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困境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4 共587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策略
  【第一章】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困境研究绪论
  【2.1  2.2】Z农发行政策性信贷风险概述及成因
  【2.3】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第三章】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Z农发行政策性特色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农发行信贷风险有效控制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论文研究背景

  农发行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政策性银行,直属于国务院领导的金融机构,与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共为国家三大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的成立标志着国家解决粮食问题的决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发行到今天已经成立二十年,当年成立农发行的目的就是解决突出明显的粮库收粮给农民“打白条”的作法,保证充足的粮食收购资金,保证农民卖粮能拿到现金,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中规定农发行业务范围,由于业务范围被国务院规定,以至于国家政策有任务变动都会对农发行的金融业务和贷款性质带来很大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的经济市场化建设推进,为了适应国际大环境国家陆续对农业金融和粮食流通领域实施大改革,放开粮食保护取消粮食保护价收购,粮食收购贷款科目类别从政策性转为准政策性、到商业性,由农发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立农发行根本是要解决粮食能否及时变现,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关系到国家粮食的稳定安全,所以,农发行的粮食收购贷款发放无法做到自主经营选择客户,但却要自负盈亏;其次,近年来,Z省在粮食购销企业产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步伐比较大,大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都进行了产权改革转为民营性质,国家粮食储备的任务主要落在这些民营的粮食购销企业身上,但大部分转制后的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管理落后、信用意识不足,这样的民营企业成为农发行的主要贷款对象,增加了农发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压力。再次,我国至今政策性银行法缺失,致使没有一个像商业性银行一样稳定的业务范围给农发行经营,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给农发行维权。从2006年开始,农发行增加了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此类贷款的主体多数为政府融资平台,虽然在关注度上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遇到政府换届,多数新上任官员对上任官员旧账整理不清,而且作为政府行为农发行处于明显劣势。

  因此,基于以上因素,农发行的内控制度也在随之变化,给基层行在掌握执行政策上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操作问题产生了很大信贷风险。Z省作为农业大省,频繁的政策调整给Z农发行的政策性贷款带来的冲击尤为严重,直接造成了 Z农发行的不良贷款历史包袱难以化解,不良贷款居高不下。

  1.1.2、论文研究意义

  论文研究意义在于帮助农发行改变现在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局面,帮助农发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身为政策性银行之一,以国家信用为根本保障,承担着落实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职能,通过论文研究在于帮助农发行提高贷款质量,有效化解农发行贷款风险,不仅仅关系到农发行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更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改善农发行自身形象。农发行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人民银行的再贷款,随着商业性贷款的加入,人民银行已经不再承担保证农发行经营资金安全的责任,农发行的另一大运营资金来源是面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金融债券,目前农发行2万多亿的资产中,有多半是来至于资本市场的金融债券,而对外发行金融债券是以国家信誉为基础的,如果农发行信贷风险居高不下无疑对农发行形象是一种损害,也是对国家信誉的一种损害,因此,论文研究防范、化解农发行信贷风险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形象有较强的提升作用。

  第二,有利于帮助农发行完成支持“三农”发展和农村稳定的任务。虽然近几年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一再调整,但服务三农的宗旨始终没有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80%的农村人口,70%的人口主要的生活来源是靠农业收入,判断我国是否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关键是看农村,这句话非常准确。如果农发行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信贷风险得不到控制,一定会削弱农发行支持三农的力度,论文研究有助于农发行更好地运用资金,把农发行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础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第三,有利于帮助农发行保护我国产业链源头——农业。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仍然属于第一产业,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的发展,食品、养殖、词料、化工等和民生有关的产业大部分是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论文研究有利于帮助农发行解决我国产业链源头不出现问题,使整个经济链条保持稳定,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产业源头的安全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四,有利于农发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农发行作为事业单位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所承担的权力、责任、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但就当前农发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来看,对农发行的发展是不公平的,对农发行的员工来说承担着太多的责任的压力,农发行要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优化内部和外部环境,改革各项管理机制,才能使农发行在健康的环境下可持续发展。

  1.2、相关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威廉斯和汉斯被公认为是美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比较有权威性的专家,他们认为风险管理应该是一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控制等角度,将风险成本控制到最小或不利后果最少的科学管理方法。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有着共同特点:即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应该通过制定合理规章制度,从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实现信贷决策的科学化管理,实现信贷风险与银行收益两者之间的平衡。由于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已经有300多年长期稳定的发展历史,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己经形成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关于政策性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首席财务执行官斯蒂芬?克劳福德指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内容应该包含信贷监管结构、贷款风险的识别、贷款客户的信用评价、抵质押品的价值评估、贷款额度的权限控制、贷款业务经营利润管理、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体制、信贷风险连带责任等[1]。美国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查理斯?普瑞斯认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该包括:信贷风险的分辨与衡量、信贷风险分类、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监控等四个环节,从信贷管理视角将银行的信贷风险分为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以规避和化解的风险、通过转嫁方式化解的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可以管理的风险等三大类[2]。麦金农和肖指出,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3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银行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模式得到国际金融界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包括信贷风险度量制、信贷风险量化模型、信贷监测模型、信贷组合模型、信贷风险价值法等。大型金融公司陆续推出风险管理模型,1993年KMV公司推出KMV模型,利用期权定价理论作为基础建造违约预测模型[5]。摩根斯坦利公司于1997年建立CreditMetrics信用计量模型,考虑到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用风险价值(VAR)量化总体信贷风险,估计抵御风险所需资本,并且可以直接运用到资产风险管理中Altman(2002)表示,为了管理信贷风险并且保护金融机构的资产,贷方还在不断的研究更为完善,准确的信贷风险模型,为风险管理的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8]。Trinkle和Baldwin(2008)用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人工神经网络)建造信贷风险管理模型与衡量信贷风险系数,用于对信贷风险的潜在因素有更完善的解释[9]。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视角:

