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

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555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陇川县户撒乡汉族服饰文化探析
  【第一章】户撒阿昌族自治乡汉族服饰发展探究绪论
  【第二章】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
  【3.1  3.2】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男子服饰
  【3.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女子服饰
  【3.4 - 3.6】户撒乡汉族服饰特征、包头及鞋分析
  【3.7】特殊汉族服饰的装饰方法
  【4.1  4.2】陇川县特殊汉族服饰结构特征与审美分析
  【4.3】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服饰材料
  【5.1】清代汉族服饰
  【5.2  5.3】户撒大包头汉族服饰与清朝汉族服饰异同
  【6.1】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概述
  【6.2  6.3】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周边阿昌族服饰异同
  【第七章】现代文化背景下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保护
  【结语/参考文献】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6 章 云南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与阿昌族服饰比较

  迁徙而来的大包头汉族在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混居、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另一方面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各方面优良文化,同时以其文化特有的渗透力,对当地少数民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是文化的直观显现,各民族文化间发生交流,必然会反映在服饰形态上,所以对其服饰进行分析、比较,可以直接判断出其文化间所发生的交融。

  6.1 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概述

  阿昌族曾经被称为“寻传”“峨昌”“萼昌”“阿昌”等,陇川县户撒阿昌族自称“勐撒”“勐索”等,他们是从“勐撒洞”迁徙而来的古代昌族。新中国成立后,直至 1953 年,正式确立了阿昌族的族称,其被正式定名为阿昌族,属于古代氐羌族群。

  陇川县户撒乡的全名是:户撒阿昌族自治乡。从这个名字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户撒乡是一个以阿昌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乡。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德宏州陇川县的户撒和梁河县的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

  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自古就以擅长种植水稻而闻名。明代“三征麓川”后,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阿昌族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阿昌刀的美名早已经散布于世。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陇川县户撒阿昌族融合了大量的汉族人口,文化、生活、服饰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6.1.1 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服饰概述

  服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阿昌族长期生活在风景秀美的边境地带,其服饰形态、特征都与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生活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与外界的沟通,现代阿昌族多从事农业生产,服饰呈现出适合农耕生活的样子。其整体特征是简洁、美观、装饰色彩丰富。其服饰从类别上可主要分为户撒型、腊撒型和梁河型三种。户撒阿昌族的服饰类型包括了户撒型与腊撒型两种,居住在户撒北部的阿昌族服饰属于户撒型,南部的阿昌族服饰属于腊撒型。

  6.1.1.1 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男子服饰概述

  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男子服饰同汉族男子服饰款式基本相同,为立领、对襟的斜纹短上衣。同大包头汉族男子服饰不同的是,阿昌族男子上衣在两边侧开衩上方有彩色的圆点装饰。同时,身前三个口袋中,左胸前的小兜上面会带缨络花(图 77)。当地人说:“红花象征着欢乐,白花象征着纯洁,黄花象征着爱情。”

  阿昌族人要把一切美好的色彩都戴于胸前。户撒乡北部的阿昌族青年男子多穿蓝色服装,南部则多穿黑色。进入老年后(当地 50 岁被认为是中年与老年的分界点),无论北部还是南部,阿昌族男子都多穿黑色上衣,胸前的口袋变小。

