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相关理论研究
2.1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 1. 1城镇化演进规律
1.诺瑟姆的三阶段理论
诺瑟姆(Ray M. Northam )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把城镇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即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 “城市化”。例如,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英国87%、荷兰86%、澳大利亚83%、加拿大77%、美国72%。
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演进特点
进一步观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城镇化,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阶段郊区城镇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一些发迖国家城市化中出现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一方面是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
第三阶段逆城镇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之后,大量城市人口开始往郊区或者农村流动。
第四阶段再城市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城市发现人口减少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由公共部门主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一些传统大型城市在城市中心区域内,再度实现了人口的正增长,出现了再城市化的过程。
3.城镇化类型
根据城镇化发展过程和特点,可将城镇化按以下五种方式进行分类:
(1)向心型城镇化和离心型城镇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政府单位、企事业公司的总部等部门或机构不断向城镇中心聚集,就是向心型城镇化类型。向心型城镇化促使城镇中心提高土地利用率,向立体发展。当城镇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相关部门开始向城镇中心外缘方向扩散时,就称为离心型城镇化。离心型城镇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城镇化,使城市空间向外延伸和拓展。
(2)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
外延型城镇化的表现为城镇的扩展,一直与建成区保持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在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而在外延型城镇化进行过程中,边缘地带就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飞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扩展方式。在大城市出现各类城市问题,必须到条件适宜的地区发展,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
(3)景观型城镇化与职能型城镇化
景观型城镇化是指城镇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职能型城镇化是指现代城镇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的效用的过程。
(4)积极型城镇化与消极型城镇化
积极型城镇化是一种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同步的城镇化方式。如我国的浙江省、江苏省等地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居全国前列。消极型城镇化是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镇化水平,从而在城镇内造成了贫民窟、失业、犯罪、饥饿、传染病等问题。南美洲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就是消极型城镇化的典型例子。
(5)自上而下型城镇化与自下而上型城镇化
自上而下城镇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镇化,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镇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镇产生量两个方面。广西北海就是典型,在广西规划中,将北海作为北部湾进出口的重要大型商贸城市,力求抗衡长三角和珠三角。自下而上城镇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化,进而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例如郑州,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部平原的中心地带,农业历史悠久发达。继而其良好的地理位置。通过多年的发展成为整个中原地区产品交易的中心,从而达到城镇化进程。
2.2城镇化动力机制
2. 2. 1人口聚集动力理论
城镇持续发展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农业用地的不断减少,以及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和对城镇生活方式的向往造成了农业人口不断向中心镇聚集。
1.刘易斯模型
20世纪50年代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该模型包含城镇化和人口聚集动力问题。模型主要内容:1)城镇化与工业化,工业部门与城市的统一。2)现代城市经济代表经济发展的起点。3)资本与新思想高度集合在一些点上,工业会优先发展,经济发展就是城市工业的不断扩张。4)快速的资本积累是城镇发展的核心,城市工业利润成为其主要来源。5)城镇工业的扩大创造出大量新增就业机会,就业人口的比例取决于提供就业机会的资本数量,还取决于工资水平,就业是伴随资本形成而在不断扩大。6)劳动生产率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生产力高的城市转移会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城镇化推动城市和农村劳动力的重新配置。7)城镇经济部门扩张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完成,使资本装备、技术水平方面实现工业与农业的趋同1\2.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提出了自已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主要内容包括:1)城镇就业机会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城镇失业问题的解决。城镇失业率不断提高,只要城镇平均收入增长率比农村地区收入增长率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农业劳动力汇集到城市中,使失业情况不断加剧。2)改变政府对工资水平形成的政策。只要政府设置城镇最低工资保障,就会增加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致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失业率增加。3)变革教育结构。农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工资、社会福利的预期就越高,只要不加限制、不分地区分别对待而强调增加高等教育,会使失业率增加。4)注重农业、农村的发展,扩大农业和农村中的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就业方面的不平等。劳动力的迁移最终取决于工资预期和失业期限的预期,迁移成本对劳动力转移影响重大。
2.2.2聚集一扩散理论
