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Z省分行营业部(以下简称Z农发行)从建行之初的保本微利到近几年的信贷业务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5月末,农发行总行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二万五千多亿元,Z农发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二百零五亿元,包含了农林牧副渔和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随着各项贷款业务的开展,业务规模巨大扩张,使Z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要的一套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办法。Z农发行建行到今天,尤其是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对农发行的指导作用,多次改革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用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思路使风险管理工作走上正轨。但是从各项经营数据来看,Z农发行不良贷款控制得并不理想,风险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与同行业相比和监管部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所以近两年来,Z农发行着力于不良贷款的控制,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变革,逐步形成一套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3. 1、信贷管理制度方面
3.1.1、规章制度不健全
(1)政策制度缺陷。农发行职能在国务院至今没有找到明确的定位,在保证国家粮食风险宏观调控,提高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积极性中,农发行所充当的角色不明确,应该行使的职能不清楚,给农发行履行政策性职能和经营业务带来一定的障碍和难度。
(2)贷款管理制度缺陷。一是贷款客户准入门滥太低。在农发行申请粮食收购贷款只要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贷款卡,在粮食局申请到粮食收购资格,并在农发行开立存款账户,证明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就可以,贷款资格认定基本还是按照《关于开展2006年度粮食企业收购贷款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来执行,就是自愿接受农发行贷后监督就可以在农发行申请粮食收购贷款,近来,只对首次在农发行申请贷款的客户有新的规定外,其余标准没有变化。企业对“持有有效营业执照和贷款卡,具备粮食收购资格和在农发行开立存款账户”这三条非常容易做到,可是对于“具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自愿接受农发行的贷后监督”没有一个清晰的认定标准和约束条件,只能是贷款之后才能看出来。二是贷款审核条件低。按《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办法》规定,贷款条件为:具备粮食收购贷款资格,具备与贷款相适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己借贷款的本息按期偿付,未按期偿付的,已落实切实可行的偿还计划。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是交纳了 “三金”作为“风险承受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准来判断。实际并不能准确判断。三是贷款条件不好掌握。在实际贷款操作中,农发行对企业是否能“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对企业是否能做还款计划很难判断,对企业资产抵押和法人个人财产抵押的额度与贷款总额的比例也不好掌握。
3.1.2、贷款风险管理责任不清晰
与我国商业性银行相比,Z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明显表现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信贷风险管理责任不清晰。客户部、信贷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门等是制度、办法的制订者,通知也是执行者和监控者,弱化这些职能部门的独立性、有效性和执行政策的一致性,导致风险管理职责不清和潜在的效率低。
3. 2、信贷审批和监控机制方面
3. 2. 1、缺乏有效的贷款审批约束机制
Z农发行的各个信贷管理岗位在管理上具有从属关系,在执行审贷分离中大折扣。贷款客户信用等级说不定系统偏重于对商业性贷款客户的评级,用于政策性贷款客户时往往需要人为上调信用等级或降低贷准入门滥。
3.2.2、信贷风险监测手段落后
同时,信贷风险监测手段落后。对于管理层的监控报告只是侧重于不良贷款的指标分析,贷款信用和质量的分析依靠经验判断而不是指标分析。虽然已经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设置了一些基本指标,但未设置触发点作为日常持续监控过程中识别和提示潜在风险的信号[28]。根据农发行的相关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规定,逾期2年的贷款才挂账停息,呆账准备金按贷款余额的1%提取,呆坏账贷款的冲销也以此为最高限额,从而导致银行的收益高估,经营成本低估,虚增利润,多交税收。同时坏账难以及时冲销,贷款损失难以及时弥补,又意味着银行真实资本的减少。这说明“一逾两呆”的分类标准本身的弊端及其制度的动作,削弱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大地影响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有效化解。
3.3、信贷风险化解和补偿机制方面
3. 3. 1、信贷风险化解途径单一
由于农发行的政策性特点,有很多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东西。信贷风险化解的途径相对单一,从Z农发行的不良贷款情况上来看,有很多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转制时期的债务,当时企业改制办法是向社会拍卖或者是上划给粮食系统。向社会拍卖的企业都是地理位置不好,设备设施陈旧,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老大难企业,这部分企业转制以后向农发行申请贷款通常在用这部分设备设施抵押,但这部分设备的拍卖价是不足以补偿农发行的贷款损失的。
当农发行发生金融风险时应及时采取各种化解措施,避免实际损失的发生,保证农发行资产的安全和经营的稳健。农发行信贷部门应当积极参与信贷风险化解有关政策、制度、办法的具体执行落实,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及情况反映,并协助风险部门进行呆坏账核销项目的初步审查。财务会计部门负责有关信贷资产、呆坏账核销的会计科目设置和财务处理工作。信息统计部门负责对贷款清收或核销有关统计报表资料的汇总和传输。
