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陇川县户撒乡汉族服饰文化探析
【第一章】户撒阿昌族自治乡汉族服饰发展探究绪论
【第二章】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
【3.1 3.2】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男子服饰
【3.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女子服饰
【3.4 - 3.6】户撒乡汉族服饰特征、包头及鞋分析
【3.7】特殊汉族服饰的装饰方法
【4.1 4.2】陇川县特殊汉族服饰结构特征与审美分析
【4.3】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服饰材料
【5.1】清代汉族服饰
【5.2 5.3】户撒大包头汉族服饰与清朝汉族服饰异同
【6.1】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概述
【6.2 6.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周边阿昌族服饰异同
【第七章】现代文化背景下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保护
【结语/参考文献】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大包头汉族是生活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分特殊汉族人群。其服饰呈现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汉族、又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特殊服饰形态。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就像是我国服饰史中一段灿烂的篇章,不仅让人感叹其服饰的绚烂,更让人感受到我国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包头汉族多是由明清时期迁往户撒定居,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其服饰中所呈现的清朝时期汉族服饰的特点,很好的证实了书中对其历史的记载。但他们的服饰又不是一成不变固守着的其服装旧制,而是通过同混居阿昌族服饰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不断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其现有的服装形态。同时,大包头汉族也以其强大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周边的阿昌族,使得两个民族都在保留其独特服饰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足迹。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户撒乡的这群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本文首次对其传统服饰的特征、结构、织造工艺、色彩语言、文化内涵等方面做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同时对其服装的历史溯源与同周边民族服饰的异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其现有服饰形态的由来。并针对其传统服饰的传承、保护现状,对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总的来说:一方面,增强当地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是保护与传承传统服饰的核心,再配合政府的资金投入,相关保护机制的完善,各地传承人的培养,以点带面的推动传统服饰的传承。另一方面,提取传统服饰上的图案、色彩、工艺等元素与现代生活、现代时尚相结合,借鉴好的发展模式,向旅游商品、家居产品、时装、配饰、城市建筑等多领域发展。但传统服饰的延续和民族文化的传播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此文不仅在于挖掘大包头汉族这部分特殊汉族群体的服饰审美及精神内涵,更是为了唤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绵薄之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有更多的人在关注民族传统服饰,传承传统技艺,使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瑰宝在世界的舞台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专着:
[1]云南省陇川县志编纂委员会。陇川县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刀小阮 戴成柱。户撒史话[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3]德宏年鉴编辑部。德宏年鉴[M].德宏民族出版社,2002.
[4]朱净宇,李家泉。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密[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6]黄能馥。陈娟娟。中华历代服饰艺术[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年版。
[7]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年版。
[8]图说清代银饰[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9]图说清代女子服饰[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0]孙彦贞。清代女性服饰文化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杭海。妆匣遗珍[M].三联书店,2005.
[12]崔荣荣 张竞琼。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3]金丹元。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2002 年版。
[14]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1 年版。
[15]刘泳梅。服装结构平面解析一基础篇[M].东华大学出版社。上海:2010 年版。
[16]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1997 年版。
[17]高春明。中国服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8]熊顺清。中国阿昌族[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19]王雪晨。阿昌族[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20]《阿昌族简史》编写组。阿昌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
[2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四)[M].民族出版社,2009.
[22]徐杰舜。中国汉族通史 第二卷[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23]孙琦。云南物质文化一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卷[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论文:
[24]刘立立。安顺屯堡服饰探析[D].北京服装学院,2009.
[25]张瑶。四川凉山盐源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
[26]冯妍。甘肃洮州汉族传统服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
[27]韩馨娴。黎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28]夏梦颖。海南黎族杞方言传统服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
[29]潘姝雯。海南黎族服装研究及设计实践[D].]北京服装学院,2010.
[30]刘晓青。海南润方言黎族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1.
