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简单的说就是资本输出国政府向本国对外投资的投资者提供针对于政治风险的保险,当投资者由于政治风险的发生而遭受损失时,由本国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的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投资者的风险,从而起到了本国对海外资本输出活动的促进作用。因此,其现已构成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国际投资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公司”),自此,中国信保公司成为唯一一家能在中国开展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机构。
一、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风险是生活中不可逃避的现实,而人们基本都是厌恶风险的,因此愿意支付一定的代价以摆脱风险,这就是对保险的需求。
同样,在海外投资活动中的政治风险也不可避免,且严重阻碍了风险厌恶者的投资活动。例如:假设投资者(该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向外国投资了100万元,在没有遭遇被投资国的政治风险时可盈利100万元,即最终拥有200万元的资产,但有30%的可能性遭遇风险,此时不仅没有盈利,还会损失全部本金,即最后资产为0万元。用下图1表示:
图1中实线为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曲线,当他拥有200万元时,他的效用为U(200),失去这200万元后,效用为U(0),他的期望效用为0.3U(0)+0.7U(200),由图中A点可表示。从A点画出水平直线与效用曲线相交于B点,投资者在B点处肯定的拥有140-a万元。对于投资者来说,肯定的拥有140-a万元,与拥有200万元但有30%可能失去是等价的。换句话说,投资者最多愿意支付60+a万元以防止剩下的钱遭受损失。60万元是投资者的期望损失,而他愿意多付一笔钱来排除风险,这笔钱就是保险费。因此,海外投资保险对投资者来说是必要的,所以,我国应积极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进行完善。
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海外投资保险的机构设置
作为保险机构,决定其是否愿意承保的因素是它的期望收入,以上例说明,其期望收入是:0.7*[200-(140-a)]+0.3*[0-(140-a)]=a也就是说当保险费大于0小于a时,保险机构愿意提供保险,投资者也愿意投保,双方都会获利。但是,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不同,商业保险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其收取的保费会在充分考虑投保者接受能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趋向于a。
而设立海外投资保险机构的目的是促进本国的对外投资,其关注的是国家整体利益,而非公司私利,因此,保费较低,所以海外投资保险机构通常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并对其进行财政补贴。
既然是政府出资设立,就涉及到机构设置问题,即海外投资保险审批权与经营权归属问题。
就目前实践来看,我国开展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采用的是“同一制”模式,即由中国信保公司全权负责,集审批权与经营权与一身。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日本。而德国则采用分立模式,即审批与保险业务由不同的机构负责。
笔者认为,我国应采用分离制。原因如下:
1.虽然中国信保公司是政府全资成立的政策性公司,但实质上仍然是一个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经济主体,而非行政主体,所以其不应当享有政府专属的审批权[1],这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特性的体现,且审批权与经营权集于一身也易产生腐败问题。
2.中国信保公司作为一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的保险公司,其主要责任在于:在我国对外投资主体遭遇东道国政治风险时,及时补偿其损失,并取得代为求偿权,追究东道国责任以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其责任与严厉不言而喻。如果将审批权再交由信保公司,更会增加其运作压力,影响主要责任的实现效果,进而影响到我国制定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以推动海外投资的根本目的。
3.我国对于可以投保的海外投资项目有一定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政策、经济战略等,这些要求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关,而目前我国海外投资的审批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2],因此,若将可投资项目的审批与可投保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分离,这不利于审批时更好的与经济政策相衔接、保证审批的效果。因此,应将审批权交由管理投资业务的政府部门行使。
综上,笔者认为,我国海外投资业务开展应采用分离制,由中国信保公司专职经营海外保险业务,而由负责进出口和投资业务管理的商务部,或者由商务部、财政部联合设立一个委员会来行使审批权。
(二)海外投资保险中合格的东道国
保险能够存在的一项必备条件是投保人的风险是相互独立的,正如不动产可以有火灾险,但是不会有地震险。而由于海外投资保险的特殊性,其独立性问题便应引起高度重视。例如,当出现战争与内乱等政治风险的时候,遭受损失的就可能不仅仅是一位投资者,在该国投资的中国投资者可能都会遭受损失。此时,风险就无法分担。可见,合格东道国问题理应引起关注。
从现有法律规定看,我国并没有对合格东道国提出特殊要求。本文认为:
1.建立东道国风险评级制度
我国应定期对各东道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导向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相应的符号来标注评级结果,其思想类似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等级越高,表示投资遭遇风险的可能性越小,其评级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对于我国投资者投向等级较高的优质东道国的投保,中国信保公司可以通过适当降低保险费的方式积极承保,来引导我国海外投资的方向,增加投资的安全性;而对于等级较低的东道国,审批机构应该遵循审慎原则,甚至可以不予批准其投保,即使获批,得到中国信保的承保,中国信保也应该相对增加对其收取的保险费。风险评级应定期进行审查,根据形势变动,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2.对欠发达国家投资的优惠承保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风险较高,但是其给予投资国的优惠也较多,风险与机遇并存,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对发展中国家都投资,鼓励中国信保公司对其投保给予优惠。
(三)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模式
海外投资保险机构收取的保费低,而面临的风险却较大,那么在海外投资保险机构向投资者支付保险金后能否顺利取得代位求偿权,来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涉及立法模式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立法模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双边立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第二种是单边立法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第三种是混合立法模式,以德国为代表。
我国目前实际上实行的是单边模式,因为中国信保公司发布的《投保指南》对承保对象未规定必须是与中国签订双边协定的国家。但是单边模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1)不利于代位求偿权的实现。单边模式依赖的是国内法的保护,在因风险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必须先寻求当地救济,只有在遵循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后[1],才能在满足国籍原则的前提下。申请投资者母国进行外交保护来行使代位求偿权权。(2)易引发外交纠纷。单边模式下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求偿权是通过政府机构的外交手段实现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处理代位求偿权的问题上稍有疏忽,则有可能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的恶化,影响两国间正常交往。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实行双边模式。原因如下:
1.有利于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实现以国际条约来保障约束,东道国如若在双方投资保护协定中承认了投资国海外投资保险机构的代位求偿权,意味着东道国政府必须对国际法上的履约义务予以承担[3]。增加了代为求偿权实现的几率。
