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建筑硕士论文 >

建筑业工伤保险制度改进的实证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8-05-30 共303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五章建筑业工伤保险制度改进的实证分析
  
  5. 1 X项目基本概况X项目

        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为大型高层商住楼项目,项目共有7单体,总建筑面积为142437. 89平方米,项目合同价格为17197. 01万元,施工合同工期为1036天。项目施工现场共有管理人员27人,安保人员3人,农民工329人。施工总承包企业己按项目为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和管理人员购买了建筑业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22. 36万元。

  
  5. 2项目安全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为评价项目安全生产状况的优劣,随机选取了20位建筑施工和安全生产方面的专家,按表4-2的指标分别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价,并根据各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判断矩阵,依据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1.判断矩阵。
  
  根据专家的反复征询反馈,进行整合之后得出的X项目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次判断矩阵如下:
  
  2.计算评价指标体系权重(1)准则层判断矩阵每列因素之和为M;=(6.6667,  13.3333,  2.6500,  3.3333,10. 0000)(2)通过计算得出在判断矩阵中的每一个项b;;除以其在的那一列的总和获得凡(3)通过计算得出的w即是准则层各个指标的权重w= (0. 1500, 0. 0750, 0. 3750, 0. 3000, 0. 1000)同理可计算出指标层的权重,各个指标的权重汇总如下:
  
  3.确定评语集。
  
  根据专家对X项目的安全生产状况各项指标的评判打分情况,将所得分进行归一化后得出评语集如下表:
  
  4.评判结果。
  
  (1)准则层指标①物的因素B,    从目标层指标评判结果可以看出,该项目安全生产状况指标为很好的隶属度为0. 2383,均高于良好(0. 2375),一般(0. 1626 ),较差(0. 0649 ),很差(0. 0717)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得出该项目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为很好。
  
  5. 3基于评价模型的工伤保险制度应用及效果分析。
  
  5. 3.1评价结果在工伤保险制度中的应用。
  
  1.浮动费率调整。
  
  按照现行的我国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建筑业属于第五类行业,行业风险较高,实行的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档次可分为五档,即在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分别向上浮动至120%, 150%或向下浮动至80%, 50%.假定评价模型中的评语集的等级与浮动费率的五个档次一一对应,则可得出建筑业工伤保险的浮动费率表(如表5-4)
  
  由于工伤保险的浮动费率不是实时浮动,而是每一到三年由工伤保险机构根据各个企业的情况计算不同企业的浮动档次,因此,从一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并不能直接得出企业实际可以浮动的费率,需要对企业承接的每一个项目都进行评价,将每个项目目标层的指标评判结果乘以安全生产状况各级别的权重,最后得出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状况优劣程度,对应表5-4的浮动费率设定值,确定企业浮动费率的调整档次。
  
  2.工伤预防费的使用。
  
  通过对项目安全状况模型的评价分析,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可以全面地掌握建设项目中人员培训、设备运行、安全防护投入、安全防护措施、人员监管等指标的详细情况,及时发现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伤预防费使用计划。首先,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在使用工伤预防费来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和农民工进行培训时,可以根据各个建设项目人员培训、人员操作技能等情况的评判数据统计结果,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状况差的管理人员和农民工进行培训,避免人员培训重复现象的发生,提高培训效率。如X项目中人员操作技能和人员培训情况评价是很好的占比较高,但是作业过程中人员指挥监护的情况评价却只是良好,说明该项目的培训重点是操作人员,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有所忽略,那么当开展管理人员培训时可以考虑让该项目的管理人员参加。
  
  其次,在组织开展工伤预防宣传活动时,可以根据人员心理状况、企业处理事故的态度、安全防护装置配备、安全投入情况等评价结果,设计不同的宣传方案,提高宣传效率。
  
  如X项目中上述因素的评价结果均是良好占的比例高,说明该项目企业管理人员和农民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不够,宣传的方案应该以提高安全意识为主。最后,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单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状况给予企业奖励性的工伤预防费用,及时将工伤预防费发放给企业,用于项目的工伤预防工作,避免产生企业的项目都完成了而工伤预防费还没发放,无法用于工伤预防的现象的发生。
  
  3.工伤预防长效机制的建立。
  
  工伤预防是减少工伤事故的有效手段,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工伤预防机制的完善和运行涉及多个影响因素,由于工伤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工伤预防效率的提高、工伤预防方案的选择必须依托动态的考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安全状况评价模型的应用为工伤预防政策决策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方法。模型评价结果为工伤预防机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浮动费率和工伤预防费实施的效果为工伤预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政策参考,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应从试行浮动费率和工伤预防费开始,以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评价数据,确定建立工伤预防的长效机制的可执行方案。
  
  5. 3. 2应用效果分析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是一种动态评价的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建筑业企业各项目安全生产状况的优劣,也能反映企业改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情况。运用该方法来确定企业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的调整档次和工伤预防费的使用计划,能够更好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1.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评价结果不是按事故数量得出,不是固定的数值,使得企业在一个项目上发生工伤事故后能够通过改善后面项目的管理来弥补事故发生造成的不良评价,这种可调整的评价方式让企业更有动力改善安全生产工作。
  
  2.对于那些事故发生数量多但是事故影响较轻的企业来说,采用动态评价方法企业的总体评分会比用静态的发生数量来评价得分更低,通过加大管理和事故预防力度能很容易地避免轻微事故的发生,企业在总体评分降低的刺激下,会更积极地采取措施减少许多可避免的事故发生的概率。
  
  3.工伤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静态评价模式对安全生产状况的评价是对某一时点的评价,而项目建设是个动态的过程,如果项目前期安全生产状况一直很好,但一旦事故发生企业所有的努力都白废了,这样就会打击企业的积极性,造成企业对后面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放任,在动态评价模式下,对企业的评价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当中,使企业不会因为事故发生而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懈怠情绪。
  
  4.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伤预防费使用计划,能够更切合企业实际,使工伤预防费资金能运用到恰当的地方,提高工伤预防费的使用效率,产生更好地工伤预防效果,同时,评价体系为企业找出了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使企业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工伤预防投入,避免工伤预防费用的浪费,节省了工伤预防成本。
  
  5,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为工伤保险基金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了保障,工伤预防长效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工伤事故发生概率,减少用于工伤待遇的基金支出,使基金结余增加为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工作提供更多的工伤预防费支持。
  
  虽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进行动态评价可以产生激励企业的效果,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缺点。动态评价的数据更多更复杂,统计分析和处理数据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要克服这一缺点就需要保险管理机构建立一个数据库,运用自动化的手段解决数据存储和运算问题。同时,评价数据的搜集和专家评价意见的获取都需要对项目实地进行考察且专业要求较高,需要保险管理机构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上述原因归结起来都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因此,提高工伤预防费的提取比例、拓宽用途,使工伤保险基金能够更科学合理的运营并实现保值增值是工伤保险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工伤保险制度发展的要求。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建筑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