  下身穿斜纹卷边长裤,称为“朴同裤(音译)”,其形制同汉族男子所穿的衩裆裤相同。阿昌族男子都穿带宽裤腰的黑色叉裆裤,年轻人腰头为蓝色,上了年纪后腰头为黑色。

  另外,户撒乡南部的阿昌族与北部阿昌族相比,在头饰上有明显的差别。北部的阿昌族男子无包头,赶摆等重大节日一般带毡帽;而南部的阿昌族头上要缠两丈五尺长的白色包头,并在脑后留出约一尺多长的包头布垂在脑后,然后在包头上插各色鲜花(图 78)。进入老年后,多缠黑色或藏青色包头。去世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但当地民族多相信去世后,人的灵魂会在另一个时空里继续延续。所以对于去世时穿的服装,当地阿昌族也非常讲究。同大包头汉族一样,当地阿昌族去世后也要重叠穿着三套服装。最外面的一件为黑色,中间一件为白色,最里面的一件为黑色或蓝色。最有特点的要数穿在最外面的上衣,它的形制同阿昌族男子生前穿的服装相比有很大差别。阿昌族男子生前多数时间穿对襟短上衣,去世时最外面穿的则是一件长至脚踝的长衫(图 79)。其款式同大包头汉族所穿的长衫款式相同。阿昌族男子去世穿的衣服除了这件长衫外,其他衣服都是新的,这件长衫一定是男子生前穿过的,这也是这件长衫的另一特殊之处。男子生前拜佛都穿这样的长衫,去世的时候就将这件衣服穿在最外面。他们相信这样的衣服经过了佛祖的净化,去世后到了 阴间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小鬼的迫害,裤子一般也穿三条,有时会只穿两条,外面的一条为黑色,里面的一条为蓝色。除了最外面穿的长衫,其他的服饰都与生前穿的服装形制一致,但都无口袋。

  6.1.1.2 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女子服饰概述

  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是一个以阿昌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当地阿昌族在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文化的影响,在服饰形态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女子服饰最为典型。

  户撒乡阿昌族女子服饰同男子服饰一样,也根据居住地的不同产生了两种服饰形态--户撒型与腊撒型。腊撒型服饰较贴近其传统服饰,户撒型服饰则受傣族服饰文化影响较大,产生了一种同南部阿昌族服饰截然不同的服饰形态。

  a、北部阿昌族女子服饰

  上衣:北部阿昌族女子服饰类型属于户撒型,其服饰形态受傣族影响较大,服装呈现紧窄修身的样式(图 80)。其上装为修身短上衣,立领,对襟,衣襟由四个盘扣固定,扣子头为传统银币;下摆两侧起翘较大,呈圆弧形,衣身两侧无开衩;袖身紧窄,袖口处有宽袖头。传统服饰的制作都使用的是自己织造的土布,年轻女孩多穿白色或蓝色,老年人则多穿黑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化纤面料的出现,户撒乡北部阿昌族的女子服饰面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北部阿昌族女孩多穿蕾丝或纱质彩色上衣,形制不变。这种上衣色彩多样,选择丰富,且无易掉色的缺点,深受北部阿昌族女子喜爱(图 81)。

  裤、裙:年轻女孩下身多穿蓝色或黑色的叉裆裤,外系黑色小围裙,腰部用一条宽约 4cm、带有彩色刺绣的黑色长带子系扎,多余部分垂在身体右前侧。阿昌族本无刺绣,约 30-40 年前,出现了这种机绣的腰带,之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女子结婚后改穿黑色筒裙,以此可以分辨女子婚否。筒裙在阿昌语中被称为“dang guo”,为四幅布拼合成的上下同宽的筒状结构,穿着时同时穿着两条筒裙,其穿法有较大的差别。一条筒裙为纯黑色,另一条的一端有 3-4 条宽装饰条(图 82)。有装饰边的筒裙穿在里面,传统的穿着方式是根据胖瘦程度在腰部正前方捏 3-4 个褶,将侧缝藏于褶内,长度要前高后低,然后将裙身夹于双腿之间,用腰带固定腰部褶量。现代为了方便都是将余量直接折于腰前。纯黑的筒裙穿在有装饰边的筒裙面,这条筒裙在阿昌语中被称为“dang guo diao”,意为卷起的筒裙。这个称呼是根据其穿着方式而得名。在穿着第二条筒裙时,先将筒裙的一端在腰间固定,将底摆拉于腰部,呈现对折的形态,然后在两层面料之间形成的腔中将折线的部位拎起,连同底摆一起系于腰间,使其在腿前形成堆量(图 83)。腰部最外层固定筒裙用的带子为绸缎质地,一般系扎后都会留出一段长度垂于身体右侧。围裙:阿昌族传统的围裙为一块黑色的长方形布,长至膝下;腰头的部位正面中间为黑色,两侧为白色,反面反之;腰头的两侧有两条细绳,用于在腰部系扎(图 84)。 现代受傣族的影响,出现了刚能盖住臀部的短围裙,围裙两侧有机绣的条状装饰。

