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

乡镇政府人力资源培训理论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1 共2488字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传统的行政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的环境,因此其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大,压力也日益增加。作为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内动力”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通过意识形态来管理和约束人的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显得作用很有限。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适应社会的变化,顺应时代的潮流,作为政府必须要采取有力的行动。

  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是影响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政府最基层的形式是乡镇政府,它也国家绝大部分政策的最终执行载体。乡镇政府是面对面和群众做工作的,因此其工作效率和能力在群众眼中代表整个政府,但是乡镇政府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并且错综复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因此有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政府的执行力、战斗力、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内动力”,这就是人的使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当代提倡的人力资源管理,所以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提高基层公务员能力的重要方式就是培训,也即使基层公务员在各种内容,各种方式的培训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做好该领域问题的研究不仅能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公务员之间存在着职位差异、个体差异以及需求差异,因此培训需要因人而异。做好公务员培训问题的研究,不但可以提高公务员培训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培训在公务员个人能力提升、工作能力加强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有助于乡镇公务员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更好的发挥个人在工作中能力、激发工作干劲,努力实现群众利益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学者叶娟丽、马骏通过《公共行政中的街头官僚理论》在西方学者关于“街头官僚”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做了较好的总结。文章认为,从概念上来说“街头官僚”是指处于基层、同时也是最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是政府雇员中直接和公民打交道的公务员。典型的“街头官僚”包括警察、公立学校的教师、社会工作者、公共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收税员,等等。这些工作人员不仅在政府雇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由于现代福利国家的建立,他们还控制和管理着许多公共资金,他们的决策将会直接影响许多公民的生活福利。早在1911年,美国的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大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泰勒认为培训是进行科学管理应遵守的普遍原则。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官僚行政组织”的理想组织模式有六个特征,其中的一个特征是“所有的组织成员都是依据经过培训、教育或正式考试取得技术资格选拔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 Skinner)于1956年在《科学与人类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强化理论,他强调人们行为是依据这些行为过去导致的结果来决定的。强化理论说明了企业要提高培训效果,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方式或调整技能,培训者要明确在受训者的态度中,哪些属于正向成果,哪些属于反向成果。“行为科学”风行于六十年代,梅耶的“能力本位培训”理论发源于美国。这一理论中所指的“能力”说的不是一种单纯的简单技能,而是对人的综合能力的一种表述,是指在特定职位上所必需的能力系统,是基于必备素质基础上构建、设计的一种培训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全面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被认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表现出来的能力。

  葛露在《我国公共部门培训方式的前沿探索》(2003)提出了体验式培训在我国公共部门的可行性。她认为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团队和组织管理,即个人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经验,然后再培训导师的指导下和活动中的成员共同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该方式是以“量衣裁体”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流程为主要特征。邱唤勇在《加强公务员培训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2003)提到目前的公务员培训中存在着把培训结业测试等同于培训评估的误解,事实上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结业测试只是阶段性评估而非终结性评估,相当于培训层次中的学习层评估,而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更为根本和重要,是培训评估的真正难点所在。罗哲在《地方政府干部培训的有效性分析》(2007)认为公务员培训应采取“社会化选学”方式。所谓的“社会化选学方式”是指地方干部应该结合自身的个性和岗位的需求,按照统一提供的菜单式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样的培训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公务员的自主选择权。都春媛在《公务员在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与思考》(2007)认为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在课程选择上,所有公务员都应当能够“适当自由选择”,打破我国“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务员培训应采用市场方式,建立公务员培训的市场竞争机制。

  乡镇公务员培训是一种双赢投资,因为公务员培训不仅能提高公务员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增加公共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公务员本人的素质和能力。随着近年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内容因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及乡镇公务员能够不断适应一系列改革的变化。

  笔者想通过本文对乡镇政府的人力资源培训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从而在推进乡镇政府人力资源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和对策,能使乡镇政府公务员培训落到实处,最终使群众利益与公务员本身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朱春萍。论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09(41):236-237.
  [2]匡后权。我国公务员培训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3]肖贤山,余强。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公务员培训[J].中国人才,2007,(9):63.
  [4]李开胜,侯宪杰。乡镇公务员培训工作探析[N]济宁日报,2006.11.
  [5]李德志。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6]刘铁江。加强完善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几点措施[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9(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人力资源管理学论文
返回: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