现阶段Z农发行的风险化解途径比较单一,只有通过贷款清收和呆账核销两种办法,还应该在信贷保险和财政补贴方面多想办法,使信贷风险化解途径丰富起来。
3.3.2、信贷风险补偿和分散渠道受限
农发行身为政策性银行,建行宗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应该享受国家政策的倾向与扶持。但是因为政策的缺失和不到位,增加了农发行信贷风险的形成,使农发行的风险补偿和分散渠道都受到限制。先是国务院对农发行还没有清晰的业务范围定位,农发行是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可是有很多农业政策性的信贷业务却不在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之内,政策性贷款业务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主营业务中的粮棉油收购贷款被划出了政策性范畴,可是社会和客户还是把保证价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作为农发行的一大责任,给农发行带来了非常大的社会压力,只能以政策性保护价贷款的标准去经营粮食收购资金贷款,风险自然由农发行自行承担。其次是在风险补偿方面国家没有配套的政策倾向,农发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央行存款和发行债券,中央银行已经不再为农发行提供信用保障,农发行在税收及不良贷款控制和风险补偿上没有区别于商业性银行的优惠政策。三是已有的政策性补贴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按照国家补贴政策规定,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本金由地方财政消化,利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但对于Z省来说,财政力量无法承担,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没有其他补偿渠道。
农发行是通过国家财政、自身盈余以及借款人的各种担保物来补偿其在某种贷款风险上遭受的损失。对于农发行因执行国家政策扶持专项而产生的贷款损失,如政策性财务挂账的应由国家财政部门及时补偿;对借款人发生的各种信用风险造成贷款本息难以全额收回的,凡已釆取担保措施的要依法要求利用各种担保物来补偿损失。同时农发行依据国家规定提取一定数额的呆账准备金,用作贷款风险的补偿手段。但农发行的风险补偿有滞后性,一是因政策性产生的亏损和挂账贷款本该由财政部门予以补偿,但由财政部门负担的补贴通常不能足额到位,尤其是由地方财政负担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和挂账利息补贴缺口较大。二是农发行呆账和坏账的核销力度小,贷款损失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和商业性银行比起来明显不足。三是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开展比较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发行的风险分散渠道。
3.4、人员素质方面
3. 4. 1、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不管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性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永恒的主题就是风险防控。在当今,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起步比较晚,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尚未形成一套完事的体系,大部分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还很薄弱,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走进每个员工的心中,违规操作时有发生。有一少部分员工还有全民所有制留下的片面认识,由于建行时间短、业务面狭窄,急于拓展业务而忽视了风险管理,只关注业务操作风险防范,把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成了不良贷款清收、呆账核销等程序上的工作,认为风险管理只有风险管理部门做就可以了。风险管理涵盖农发行的各个部门、工作环节,不仅有信贷业务部门,也有非信贷业务部门,所有部门、岗位的工作人员全面参与,是一项关系到农发行能否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要求。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从事着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信贷管理以执行国家政策为主导思想,保本微利,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但随着信贷业务的发展,商业性贷款的加入,很多人员还没有从政策性信贷业务的惯性中清醒过来,还没有形成适应商业性信贷风险管理的思想,经营思想和风险管理意识还没建立起来。刚刚涉足农业商业性信贷业务领域的初期,对商业性信贷客户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管理机制,个别信贷人员职业道德差,法律意识淡薄,人为造成信贷管理风险,不能适应商业性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要求。
理论上,风险控制不只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事情,也不仅限于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全体员工对风险的认识程度、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银行风险文化的根本。因为是政策性银行,导致员工对风险文化建设不重视,没有像商业性银行对风险防范有高度的重视,也没有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文化的教育。以至于2009年左右,Z农发行不良贷款大量涌现,出现较大贷款案件。从2011年起,Z农发行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对全行员工进行风险文化灌输,对全体员工树立风险意识、认识风险、掌握管理风险措施,形成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有积极的作用。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各级行风险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提升执行力。在分行和支行设置专兼职的风险管理岗位。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风险管理上岗资格考试制度,建立一支懂农发行业务、熟练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的综合性专业队伍。
