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美学内涵解读
【第一章】云南汉族传统女性服饰特色探究绪论
【第二章】云南省富宁县汉族服饰概况
【第三章】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
【4.1 4.2】富宁汉服对清末民初汉族女性服饰的传承
【4.3】富宁汉族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比较
【第五章】富宁女性汉族传统服饰的美学透视
【第六章】富宁传统汉服的保护与传承
【结论/参考文献】富宁县汉族女性服饰的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云南富宁县汉族服饰概况
2.1 富宁县汉族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
富宁县域,位于中国南疆,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锤。县境东部和北部与广西右江、那坡等 5 县区相邻,西与文山州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南与越南河江省同文、苗旺两县接壤,处于“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总面积5352 平方公里。
富宁县辖 6 镇 7 乡 145 个村(居)委员会 2568 个村民小组。富宁是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彝、仡佬 6 种民族。2012 年末,全县共有93894 户,414084 人,少数民族人口 313936 人,占总人口的 75.8%,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 55.31%、汉族占总人口的 24.2%、瑶族占总人口的 10.3%、苗族占总人口的 6.93%、彝族占总人口的 3.17%、仡佬族占总人口的 0.02%,其他占总人口的 0.07%.全县汉族散居各地,主要聚集田蓬镇、里达镇、木央镇。
2.2 富宁县汉族的历史溯源
富宁县汉族是随着历史上各种政治事件如军屯3、逃荒或经商、文化传播等原因逐渐迁入。据《富宁县志》记载:北宋皇佑五年(1053),狄青南征,杨文广领兵追击侬智高(壮族起义军领袖)至特磨道(今广南、富宁一带)后,派部将沈达领兵驻守境内,汉兵因之落籍。南宋时期,内地汉商与大理国贸易频繁,必经富州,往来汉商部分留居落业,这一时期的汉族长期与壮族相居或通婚,至明代中期,其后代同化为壮族。
元代前流入境内汉族较少,现籍汉族多为明代后流入。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朝廷调湖南、江西、浙江、河南四个都司兵入滇,设置卫所,实行军户屯垦和移民屯田,境内军屯集中在今里达、睦伦、木央、田蓬一带,明代后期废除军屯,军户落籍为民。清乾隆后,四川、贵州、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及滇中汉族或经商或逃荒陆续而来,土司招安,劈居山区,多居西南境,以道光时期较多。清末至民国年间,经商或游宦而来的民族,多落籍于城镇和交通方便之地,以粤、桂、湘籍较多;逃荒而来的汉族居山间,多属湘黔籍。
笔者在富宁田野调研期间,田蓬镇麻赖村吴氏宗谱记载:“江西宁江府望里八甲填贵州绥阳县石麻保街小地名石碓舀分身到云南省广南府宝宁县属下麻赖居住为业。”吴氏村民告知祖籍从江西宁江府逃荒而来,在当地已繁衍了十代,家谱记录第一代开始繁衍下来的子孙的名字,家谱是由族里的道公谱写,并且在丧葬时也由道公主持。
由此可见,富宁汉族群体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富宁最初的汉族是明代调北征南而来,是明屯军后裔,目前尚存的散落在山间的营盘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卫所裁撤,这些戍守边疆的士兵及家属就入乡随俗。富宁地区大部分汉族仍然保留着祖居地的风俗习惯,既没有被周围的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所同化,也没有随着后来迁入汉族的服饰所改变。探析其原因,除了富宁汉族人民特殊的历史来源和所处的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经济以及屯军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她们依然以祖居地的地域文化为基础,不断融合周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形成了目前所见到的独特服饰文化。
2.3 富宁县汉族的环境与服饰面貌的关系
服饰是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的产物,它不仅象征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能体现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富宁汉族人们在与自然环境相处的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把本民族的特质文化内涵注入其中,逐步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富宁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汉族开荒凿地、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以及其特殊的历史来源,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文化特征,规约着汉族文化发展的走向,同时反映和制约服饰文化的发展。
2.3.1 自然环境与服饰面貌的关系
服饰具有强烈的区域性。富宁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东部边缘,地质属川滇黔经向构造带与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体系的交汇部位。富宁地势丰隆、起伏绵亘、层峦叠嶂,山地占 90%,360 峰屹立其间,异景天成;岩溶展布、峰丛苍翠,远看平行,洼地多“U”形(见图 2)。富宁境内的汉族居民散居各地,各村寨住洼地,沿山而建,境内土地面积辽阔,但因受到山高、坡陡、谷深、岩溶等地貌特征的制约,利用率低,耕地不足,开垦的土地呈梯田的景观(见图 3)。因此,偏僻的地理位置致使富宁汉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内,为富宁汉族传统服饰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其传统形态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住在深山脚下的汉族人民为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谋求自身发展,保留并创造了独特宽松、平面的服装服饰,适合劳作,体现了天人合一,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特点。富宁县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跨南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雨热同季无酷暑,冬春干冷同期无严寒,四季之分不明显,所以富宁汉族人们的服装面料多采用棉布制作,保暖性、吸湿性强,衣服款式一年四季不变,天气变化时,人们往里添加或脱减衣物,外衣保留着斜襟长衫的样式。
2.3.2 社会环境与服饰面貌的关系
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服饰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富宁汉族从明清开始,经历了民国时期、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几百年的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地处偏僻的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且免受了朝廷和政府的一些约束,至今保留着汉族传统的服饰形制。
服饰是一定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穿着,能够直接反映出穿着者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同时还能够表明穿着者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富宁全县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仍然浓厚,“万门生意不如耕田种地”的意识依然存在。地处高原地区的田蓬、木央等乡镇,目前还处于农耕时代,牛犁田人工耕作的方式,生产工具还是最原始的农具犁、耙,运输工具是人工背篓、牛拉板车等。同时还保持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养牛为了耕田,养马为了驮运,养猪禽为了食用,都以自足为目的,多余才出售。
这种原始的耕作模式决定了他们的经济相对落后,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人与外面的交流较少,反映在服装服饰上表现为服饰款式单一、变化较慢,至今还保留了清末民初服饰的遗韵(图 4、图 5)。
另外,还反映在服饰色彩选择上,一方面,我国古代历代对各级官吏和庶民有明确的服饰色彩规定,用色彩来区分尊卑贵贱;另一方面,富宁汉族居住在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蓝色和黑色耐脏的实用功能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由于经济、技术落后,她们通过大自然的材料获取染料,蓝黑两种色彩更容易提炼。近几年,随着道路的修建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服饰出现了消亡或简化趋势,更追求实用性和美观性。