  女子在出嫁前与结婚后的日常生活中要系黑色围裙,婚后赶集时不系,改系腰带。

  头饰:结婚对于阿昌族女子来说是一个分界点,这不仅表现在服装上,头饰上也有明显的区别。阿昌族女孩结婚前的头部造型是将头发编成辫子,在额前绕一周,然后在上面戴各色的花卉。曾经只在一侧戴花,另一侧戴金饰,现代一般额头的两边与脑后都有花,还要在脑后系扎粉色丝巾,头发长度不够的,还会在辫子上加毛线制成的假辫子(图 85)。 婚后改戴柱状的高包头(图 86),包头前高后低,日常生活中的包头无顶,赶集时戴的包头上有带有镂空花纹的盖顶。

  戴包头的方式一般是先用线将头发固定在头顶,拧成发辫后,后将发辫挽成发髻,然后在外面带上做好的包头。结婚时拧发辫要将两个双全老人的头发用布裹起来缝好,绕于发髻的外圈,再将包头带上,有祝福婚姻长久之意。

  b、南部阿昌族女子服饰

  南部阿昌族女子服饰同北部阿昌族女子服饰有很大的差别,相较于后者,其对于传统服饰保存的更加完整。二者形制都为上衣下裙的二部式,但穿着方式与装饰手法有很大的差别。

  上衣:南部阿昌族女子服饰类型属于腊撒型,颜色整体为黑色,上身款式与北部阿昌族类似,也为立领、对襟短上衣;但下摆水平,领口不使用银币扣子,使用的是两块长方形金片,在领口处对合;下面由三枚银币盘扣固定。穿着时会将袖子挽至肘关节以上,并在挽起的袖子上戴白色的假袖。

  胸前也同男人一样,要带一朵彩色带有落英的编织花(图 87)。结婚以前衣长至膝,两侧开衩;结婚后衣长变短,以到小腹中部为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意识的变化,现代南部阿昌族女子会在传统服装的立领内再缝一个蓝色翻领作为装饰。

  裤、裙:对整个户撒地区的阿昌族而言,无论是户撒型还是腊撒型,结婚都是服饰变化的分割点。腊撒型阿昌族未婚女子也同户撒型阿昌族女子的习惯一样,未婚女子着裤,已婚女子着筒裙。与男子所穿的裤子不同的是:女子的裤子是量身定做的,属于修身型;在身体的右侧有 3 个纽扣,用来固定裤腰。而男子所穿的裤子裤腰是宽松的,需用带子来系扎。

  腊撒型女子的筒裙同户撒型女子的筒裙在形制上差别不大,也为四幅布拼合而成,为纯黑色,无装饰。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域,相距仅 10 公里左右的路程,但其穿着方式却截然不同。腊撒型的已婚女子也是同时穿两条筒裙,第一条筒裙将余量直接在腰部前方折叠,使折过来的裙边在身体正中,用长绳在腰部缠绕数圈固定;第二条筒裙要反着穿,先将裙摆与裙腰对折,使其只有一半的长度,然后套于第一条筒裙外,再将折后的裙摆下缘向上折约 8cm 的宽度,将腰部的余量以与折第一条筒裙相同的方式折于身体右前侧;腰部用宽腰带系扎。宽腰带当地人也称之为筒裙,它是用一块宽约 40cm 的布将两边向中间折,一边叠于另一边上方形成的,长约 3 米,系的时候先在腰后留出可垂至与第二条筒裙下缘相齐的一段长度,其余部分在腰部缠绕,最后将腰带头塞于腰带间固定,在完成后,整理预先留出的腰带起始端,使其平整的搭于身后,这个筒裙的穿着过程即算完成(图 88)。头饰:腊撒型阿昌族女子的头饰同户撒型阿昌族女子头饰有很大差别。腊撒型阿昌族女孩在十几岁时就开始戴小包头,结婚后会在头发的处理上有明显的标志。同户撒型阿昌族一样,腊撒型阿昌族女子在佩戴包头前,也是将头发固定于头顶,挽成发髻,但她们会在捆扎头发之前,在左耳上方留出一小部分的头发,待发髻挽好后,将留出的这部分头发的发梢用毛线系住,绕于额前,用毛线在头部缠绕固定。这部分头发被称为“燕尾”,是已婚女子的标志。