3.4.2、信贷客户的管理水平低
农发行以支农为已任,贷款客户多是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这企业大多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改制时向社会拍卖的那部分条件相对不好的企业,企业规模较小,位置较偏,设备陈旧,抵抗风险能力弱,粮食收购贷款根本无法做到风险全覆盖,企业经过几年的积累也都投入扩建中,企业所在地多为集体土地,无法抵押,不能起到补偿银行贷款的作用。其次是这些企业的管理通常不规范,企业地理位置处于农村,条件艰苦无法聘任到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财务、销售人才,无法建立制约机制,全由老板一个做主,决策多是拍脑门决策,粮食行业的利润比较低,如果出现决策失误,就会造成沉重打击。另外,这些企业的法人多数是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人员,文化水平低,长年生活困难,难免就会把金钱看得很重,思维中的小农意识比较强。在得到贷款后,想的不搞好经营,做大做强偿还银行贷款,而是如何挤占挪用,转移资产,逃避银行债务,为银行资产造成风险。近年来,农发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在与借款人签订合同时要求企业法人与银行签订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以防范风险,但有的企业法人在贷款前就先办理了离婚手续,然后将资产转移到前妻名下以逃避银行债务。还有的企业真实法人在幕后探听操控,这些人多数公职人员,和政府、银行内部人员熟,办事方便,出现风险时与实际法人没有关系,这类实际法人在与银行打官司时利用公职设置障碍,使农发行想要维权难上加难。
就农发行人员来说,在成立之初是由农行的人员分离出来成立农发行,原农行在分离人员时将大量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工作的人员分离到农发行,加之近十年间没有大量招聘人员,只有少数应届毕业生进入农发行工作,平衡农发行自然退休减员后基本没增加多少。随着农发行业务调整,同时开展贷款营销、存款营销等工作,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有时每名信贷员要负责2-3户企业的管理工作,在收购旺季,办理大量贷款业务,又要到企业查库存,大多粮食收储企业处于农村,离城市比较远,交通不便,核查一家企业需要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县级支行一般在信贷管理岗位的员工只有10人左右,几年来,能力强素质硬的人员都从事领导岗位,余下的人员年龄大、业务素质低,难以适应贷款管理工作需要。新入行员工还需要一段时期的锻炼,不能完全独立完成管理工作,加之应付内部管理、外部检查,在信贷管理上顾此失彼。再者,粮食行业利润低,必须扩大收储量,在保管上样式多,对数量难以准确核实。企业在保管粮食时以粮躲形式居多,烘干水份固定保存。粮操的形状不规则,计算体积时十分困难,还有企业在收储清单上弄虚作假,有时还假造收储单据骗取银行贷款。保管上采用房式保管的比较好计算体积数量,采用囤保管的,高度不好测量,难以计算体积,还有囤内没满的情况,比较大的收储企业粮囤有数百个,积少成多,形成风险。商业性银行在货物监管上有采取引入中间机构的做法,派人员进驻实地监管,但商业性银行对客户选择上空间大,规模大条件好的客户才支持。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不能选择客户,规模小条件差的客户农发行也要支持,监管费用、驻点条件都不能效仿。还有农发行内部没有激励措施。Z农发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只达到单位的考核上,对信贷人员个人还没有具体的考核机制,员工的收入取决于所在支行的经营业绩,无法考核个人工作业绩。
3.4.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执行力
一是风险防范功效低下。贷款程序分为客户准入、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管理等环节,员工对政策制度理解及执行把握不准,尤其对贷款准入的把握能力不高。营销来的客户信用等级、资产质量的好坏对该客户日后还款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农发行贷款业务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农发行信贷客户主体是农业客户,不像工业客户和地产客户等企业有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所以,在营销客户时的准入把握就很重要。
从现有业务发展来看,农发行的客户营销工作方向还不是很清晰。农发行应该主要扶持哪些行业和哪类企业,应把什么企业作为潜在客户来培养,应该有明确的概念。完善客户的准入与退出体制。在工作中,基层行对总行的规章制度,贷款办法学习理解不到位,花了大力气做客户的营销、培育、受理,做了很多工作,可是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情况调查不到位,没有分析透彻,按自己的理解上报项目,结果不符合总行的要求而被退回不受理。还有的贷款项目符合了贷款管理办法的贷款条件,上下级行协作花费精力做工作,对企业开展评估、调查,可在最后贷审会上因为客户的经营实力或抵质押物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最终不能通过。因此,基层行就把握好客户的准入门滥,即能节约信贷的人力物力资源,又能避免因为把握不准而埋下的信贷风险。贷前审查不能只重形式而轻内容,对客户和保证人的资质和还款能力不能有效深入地调查,只根据客户提供的自报材料写调查报告。不能亲自深入企业去搞调研,认为风险检查只是在检查客户提供的资料、文本材料是否齐全,不能对材料深入调查分辨真伪,又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没起到应有的贷前调查的作用。
二是不能找出风险防范的重点。从建行的多年里,农发行没有釆用形之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没有根据贷前、贷中、贷后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管理,在监管中有政策性指令和政策性指导贷款客户的资金动向、销售情况及货款回笼等方面都比较不到位;开展商业性贷款后管理上不能根据客户的不同特点实话分类管理。在以往发放的各项贷款中,企业欠本欠息的贷款基本上都是因为在各环节的监管上工作做的不够而造成的。比如:有的基层行对企业的贷款使用上监管不到位,没能及时发现企业对贷款的挤占挪用,增加信贷风险;有的基层行对企业的生产周期不了解,没有下到企业分析、调研,没有为企业制定还款计划,不能在货款回笼后及时收回贷款,企业继续循环使用回笼货款,使用企业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有的信贷人员对自己管理的贷款不能及时监督,到期日不清楚,没有对符合展期条件的贷款进行提出申请展期,致使部分贷款逾期。从诸多贷款管理中产生的问题看,信贷的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做得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有待提高和工作责任心有待加强等多种问题,贷款的各个环节监管都应该进一步加强,以降低信贷风险,保障农发行的信贷资产安全。
