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务深入一线班组,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务实。 作为心理服务工作者,在针对六个基层班组各深入三次的心理服务工作中,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工作,感受了员工的欣喜、看到了员工的提升。同时,也针对心理服务进班组的难点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整理,以提升心理服务进班组的针对性和成效。
心理服务应与班组管理有效对接
在心理服务进班组的过程中,心理服务工作如何有效融入班组管理是关键,心理服务与班组管理对接不好容易造成班组管理的负担,影响班组管理效率。 梳理对接过程中主要常见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能充分发挥心理服务工作对班组管理的作用。
心理服务与班组日常工作的冲突问题与应对尽管每一阶段的内容设计都是按照员工实际需求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但能够完整参与三次活动的还是占少数。这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工作组为了在时间上保证按计划进行而无法跟每一个班组都提前沟通对方的合适时间,另一方面也是现场班组的工作实际情况无法保证每次都全部参加。 如有的班组是倒班制,客户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只能轮流进行单独交流,而有些班组可能遇到临时紧急任务必须立即完成等。数据显示能够保证三次进班组全程参与的班组,也是心理提升幅度最大的班组。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各班组所在分会或部门通常组织相邻班组的其他员工补充进来,参加相关活动。 临时参加的员工都能非常珍惜活动机会, 也表达了此活动能深入到他们所在班组的愿望,活动效果也很明显。但是,最初心理测量显示需要重点关注的员工, 通常也是工作比较繁忙责任比较大的员工,这类员工不能连续参加、持续提升,也是一种遗憾。
心理服务工作要始终坚定地以员工为主体,以员工的心理需求和时间安排为重,让真正有心理需要的人在合适的时间能得到所需的心理服务, 其实效性自然得到保障。
今后深入班组进行心理服务,有必要变统一节奏为强弱有序,变顶层设计为要什么给什么,变固定形式为按需指导。
没有欲求的员工不必强求, 集中有限力量关注班组长、技术骨干、包括一些安全责任比较大的中层管理人员等重点人群,从而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心理服务与班组安全生产的关联问题与应对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管理者思维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班组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将心理能力提升与企业安全生产紧密结合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望。在心理能量提升的过程中如何加入员工安全心理建设,促进班组安全生产,将幸福员工打造和安全生产促进有机结合起来, 是下一步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最终的导向问题。针对心理提升工作的调研, 不仅仅要针对基层员工,也要倾听管理层的心声,从大方向上保证心理工作落脚点的正确性。
心理服务方式应接地气
心理服务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也是心理服务进班组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着班组员工对心理服务的接受程度。
应对心理服务接受度的差异问题心理服务工作中显示,各个班组的员工对不同环节和形式的参与程度、接受程度、喜好程度、关注点、领悟程度等,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客户服务的员工多为女性,更多关注的是个人情感和情绪压力等方面的问题,更喜欢个别交谈分享;继电保护的员工学历和悟性较高,对塔罗牌这样的用于自我反思和转变思维的形式很感兴趣,交流中常涉及自我认知困惑、职业生涯发展困惑、与他人界限把握等较深入的话题;农电工要引导他们通过心理绘画和情绪觉察了解自己就比较困难,但是他们有啥说啥,抱怨和消极的东西都不隐瞒,能够更多地倾诉出来;年轻人与学历高的员工相对悟性也比较高,参与度也相对更高。所以,每种形式在每个班组的具体组织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接受度和需求的差异。
心理服务进班组前的对象特质研究就尤为重要和必要,“因材施教”,只有这样真正与员工站在同一平面,才能走进员工的心理, 也才有可能在对方接受的情况下适当引导与提升。 因此,在今后的心理提升工作开展之前,很有必要针对员工进行例如 SCL-90 类型的心理健康状态普查。
心理工作有个基本原则,就是除非他本人希望改变,否则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所以,心理筛查可以采取自愿,有意愿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通过筛查结果, 对重点员工进行重点关注,满足了员工需求,有了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保证实效性。
解决心理服务尺度与安全环境的设置问题一线班组重点采用的是团队辅导的形式,因为打造班组凝聚力也是一个重点内容,而团体辅导中因为引导员工之间互相交流互动,彼此启发鼓励,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凝聚作用。同时,在团体辅导中,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个体。因为时间有限,与员工的个别深入交流都不足,通常在活动结束时,都有员工真诚表示,希望能够单独交流,希望有机会喝喝酒说说心理话,明显感受到有需求的员工有“不解渴”的感觉,也有对交流环境的不安全的顾虑。 有限时间里团体和个体的关注度如何分布是个问题。在某班组,SCL-90 测量中分值最高的年轻员工也是班组的骨干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经常在团体辅导中引导他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多倾诉。 最后一次,他说了自己当下最大的困惑,团体辅导结束后,心理辅导工作者又单独找了个房间,与他进行了更深入的交谈和辅导。
班组凝聚力非常重要,但凝聚力打造的着力点必须团体和个体并进。 团体辅导改善班组的场,适当打破彼此的界限,拉近彼此的距离;个体辅导激活每个生命体的内在资源,在尊重与平等的氛围下培育自尊和显要感,提升活力。 尤其是对个体的关注,更能让员工感受到对他的人文关怀,更容易在他有内在动力的基础上促进班组建设。 但个体交流的安全环境设施必须进行保障。心理健康网站的在线咨询、离线留言、心理热线、心理邮箱等,也是很好的安全载体。