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快速发展。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综合结果。有效的运用聚集效应原理来引导小城镇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扩散是指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展速度必将放慢,原有已经相对集聚的资金和技术等开始寻求更有效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由于劳动力、市场、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使新的增长点得以形成[|"^由集聚一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化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该过程中城乡支撑体系的完善是关键一步,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资金、技术、信息无法从城市输入,而人口、产业等也无法在农村地域上聚集,农村城镇化进程必然严重受阻。
2. 3中心镇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3.1新城镇运动理论
新城镇运动起源于英国,1944年,在大伦敦规划中在伦敦周围48公里内建设8个卫星城镇的规划,后又颁布《新镇法》,通过立法的方式确认要在境内建立不同规模的城镇。截止1974年,英国新设城镇33个,共容纳180万人,迁入了 2000多家企业,创造出18万多就业岗位,该理论被誉为英国城镇规划皇冠上的明珠。
新城镇理论内容主要包括:1)必须考虑新城镇人口的上限。城镇居民需要比较方便到运商业区、工业区以及文化区等;公共交通系统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新城镇要方便周围地区农民到达城镇,城镇居民也可以方便地到达农村;新建设的城镇要更有环境优势;人口规模应该在2-6万之间。2)新城镇的建设必须统一规划并实施建设。新城镇在选定位置后必须成立新镇开发公司,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司的主要任务包括:编制开发规划、征地、土地管理与开发、土地出售、房屋建设、供水、供电、供气以及管道的建设。3)新城镇的布局不采用田园式的零散布局,在新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有新城镇群规划。4)新城镇在工作、居住与生活上要自给自足,建设独立自主的新城镇,并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公共交通、学校、商店等并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新城镇的建设规划还要考虑对人才的吸引力。英国的这次新城镇运动为一批不想过拥挤生活的高收入者提供了合适的工作地点,这次运动为西方建设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且富于竞争力的中心镇。
2.3.2农业城镇发展模式
道格拉斯与弗雷德曼共同提出了这种国家宏观城乡联系模式,其核心在于建立合理的城乡联系方式,旨在使全国范围内形成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格局。他们提出要在农村一级集中发展农业城镇,分散大城市过于集中的规划和权力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更有利于发展的场所。采用这一发展摸式时应注意:1)这种模式的基础是满足人们的社会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2)农业经济的发展要让步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3)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注意应与地方的环境相适应,注意生态的影响。4)发展规划应依赖农村。
2. 3. 3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根据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车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决定发展小城镇的因素应结合中国人口及其分布特点,避免“大城市病”。大城市模式不利于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况且这种模式与我国国情也很难适应/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镇化的道路。费孝通主张将“三大差别”和农民一起“消灭”在小城镇里,一是发展小城镇人口蓄水池,二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研究的背景要致富先修路,公路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达的标志。随着1988年10月31日我国大陆修建的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的通车,经过25年的努力,我国高速公路...
第二章国际上的监理实践建设监理(在国际上的统称)是由许多学科、众多专业共同架构而成的一个技术密集且智能化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国外的监理咨询机构看作为一个具有高智能人才或者有着智能型服务性的企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里,特别是在英国...
第5章结论与展望本文以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房地产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住宅产业化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分析房地产企业面向住宅产业化亟需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创新的从住宅产业链角度对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进行选择,同时通过对国内典型房地产...
第一章关于工程监理的概述我国的工程监理如果从其主要属性来说,大体上可作如下表述:所谓工程监理,是对工程建设有关活动的监理,这是一项目标性很明确的具体行为,它包括视察、检查、评价、控制等从旁纠偏,督促目标实现等一系列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性监督...
本文将基于三次咖啡浪潮的发展,详细分析这三次咖啡浪潮下的咖啡厅空间设计的异同,由表及里、从历史性和共时性即纵向和横向的同时对比,探究出三代咖啡浪潮下的文化特性...
2工程合同管理架构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内容繁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架构,理清管理思路,理顺合同关系,强化合同责任,从而使整个工程顺利实施。2.1建立合同管理架构的必要性及其在...
第5章结论与展望5.1结论传统的河道护岸主要考虑的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主要以防洪、排涝和蓄水为主要目的,因此,河道的护岸结构主要采用浆砌石、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结构。传统的护岸结构因采用刚性材料衬砌,不...
第2章三网融合研究概述2.1产业融合理论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融合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Rosenberg最早开展对产业融合的研究。[29]周振华(2002)指出:产业融合就是产业边界的扩大或者收缩,并且这一变化的发生是基于数字融合。[30]产业融...
第3章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综述3.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管理要素(成本、质量、进度、安全)中任何一个控制不好,都会影响到企业及项目的成败,它与规划设计、营销策划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是三足鼎力的...
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势头,规模逐年扩大,但目前仍存在着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能耗过高、技术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建筑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与相对落后的管理与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