  腊撒型阿昌族女子的包头是平顶的圆包头,通过一块宽约 35 公分的布折叠后反复缠绕而成(图 89)。包头布的一端带有很多未经织造的线,这部分线要在缠绕包头的最后附于包头顶部,其余的垂在包头的正后方。之后还要在包头的前端与正部戴许多彩色的花与彩色毛线制作的球状装饰物。

  绑腿:腊撒型阿昌族筒裙没有户撒型阿昌族的筒裙长,一般是到小腿的位置,对于小腿的装饰,当地阿昌族有另一种服饰部件--绑腿。户撒型阿昌族没有绑腿,腊撒型阿昌族的绑腿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底布,一个是装饰布。底布是两块长方形的黑色土布,在距底布边缘上下 4 公分,左右 3 公分的位置缝有一块彩色的装饰布,并在装饰布顶端的一角缀有两条带有绒球的细绑带(图90)。在穿着时,有绑带的一端在下,由小腿内侧向外包裹;绑腿上方用彩线系扎,下方用带有绒球的绑带固定,绒球垂于在小腿外侧。

  配饰:户撒型阿昌族无配饰,腊撒型阿昌族则配饰众多。下面笔者将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对其一一进行介绍。

  腊撒型阿昌族的包头上有一种必戴的花,它由许多镶有玉石的银戒指以环形排列制作而成,阿昌语称其为“luo zhuo pu”,意为好多戒指做成的花(图 91)。其他的装饰则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佩戴。女子胸前除了要带彩色的编织花外,在左胸前还要带“纽子链”(图 92)。

  纽子链为银质的细长链,链子的一端为银扣子,另一端向上对折,与银扣子同时固定在左领的下方;一般同时固定四串,银扣子呈一字排开。其次,还要佩戴项圈(图 93)。项圈是由四个大小不一的圆环组成,中间有开口,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固定开口的两端,其中一端有彩色的大毛线球与悬挂的小毛线球做装饰。

  腰部要系腰链,腰链的主体同汉族腰部垂挂的银链子相同,链条的中间会再垂挂三条短银链,链端缀有两条鱼形与一条锥形装饰物(图 94)。腰链有环的一端还有一条长长的彩绳,绳子两端有彩色的缨穗。佩戴时将腰链一端的彩绳在腰间缠绕打结;然后将腰链从身体右侧向身后绕于身体左前方,调整银链的位置,使悬垂的装饰在身体左后方,调整好后将腰链一头的灰盒在腰间的彩绳上缠绕固定;之后再将彩色的手帕塞于腰间。

  每只手的腕部都要佩戴 3 只银镯子,上下两对同大包头汉族的一样,中间一对为宽手镯,上面有雕花图案(图 95)。

  c、女子丧葬服饰阿昌族女人去世也要重叠穿着三套土布服装,叠加的顺序同男人一致。筒裙三条都为黑色,长度一致,无围裙,带包头。女人去世穿的服装同男人不同的是所有服装都为未穿过的,无论父母是不是在世,一般到五、六十岁就可以给自己做去世穿的衣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