2.有利于甄别风险较高的东道国。由于需签订双边协定,协定对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相关问题会制定明确的约定,例如:征用的赔偿标准、司法管辖范围、豁免情形等。政治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小的东道国会愿意与投资国签订这种双边协定,以使双方都获益。而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投资国,考虑到签订协议可能会使其在发生政治风险时很难逃避投资国的追偿,因此不愿签订。这可以说是一种“发信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投资国该东道国风险较高,须谨慎投资。
3.符合我国发展趋势。目前,与我国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已达到一百多个。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会与更多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因此,选择双边模式是大势所趋。
(四)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法律保障
关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完善建议,最重要的是需要立法来加以确立。在海外投资保险领域,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相关的基本法,一直是通过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对其进行管理,可看出立法层次很低。这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同时也破坏了制度的稳定性,不利于的实施。另外,繁杂的政策性行政指令,更造成了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混乱的局面。而一些投资大国皆有针对本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比如:美国在《对外援助法》中详细的规定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4],日本的《出口保险法》、德国的《联邦预算法》都对海外投资保险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
因此,同样是海外投资大国的我国,也应该吸取别国经验,尽快制定关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可以制定《海外投资法》,将有关海外投资保险的规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同时,介于我国以与多国签订了双边协议,又加入了MIGA,因此,在制定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相关法律时,要充分考虑与国际惯例和法制接轨的问题,建立健全我国关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基本法。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海外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为了满足海外投资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必须加快完善海外投资制度的步伐,尽快制定出一套有效、成熟、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以增强我国对外投资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投资规模,最终拉动我国GDP稳健持续的增长,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文治.对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想[J].法律与生活,2013(3):61-63.
[2]陈君.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J].商,2013(21):256-257.
[3]刘新慧.从代位求偿权角度分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模式的构建[J].时代金融,2014(9):186-187,189.
[4]史晓丽.构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J].国际贸易,2013(11):60-65.
[5]赵芳.关于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构想[J].法制与社会,2013(2):42-43.
[6]朱静萱.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比较研究[J].青春岁月,2014(5):207.
[7]李凯.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3(3):35-42.
[8]张靓婧.美德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54.
[9]程达军.投资保险视域下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防范[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3(4):65-67.
[10]周慧中.微观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319-321.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商事纠纷可以通过调解制度进行有效的化解。这一制度不仅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更能够节省司法资源,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同时在发扬“东方智慧”方面展现中国的特色。...
一、烟草平装及其立法热潮烟草平装(plaincigarettepackaging)是一项新兴的控烟制度与措施。①依据维基百科(Wikipedia)解释,烟草平装制度就是要求烟草产品的包装去除包括颜色、图像、公司徽标以及商标等商业标识,仅允许烟草产品的生产者...
摘 要: 法律规避制度作为冲突法上一种争议较大的制度,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其争论不休。对于是否应该确立这种制度, 各国的冲突法立法与理论上均存在着不小争议。主要的分歧在于法律规避问题的界定、构成要件、效力以及法律规避制度的独立性等问题。本文从法律...
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因其特有的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方的责任和风险分配性质,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被认为是国际海运公约中别具一格的制度之一,体现了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体系的立法理念和价值目标,往往是利害关系方最为关注的条款。...
四、人道主义干涉的完善(一)明确人道主义干涉的限度人道主义干涉本身就具有干涉别国内政的性质,是以保护人权为目的而进行的干涉,所以在使用时应当有一个度,且不能超过这个度,不能形成为了拯救这种人权而侵犯了那种人权,或者是不能为了阻止人道灾难...
“一带一路”倡议将在国际商法的指导下,将沿线国家连接起来,力求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这有利于各个国家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形成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彼此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跨界河流的国际环境法保护概述(一)跨界河流的概念跨界河流,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是跨越国家之间疆界线的河流。国际法上对于河流的分类中并没有强调跨界河流这一概念,而目前一种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界河、多国河流、国际河流等概念之间可能存在...
一、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基本概念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国法院依据本国的冲突规范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的重大利益、基本制度、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道德基本观念相抵触而排除适用的一种制度。[1]它是国际私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已为各国所普通认可与采用...
随着跨国婚姻的逐渐增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的离婚案件也随之成上升趋势,而其中儿童的抚养权纠纷问题也随着离婚比率的上升逐渐步入人们视野。近年来相关涉外抚养权争夺事件屡见报端,儿童抚养权问题的权益保护也成为各国涉外婚姻家庭法的重要方面。一、涉...
TRIPS协议是发达国家私人利益集团游说政府的产物,药品试验数据资料专有权制度是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跨国制药集团倡导下构建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又一重要举措。TRIPS协议赋予新药申请者对其提供申请时所需的药理学、毒理学试验及临床试验等数据提供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