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管理学和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的双重困境(2)
来源:管理学报 作者:吕力;田勰;方竹青
发布于:2017-05-15 共12654字
3管理技术与管理科学。
现阶段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也可以从技术与科学的区分来进行考察。
VAN DE VEN等[13]曾指出,实践知识与科学知识是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知识,它们在本体论与认识论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别。科学知识的目的是“求真”,而实践知识的目的是“致用”.
笔者曾基于技术哲学的相关理论,从以下4个方面梳理了科学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区别[14]:
①目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要想取得效果,必须要满足科学理论成立的条件;管理实践的场境则很难全面满足管理科学理论要求的条件;其次,管理行为的实施与管理者自身的偏好有关,实际管理的复杂性不允许管理者严谨地综合各种模型,完整地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方案。
②推理方式。即科学研究从问题出发,先提出理论假设,再采集数据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科学知识的获得依靠因果推理。实践知识则是寻找达成目的的手段,是一种目的-手段链的推理方式,这种推理方式是目的导向的;科学知识则是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原因导向的。
③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事物的“规律”,规律并不直接回答人们应该怎样做的问题,而技术知识是一种“规则”,其作用是尽量直接引导人们一步步达到目的。
④研究过程。
科学研究从已经存在的现象开始,提出问题和假设,然后使用现存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而技术思考则从预备要达到的目的开始,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然后进行评价比较,最终确定其中一种。简言之,科学的研究过程是溯因,而技术思维重在设计。
总之,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而技术研究的过程是发明的过程。管理学中工艺流程的安排、商业模式的规划都属于发明,而不是发现。如果科学知识能明确无误地、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人类就不需要设立专利之类的制度,企业也不再需要保守任何技术秘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发现”不能直接产生“发明”,因此,在重视对管理问题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应强调对现实管理问题的“解决”.当人们面临一个现实的管理难题的时候,也许“德鲁克之路”更能导向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
4管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有关管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绝大多数学者会认为,管理学尤其是工商管理或公共管理学一定属于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徐淑英[4]指出,“科学通过系统化、精心设计的严格观察或试验积累关于现象的知识,据此解释令人费解的现象。科学知识体系是无法用民间智慧、现有知识或常识来解释的。科学界通过严格的双盲评审对研究成果进行严格的筛查,通过筛查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可接受的,直至新的证据能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以上表述完全正确,然而它只表明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同之处,在本研究看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之处也同样重要。
笔者曾经用还原论解释了为什么管理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15].自然科学是典型的还原论科学,因为自然现象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相互之间保持相容关系的规律:
例如,经典运动现象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归结为牛顿三大定律。科学史上首次提出还原论的哲学家是笛卡尔,其提出了4条指导科学研究。
的原则,其中第二条是:把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划分为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这条原则体现了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哲学观。
但事实上,包括管理现象在内的社会现象很难化约为各部分之和,在管理研究中也很难把几条规律简单叠加就得到一个复杂现象的完美解释。在这一点上,心理学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照。毫无疑问,人的心理都来自于人类的神经活动,如果心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则可以将人类心理完全还原为生理学,心理学便没有存在的必要。管理学与此类似,近年来发展的神经管理学体现了这一思维,笔者并不否认神经管理学的合理性,但管理学绝不会完全还原成神经管理学。
谭力文[16]认为,管理学不宜简单地模仿自然科学的范式。既然自然科学不同于社会科学,那么它当然会在科学追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区别于自然科学,如果不加区分地将管理学等同于自然科学,那对于管理学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5管理学真理是否一定存在以及管理学真理是否一定有用?
徐淑英[4]指出,由于现实难以捉摸,所以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能够掌握绝对真理,可能存在多种现实(如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
本研究希望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再推进一步,即管理学想要尽可能、渐进逼近所谓“真理”
也很困难,甚至于管理学真理是否存在也很难说。后实证主义的批判实在论认为,在社会世界中,除了少数系统属于封闭系统之外,多数是开放系统。在开放系统中,各种事物本身的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和干涉,从而导致一个事件的发生;有的机制虽然存在,但其作用被其他机制作用的影响抵消,而有些机制的作用被明显表现出来,因此,社会现象之间往往不存在恒常性的、规律性联系,或者即使存在,也根本无法通过类似自然科学的试验将其显现出来。这是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理论无法持续逼近所谓“真理”的原因之一[17].
