活在云南富宁、弥勒、泸西、陇川等地的“特殊汉族人群”还未引起社会的重视。同时,已受关注地区的“特殊汉族”服饰同本文所研究的陇川县户撒地区的大包头汉族服饰形态差异较大,不能为本文提供有力的参考。
目前针对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的研究几乎还呈空白状态。笔者通过走访陇川县政府、陇川县政务服务中心、陇川县文化馆、陇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户撒乡政府,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地方志馆等对于其有相关介绍与记载的文献可谓凤毛麟角。其中,云南省陇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着的《陇川县志》一书中对于其源流、服饰、生活习惯、文化宗教等方面有约 2 页的记载,相对来说,属于对这部分研究最多的一本文献;在政协陇川县文史委、陇川县史志办编着的《户撒史话》一书中,提到这部分特殊汉族的服饰习惯,但字数不超过 500 字;户撒乡政府出版的宣传画册中有少量户撒乡节日时这部分汉族进行文艺表演的图片;德宏年鉴编辑部编着的《德宏年鉴》中对其源流有少量的记载;以及一篇小论文对其方方面面有浅显的介绍。除此之外,几乎没有相关资料。走访的相关部门对其服饰的传承与推广也未见重视,这就更增加了笔者对其研究的动力,希望对这种特殊的服装形态做最真实的记录与分析。
1.4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读及利用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通过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志馆、云南省图书馆、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以及电子数据库等途径,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等形式广泛收集资料,针对课题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及线索,进行细致的整理及归类。
田野调查法对民族服饰进行研究,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实地调研,又名田野考察。
笔者于 2014 年 3 月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对当地的大包头汉族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通过观察、具体走访、图片拍摄、数据信息采集及整理手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细致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文化背景、服饰特征、穿着习惯、 民风民情等相关内容;客观记录了笔者的所见所闻,心路历程等。另外,笔者参观了当地博物馆,接触了当地县政府、乡政府、民宗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与文化馆馆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还走访了旅游品开发市场,逛了当地的集市,了解了对于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旅游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对于其传承与发展有了一定的认知。
综合研究法
以陇川县户撒乡的特殊汉族服饰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美学、纺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对实地考察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在民族学研究中也是很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单一研究陇川县户撒乡汉族的同时,对其周边的少数民族一并进行考察,仔细分析其在服饰、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相关性及相异性,在对其进行纵向梳理的同时进行横向的比较,使得论文内容更全面,理论性更强。
3.4服饰特征分析3.4.1服饰形制分析汉族的传统服饰形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其服装款式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发生不断的变化,但其基本形制却未有大的变化。主要有衣裳相连的深衣形制及上衣下裳的上下分属形制。户撒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形制就属于上衣...
结语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大包头汉族是生活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分特殊汉族人群。其服饰呈现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汉族、又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特殊服饰形态。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就像是我国服饰史中一段灿烂的篇章,不仅让人感叹其服饰的绚烂,更让人感受到...
第2章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服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留存。在历史长河中,每一种不同的服饰形态都离不开其特定的存在环境。服饰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服饰就像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生动地记录了社会的...
第3章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分析服饰的存在,不仅仅是服装材料所组成的遮羞蔽体的工具,它还是文化与历史的积淀。服饰形态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差异,都会造就不同的服饰形态。再加上...
4.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服饰材料户撒乡大包头汉族传统服饰所有的服饰材料都是当地人通过手工自织自染的方式制作而成。当地人不纺线,织布用的是买来的棉线,然后通过理线、梳经、织布、染色等步骤,使其成为可以制作服装的材料。每一寸面料、每一道工...
6.2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周边阿昌族服饰异同陇川县户撒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其中汉族与阿昌族居多。在当地汉族与阿昌族长期共同生活的条件下,其服饰形态、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相互的影响。在服饰方面,两个民族都既保...
3.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女子服饰纵观全国各地的民族服装,绝大多数女子服饰都比男子服饰丰富、绚丽的多,户撒大包头汉族也不例外。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汉族传统的生活习惯为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耕种,女人负责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照顾家庭成员生活...
5.2户撒大包头汉族服饰与清朝汉族服饰异同5.2.1服装形制的异同户撒大包头汉族多由明清时期迁往户撒定居。虽然经历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我们仍能发现其服装形制同清朝汉族服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大包头汉族服饰与清朝汉族服饰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
第6章云南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阿昌族服饰比较迁徙而来的大包头汉族在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混居、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另一方面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各方面优良文化,同时以其文化特有的渗透力,对当地少数民族也产生了...
摘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是由于历史、战争以及经商等原因,离开了其原本的生活区域,迁徙至户撒阿昌族自治乡定居的一部分汉族人群。其服饰、文化、习俗等都与内地汉族有明显差异。他们的服饰形态仍为中国传统十字形平面结构,服饰面料全为自织自染的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