2.3.3 心理因素与服饰的关系
服饰作为一种符号,能够规范一定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反映出人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富宁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当地人们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特征,规约着人们的穿着习惯和生活方式。以田蓬镇为例,这些已经在国境线边繁衍生息十来辈人的汉族,寨子里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是“调北镇南”屯兵的后代,散落在山间的营盘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按明制,卫所军丁一人一户,称“军户”
强制随带家眷,共同屯垦,不得改变,不得返回,不得与当地民户混居,实行“七分屯垦 ,三分戍守。”这一制度使得汉族民族得以独立繁衍生息,保留汉族独特的特性。他们以屯军后人而自豪,性格中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艰苦的戍边驻守的生活以及身在异乡的无奈,以及在新的环境下与土着民族以及周边其他民族的冲突,使得他们更加团结友爱,具有强烈族群认同感4.
富宁汉族的民风民俗大多沿袭中原旧俗,因住地偏僻,相对保存较好,但又因受到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影响,这里的民风民俗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屯军年代,男丁在外征战,妇女惟有寄托于各路神明,祈求他们保佑家人能够早日平安归来,她们会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如在堂屋正壁供奉神龛,供有“天地国亲师位”、“司命灶君神位”、“本姓宗亲香位”牌位;神龛下供“福德土地神位”.除了敬奉神灵,汉族人民也十分重视祭拜祖先,除夕、清明、七月十四等日子都会祭拜祖先,上坟等,表达后人对祖先恩德的感激和怀念,也使得先人的文化精神得以传承下来。汉族勤劳、质朴,善于团结互助,有“一家有事百家帮,一方有难四方担”的传统。
再者,汉族男尊女卑的传统封建思想的遗留,使得男主外女主内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固守持家的传统思想使得汉族女性习惯于历来的生活方式和着装习惯,认为一直穿着的传统服饰就是美的服饰。因此,她们依然保留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汉族移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及清末民初的服饰样式。
小结
服饰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的自然环境,并且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纵观富宁地区汉族的迁徙史,他们的祖先从湘、赣、黔、粤等地跋山涉水,驻足富宁,开疆拓土,并与少数民族长期共处,造就了汉族人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文化特征。在对抗外来侵越时,汉族人们奋力反抗,表现出汉族人们团结的群体意识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另外,汉族人们有安土重迁、知足安命的特征,正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他们一旦扎根下来就安定地生活下去,不想离家背井、颠沛流离地举家迁移,作为移民的后代,他们对乡土的依恋之情更为深沉。
正是由于这些自然、社会及心理因素,服饰成为族群对祖先历史记忆的媒介,汉族女性的服饰得以长期的固守和传承下来,女性服饰采用衫裤形制,脚穿绣花鞋,便于劳作,并且世代基本过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虽然改革开放后,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这种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但重本轻末的思想观念仍然保留下来。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人口众多的汉族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疆域,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于我国领土的周边省份。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我国主体汉民族服饰已被全盘西化;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
第4章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特征服饰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所有的服饰都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聚合体,即体现着文化的一切特征。服饰具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两重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综观泸西服饰的历史,可以从当今时代...
3.4服饰特征分析3.4.1服饰形制分析汉族的传统服饰形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其服装款式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发生不断的变化,但其基本形制却未有大的变化。主要有衣裳相连的深衣形制及上衣下裳的上下分属形制。户撒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形制就属于上衣...
结语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大包头汉族是生活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分特殊汉族人群。其服饰呈现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汉族、又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特殊服饰形态。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就像是我国服饰史中一段灿烂的篇章,不仅让人感叹其服饰的绚烂,更让人感受到...
第4章云南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整体分析4.1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服饰结构特征从户撒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形态概况可以看出,大包头汉族的服饰同南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在形制上相差不大,都为上衣下裤的二部式,其服饰更为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服...
第2章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文化背景服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留存。在历史长河中,每一种不同的服饰形态都离不开其特定的存在环境。服饰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服饰就像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生动地记录了社会的...
第1章绪论1.1选题的缘起与意义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导师郭平建教授的北京市教委课题我国云、贵、川、甘多民族聚居区的传统汉族服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研究的区域云南省富宁县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6种主体民族,其中少数民族...
第3章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服饰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符号,无论从历史的纵向发展还是从社会的横断剖面来看,服饰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富宁汉族女性服饰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几百年的历史变迁,绝大部分地区的汉族...
第3章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特殊汉族人群服饰分析服饰的存在,不仅仅是服装材料所组成的遮羞蔽体的工具,它还是文化与历史的积淀。服饰形态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差异,都会造就不同的服饰形态。再加上...
第3章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辛亥革命是中国服装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影响和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服饰,汉族服饰曾一度出现文化断层,它们被全盘西化,传统服饰的昔日辉煌与西方服饰的现代时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