[31]王媛。卓尼县觉乃藏女性服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32]马舒舒。传统汉服平面结构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期刊:
[33]柴艳丽。清初汉族妇女服饰的特点及其成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34]李金莲。汉傣之间:阿昌族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35]陈巧英。试论云南省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J].学园,201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 王羿,董琦。汉情衣意[J].中国服饰。2014,10.
[2] 董琦,王羿。 云南省户撒乡大包头汉族婚礼礼俗研究[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致 谢
我的毕业论文至此已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回想起写作论文的期间,从前期的资料准备到田野考察再到后期的资料整理至多次与导师沟通、修改,最终定稿,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我需要感谢的人。在此,衷心的感谢所有给过我帮助、支持与鼓励的老师、同学、朋友及亲人们。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王羿老师,能成为她的学生是我莫大的荣幸。在论文开始阶段,老师不仅在选题方向、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大纲的拟定等方面给予我莫大帮助,在田野考察期间也时刻担心着我的安危,写作论文的过程中老师更是废寝忘食地帮助我梳理论文逻辑,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千言万语也很难表达我对于王羿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除了在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予我无私的指导,在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王羿老师都像妈妈一样照料着我们,从学业到生活,给予我们无限的关怀。而且,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着我。在此,要对我最敬爱的王羿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其次,还要感谢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文化馆张建华馆长以及陇川县户撒乡所有被我们叨扰过的乡亲们。在我同师妹去陇川县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张建华馆长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不仅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情况,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而且,在此我也一定要对陇川县户撒乡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亲人们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对我们无私的奉献!感谢项姐村项姐寨的张益仙阿婆、余平香阿姨、万明大寨的寸兴团、杨美兰阿姨、保平村老汪寨的施丛芝阿婆等所有为我提供服饰拍摄的所有乡亲,她们淳朴、简单、热情的性格深深地打动了我,至今仍让我感动。还要感谢举办婚礼的一家人,让我拍摄到了珍贵的影像与图片资料,没有这些珍贵的图片就不足以支撑我的整篇论文。所以,在此要对所有人衷心地说一声“感谢”!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人口众多的汉族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疆域,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于我国领土的周边省份。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我国主体汉民族服饰已被全盘西化;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
第4章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特征服饰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所有的服饰都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聚合体,即体现着文化的一切特征。服饰具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两重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综观泸西服饰的历史,可以从当今时代...
3.4服饰特征分析3.4.1服饰形制分析汉族的传统服饰形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其服装款式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发生不断的变化,但其基本形制却未有大的变化。主要有衣裳相连的深衣形制及上衣下裳的上下分属形制。户撒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形制就属于上衣...
第4章云南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整体分析4.1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结构特征从户撒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形态概况可以看出,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同南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在形制上相差不大,都为上衣下裤的二部式,其服饰更为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服...
第2章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服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留存。在历史长河中,每一种不同的服饰形态都离不开其特定的存在环境。服饰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服饰就像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生动地记录了社会的...
第1章绪论1.1选题的缘起与意义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导师郭平建教授的北京市教委课题我国云、贵、川、甘多民族聚居区的传统汉族服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研究的区域云南省富宁县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6种主体民族,其中少数民族...
第3章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服饰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符号,无论从历史的纵向发展还是从社会的横断剖面来看,服饰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富宁汉族女性服饰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几百年的历史变迁,绝大部分地区的汉族...
第2章云南富宁县汉族服饰概况2.1富宁县汉族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富宁县域,位于中国南疆,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锤。县境东部和北部与广西右江、那坡等5县区相邻,西与文山州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南与越南河江省同文、苗旺两县接壤,...
第3章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分析服饰的存在,不仅仅是服装材料所组成的遮羞蔽体的工具,它还是文化与历史的积淀。服饰形态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差异,都会造就不同的服饰形态。再加上...
第3章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辛亥革命是中国服装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影响和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服饰,汉族服饰曾一度出现文化断层,它们被全盘西化,传统服饰的昔日辉煌与西方服饰的现代时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