3.4.4、队伍建设与业务发展不匹配
Z农发行的信贷业务发展后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停留在老业务的思路上,不能与现有业务的发展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数量配备不符合业务发展的需求。信贷人员在岗人数与业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增长不一致。二是长期以来从事政策性贷款业务,对商业性贷款业务不熟悉,在营销和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很多信贷人员思想上还停留在以前政策性大银行的优越感上,在营销与服务意识比较薄弱,不能适应商业性贷款业务的需要,有些甚至对商业性贷款的发展速度产生恐惧。三是信贷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客户多信贷人员少,业务过硬的年青员工纷纷辞职,优秀人才流失严重,信贷人员在年龄段上表现青黄不接,农发行原有管理体制不合理,以至基层行经常应付于信贷风险管理。四是缺少专业对口的青年人才。由于农发行人事体制问题,致命农发行新员工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中,没有商业性信贷理论及客户市场营销等学科知识,对市场营销不熟悉,对企业的会计制度不熟悉,使在营销客户中处于被动地位,服务意识不到位,贷款发放速度慢,贷后的监督和管理又不到位,直接降低了信贷风险管理质量。有时管理行在短时间内开展信贷风险防范检查,任务量大,相关文件传递时间长,到达基层行操作时间非常有限,为了按时完成信贷风险检查工作经常有对对数字应付工作的现象出现。五是农发行的员工工资收入有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基层行工作量大、风险高,但收入不能像商业性银行那种与业务挂钩体制,收入普遍偏低,大大挫伤了青年员工尤其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使青年优秀人才流失,影响了农发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信贷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
5.X商业银行2012年-2013年的信用风险管理分析X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由香港招商局依法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已经上市,该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招商局轮胎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在北京注册成立,该公司的母公司是招商局集...
2.3、Z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2.3.1、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农发行信贷风险是在各种风险当中的最主要风险,它关系到Z农发行的资产质量,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关联密切。制定考核指标考核、评价农发行的信贷风险,及早发现问题规避风险,以便于农发行更...
第2章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2.1企业风险概述风险的概念是由西方经济学家在19世纪提出的,认为风险是伴随着企业的经营产生的,经营者承担了风险才获取相应的收入,收入是风险的报酬。20世纪初期IIA强调风险的损失观,风险对目标的实现是有阻碍性的,...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2007年,美国爆发了影响广泛、严重的次贷危机,导致有着150多年历史、经历了美国内战、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9.11袭击等事件的美国五大投行之一--雷曼兄弟公司最终破产,房利美、房地美两家公...
3PF银行太原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分析3.1太原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总体而言,2013年在山西太原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银行经营环境出现较大紧缩。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运行复杂,在第一季度有所恢复,预计第二季度之后有所回升,伴随着新的形势、财政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速度都比较快,地下空间开发以及城市地铁工程项目建设都已经进入到高峰期。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及发展速度都是比较快的,但是经常会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影响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性,导致事故频繁发生,不仅影响地铁工程施工工期,同...
大数据(BigData)一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就有人提出了大数据概念。198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做出预言:大数据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当下,大数据成为信息技术领域最为热门的概念之一。...
5PF银行太原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策近些年,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且企业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商业银行加强同中小企业合作将有利于自身加快产品创新、改善信贷结构,为其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应该正确看待...
2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分析2.1风险管理的理论基...
摘要农发行是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服务三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落后的市场环境的问题,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为了确保农发行,控制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为农发行面临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