  (1)农业政策性银行视角对信贷风险特征的研

  吴振意,王豆仙认为,与一般商业性银行不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有着其特殊性,分为内部、外部两种风险,外部风险主要体现在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内部风险主要体现在操作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10]。白慧丽认为,农发行信贷风险除了具有一般银行的信贷风险特点外,因为农发行具有特殊的信贷政策性任务,政策性贷款部分具有自身的风险特征,因此,其信贷风险类型表现为政策性指令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内部操作风险、信贷资金流动性风险[11]。于威凡研究政策性中长期贷款特点,认为政策性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一般依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经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政策性地方银行的发展,由此,政策性银行存在贷款品种单一、贷款主体运作不规范、信贷产品成熟度差、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12]。

  王敏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调整,其信贷风险特征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即由粮油流通环节风险转变为针对农业产业的整体风险;由单一客户风险转变为多元化、集团化和产业化的客户风险;由政策性贷款风险为主转变为逐渐具有商业性贷款风险为主的特征[13]。史军伟,巨芳通过研究内蒙古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征,指出客观性和政策性因素,以及银行自身管理因素都是导致信贷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14]。饶良村指出,农村政策性银行在执行服务“三农”问题的政策性任务中,由于银行自身治理机构、内部审计和监察力度、内部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经营等都是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及潜在危害发生的重要原因[15]。

  (2)关于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李成文,王富生指出重点防范银行信贷风险机制的构建,包括重点建立信贷风险评估与决策、信贷风险预警、风险转移与补偿、风险监控和信贷风险责任制等机制[16]。熊彤,熊建国提出,构建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应该包括信贷风险监管机制、审批制约机制、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信贷人员激励机制、信贷损失的转移和补偿机制、信贷风险化解机制等[17]。羊子林认为,为了保证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建设,同时,实施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18]。王伟,张令骞认为,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成立比较晚,没有一套完善的政策制度与之匹配,存在制度与政策性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周为民分析银行信贷操作风险内容及其成因,从银行内部和外部监管两个层面提出制度化的规范建议,并对现有业务操作进行集中化风险控制和处理。

  郑阵认为应该坚持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将信贷风险作为管理重点,完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的风险管理流程防控机制,实现以“定性为主”转向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21]。李志辉认为应该建立“政府推荐项目一农业开发银行金融运作一市场化出口”的融资机制,实施内控标准化、操作制度化、岗位职责化、风险过程系统化监控、绩效化考核的内控机制,通过系统化改革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2]。吴佩邦分析我国农发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灵活调节、多级化负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内控体系和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资产监测机制、规范化的业务操作流程,强化业务审计稽核、行政监察和纪律检查等制度性建设工作[23]。

  综上所述,通过对各类银行信贷风险状况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1)西方发达国家在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至今形成一套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成立比较晚,在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基于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借鉴,没有相应的创新。(2)由于我国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和科学依据,缺乏独立而有政策性特色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经验,分析方法和管理模型也比较落后。因此,论文从Z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实践出发,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有助于实现农发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借鉴价值。

  1.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论文通过以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为主线,结合贷款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为建设特色的政策性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技术和策略提供借鉴意义。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主要基于解决农发行成立较晚,在粮食贷款风险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论文拟解决农发行风险管理问题为出发点。

  第二部分为Z农发行信贷风险特征及其管理现状。阐述Z农发行的职能及资产业务类型,发现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析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现在Z农发行的日常风险管理模式、流程和内部控制等风险管理情况。

  第三部分为Z农发行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政策性银行存在制度缺陷,贷款审批约束机制不健全及监测手段落后,风险化解途径单一,分散及补偿机制受限,在员工思想意识对风险防控、政策制度的执行没有足够认识,队伍建设不适合业务发展的需要,农发行的客户管理水平比较低,贷款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些都是形成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成因。

图1.1 技术路线图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四部分为对z农发行政策性特色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具体包括在贷款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的提高和完善;使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工具、风险计量方法;建立有政策性特色的风险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客户退出机制和资金使用的约束机制,增加不良贷款的分散和补偿办法;对员工也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最后为结论。通过前述的论文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1.3.2、研究方法

  论文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农发行自成立以来的各方面政策制度进行分析整理,同时对农发行基层行的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调查,并对特别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国内外银行的先进经验,查找大量相关资料,加以论证分析。

  (1)文献资料研究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是通过查找、整理、蹄选资料,能过分析比对完成对信贷风险初步定义的办法。论文以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为中心,从期刊、学校图书馆网站、前辈人的研究成果等渠道来搜集资料,搜索查阅国外学术着作,对Z农发行的贷款调査、发放、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2)整理分析法

  整理分析法经过对调查、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了解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的详细数据,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本论文以Z农发行为研究对象,对其信贷业务的过程,信贷风险管理的实例加以分析、整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找出对策以促进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以达到不良下降的目的。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Z农发行的实际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一项贷款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本论文以Z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为实例,结合现代信贷风险管理先进理论,找出Z农发行在信贷风险日常操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出对策,提出提高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学者们更关心世界主旋律,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比较少,农发行在建行以后无论在制度上、人员意识上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业务操作规程,前人也有在这方面做出一些研究,论文创新点在于将针对解决Z农发行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策略做以重新的规划总结,进行提炼、明确Z农发行在风险管理制度、技术方法和企业文化方面应该做出的一些调整和变化。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