提升心理服务人文关怀的特性
心理服务过程中,多数班组成员都提出,以班组的形式举办集体活动的机会太少了,多少年几乎没有离开单位到外地,哪怕仅仅是晚上不回家的机会。 他们希望心理提升活动不仅仅限于深入到班组一线的工作场所,也希望能够以班组的形式带领他们走出去,即“请进来”与“走出去”并行。这种针对班组的集体活动,是员工渴望的,不少员工表示, 或许几年后他们还会对这样一次集体活动津津乐道,所起到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效果可能更好。
心理提升工作再次深入班组,可以再创新,可以考虑至少走出办公室,在室外,在大自然中,组织一些团队互动的体验活动,凝聚团队的同时,放松身心,留下回忆。
提升心理服务进班组的成效调研中数据统计发现,学历水平较低的班组员工通过三次活动,心理能力提升的幅度最大。而学历、认知水平较高的班组中,出现极个别员工在活动前后心理能量不升反降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填写问题卷认真情况、本身需求的不同、心理能量起点水平不同、容易满足的程度不同、心理被扰动的程度不同、心理服务模式的接受度不同、个性化心理提升的针对性不足等。所以,对于心理服务进班组的效果评价, 尽管 “对心理提升非常有作用”(91.67%)和 “对心理提升有一定作用 ”(8.33%)这 两个选项的总和达到 100%,也不能盲目乐观,员工真正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对班组建设的真正促进还处于不可测状态,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而且,人的心理是便随着生命每天不同的,现在的心理问题也是多少年来的家庭、环境与生长经历慢慢塑造出来的,不是一次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从中央到企业管理层,不断提出要深入加强人文关怀举措,这是一个符合企业员工需求的重要理念和今后工作的方向。如果各级管理者都能从思想上重视员工心理建设的话,那么心理服务真的就会像每月的工资一样,成为一种常态性的精神福利。在这项工作上,我们不求一劳永逸,但求不断前行。
一、发挥自身性别优势从世界范围看,女性已占据各行各业的管理地位,并彰显着自身特有的细致、敏感、不拘一格的性格,成为与男性一样的管理者,并作出了相应的贡献。英国巴克莱银行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推断,到2010年时,涉足英国各主要行业的女性企业家...
本文从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应用意义及方向入手,分析企业心理学应用现状,认为当前管理者具备基本心理学常识及技巧,能够重视内因的激励作用,柔性思维逐渐与管理工作融合,高度重视员工的帮难解困工作,对于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有着极为...
上计伐心,中计伐谋,下计伐城,征服人心比消灭敌人更胜一筹。在企业管理中,实现员工内心认同和行动遵循,比刚性的制度约束更有效。把握员工心理与思维的规律和特征,做好心理健康管理,能够提升管理的科学与艺术性,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企业劳动...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课堂的教学形式也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例如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带动了课堂的活跃性,但是管理课堂的主体仍为教师。...
目前,高校志愿者工作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实践平台,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许多志愿者项目忽视了高校学生的主观性与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出现了管理僵化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志愿...
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个重要部门,与传统企业中的劳动人事部门已不能同日而语。既然把人力作为资源来看待,那么资源进而转化为资本应是题中之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合适人才的流失,也是资本的流失;而人才潜能的高度激发,则会形成资本的裂变。...
一个社会组织是技术和人才的集合体,在实现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和人才等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个社会构成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象是人,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管理成为了管理者在思考其发展...
1、研究背景心理危机理论的发展主要来自社会精神病理学、自我心理学和行为学习理论,它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由LINDEMANN提出,他认为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通过短期危机干预技术进行治疗.随后CAPLAN将心理危机的结构扩大到整个创伤事件,...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创始人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MartinE.P.Seligman,1997年在就任APA主席一职时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由KennonM.Sheldon和LauraKing阐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让全球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全球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失业高潮,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一、我国社会再就业现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影响尤为明显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全球经济都处于下滑的趋势,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