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职农科类专业职教队伍培养问题探析
【第一章】中职农科类师范生能力提升探究绪论
【第二章】中职农科类师范生培养研究的概述
【第三章】中职农科类专业师资需求分析
【4.1】本科院校农科类专业师资培养状况分析
【4.2】基地农科类中职师资培养案例分析
【4.3】基地农科类职教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农科类专业师资培养的建议
【参考文献】中职农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参考文献
4.3 培养基地农科类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培养基地农科类专业师范生培养现状及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培养过程中的一些优势,如专业设置较合理、硬件设施较全面、师资结构较好、办学模式多样等。当然,也可以看出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间、专业间硬件设施差异性较大,具备双证书的师资比例较低,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偏重专业理论,招生不稳定、对口就业比例小,等等。究其培养现状的种种不足,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四点。
4.3.1 农科类职教师范生培养标准定位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标准是指导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工具,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职教师资培养基地农科类专业首要职责是培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专任教师,因此其培养出的合格人才,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师范性。师范性应该是职教师范生培养标准的根本。
然而,多数培养基地对教育类理论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类课程开设数目较少,学时学分比例较低,缺乏专业教学法及专业课程论等课程的设置;教师技能训练种类不多,学时较少,学生很难运用所学教育类理论知识讲授专业知识、技能。
培养标准定位不清晰,导致了职教师范生培养缺乏师范性,使得课程设置方面更侧重农科相关课程,实践教学分配上更关注专业技能训练。从而,所培养出的职教师资很难满足中职学校及学生的需求。
4.3.2 职教师资农科类专业缺乏吸引力
专业吸引力差的直接表现为招生困难。职教师资农科类专业吸引力差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对其产生影响:一是否为农学类专业,二是否是师范方向。
首先,统计 2014 年高考专业考生关注信息,得出学科代表性专业排名,如表 4-7 所示。可以看出,除艺术学类专业(考生多为艺术特长生,人数较少)外,考生一般对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类专业关注度较高;对哲学、历史学、农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关注较低。说明与经济学、工学等门类专业相比,农学类、教育类专业吸引力较低。
其次,培养基地农科专业师范方向较农学类专业吸引力差,生源质量相对较低。以某职技高师 2014 年农学专业师范方向与非师范方向招生人数及录取分数为例,农学专业师范方向招生人数为 38 人,平均录取分数为 524 分;非师范方向招生人数为 62 人,平均录取分数约为 540 分。
可见,培养基地农科类职教师资培养存在欠缺专业吸引力的问题,主要由于农学门类的专业吸引力差,教育类专业及师范方向专业不容易吸引优质生源。
4.3.3 多元合作办学模式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顺应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逐步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及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色。
职业院校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一般指学校对农场、农业企业等),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帮助学生了解岗位实际工作,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培养基地农科类专业培养合格农科职教师资,不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师范生日后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更需要调动多方资源,适当补充师范生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及实习,充分培养师范生师范技能。
然而,大多数培养基地以校企合作为主,缺乏多元合作办学模式的建设,职教师范生缺少校外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教学技能的培养得不到良好保障。
4.3.4 师范生培养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培养评价体系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基本工具。农科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对师范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与评估,不仅包括对师范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科研方法与能力等进行评价,还包括对师范生所获得的教育类基础知识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技能进行评价。
但是,现如今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并不健全,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及培养基地师范生的评价多为单一的"试卷考核+实践考核"的形式,且实践考核的重视程度较低,评价标准与农业行业标准、职教师资标准关联程度较低,评价主体多为培养基地教师,缺少农业企业专家及中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整体而言,农科职教师范生培养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2012年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报告》,2012年安徽省各类企业需求小于供给的职业排名第三的是财会人员,企业需求人员7277人,求职人数19698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为1:2.71[1].这说明安徽省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求职难度增加。...
第二章中职农科类专业师资培养研究的概述2.1相关概念界定2.1.1农科类专业2004年至2014年,国家以三农为主题发布了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
在就业难的今天,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技能性结合的特点,决定它应该以能力塑造为中心,重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市场营销专业是众多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管理类专业之一,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体现应变性...
近3年来,第二军医大学开展了推进任职教育深入发展讨论、顶天立地教育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依据总部精神,确定了适应岗位需求,突出职业特色,强化理论应用,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任职教育理念,据此进行作者所在院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军事药学作...
数字技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改变传统产业的技术手段。建筑业也不例外,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从广州亚运到西安世园,各种结构复杂、规模宏大的建筑体,从方案论证、效果演示、图纸设计到施工过程的模拟控制等,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可持续发展及低碳节...
4.2培养基地农科类职教师资培养案例分析4.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类职教师资培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教学院于1999年成为全国首批20个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之一,承担着职教师资本科教育工作。学校利用自身产学研结合和位于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
参考文献:[1]郑敏贤,宁永红。中职农科类专业学生数量变化分析及发展建议[J].职教论坛,2014(6):23-27.[2]陈选能。实现师资来源多元化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9-11-10(10)。[3]陈祝林,徐朔,王建初。职教师资培养的国...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我国非常重视农业人才培养问题,1982至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业建设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出指示。现如今,我国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农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初中级农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国...
第四章我国中职农科类专业师资培养现状纵观我国中职农科类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历程,现如今以普通高等学校及其下设二级学院、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主要正规培养方式。因此,选取全国范围内20所职教师资培养基地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农...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学工作相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互动的关键[1].高职教育学类专业的设置,也是为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