从社会科学中层理论的视角来看,社会学家默顿最早提出“中层理论”的概念:中层理论既非日常研究中广泛涉及的微观但必要的工作假设,也不是尽一切系统化努力而发展起来的用以解释所能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统一理论,而是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与之相对,传统社会学中的系统化和一般性理论被默顿称之为 “宏大理论”.
目前,很少有文献探讨为什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所谓“中层理论”与“宏观理论”之争,而在自然科学中则不存在这样的争论。事实上这一问题的答案与批判实在论有很大的关联,正因为“社会现象之间往往不存在恒常性的、规律性联系,或者即使存在,也根本无法通过类似自然科学的试验将其显现出来”,因此,社会学理论才往往通过某一个视角或者某一个断面的观察来归纳出理论。然而,如此归纳出来的理论能够集合起来、或者渐进地逼近“真理”吗?
时至今日,管理学仍没有走出丛林状态,现在的管理学理论体系结构不是更明晰了,而是更加支离破碎和混乱。主流管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完全遵循了默顿的“中层理论”逻辑,管理学界希望通过中层理论的不断累积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管理理论体系。然而,事与愿违,这些年发展起来的很多理论包括一些“好 的 理 论”都 成 了 体 系 化 之 外 游 离 的 碎片[7].由此,管理学真理是否一定存在?是否能够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不断逼近所谓管理学真理,确实值得主流管理学界反思。
或许应对管理学理论持一种“理解”、“启发”或“有用”的视角,或者至少在开发理论时坚持“正确性”与“启发性”兼顾的多重视角。当然,这一观点对于长期以来坚持“探寻管理真理”的主流管理学界稍显困难。然而,如果稍微考察一下管理学理论的受众---主要是管理者,立即就可了解为什么管理学界顽固坚持的信念可能是有问题的:与纯粹自然科学不同,绝大多数管理者不会将管理学教材或AMJ上发表的理论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行事,没有人能指出现有的管理学理论哪一个是真理。进而言之,即使管理学真理存在,也不能保证它们一定不是“常识”或者对于管理者而言“都很有用”.
既然这样,不断强调真理或逼近真理的意义何在?也许,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追求“有用”比追求“真理”更重要。
原文出处:吕力,田勰,方竹青. 双重压力下的主流管理学及IACMR:问题与反思[J]. 管理学报,2017,04:511-518.
相关内容推荐
-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探析
一、论管理者驭人的重要性刘邦战胜项羽时曾经说过,那是因为他唯贤是用,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无论是...
-
怎样把传统文化和中国管理学经验研究结合起来
周文的标题看似不像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但却准确地概括了周南教授自己30多年学术道路的3个阶段,也说出了笔者个人(或许还有其他一些海归学者)的内心感受。同时,这个标题恰恰体现了周南教授的精神之旅与西方诠释学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只有先旅行到他乡...
-
中国管理学本土化工作问题研究
熊彼特[1]指出,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
-
儒家式的决策者人格设计
决策者的人格设计属于一个管理学层面的问题,而系统性的管理学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进入社会化大生产时代是近一百年左右才开始的,因此,管理学之于我们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我们虽然可以援引西方的管理学理论来为中国的决策者做人...
-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西方管理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而中国的管理学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文章就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中国管理学的...
-
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中国管理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学有了较大的进步,管理实践也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样本,随着学科的发展,关于该样本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中国管理学的管理学原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
-
中国管理学的未来发展探析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基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理念大发展的前夜。中国企业陆续登上国际舞台的今天,一些中国模式引发世界各地的关注和学习。但从落后的学习者、追赶者,变成超越追赶的领先者,中国管理学还需要有特定的与此发展情景相结合的现代理论凝炼。眼下似...
-
如何开展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情境化
本文对中国开展情境性的管理做了讨论和研究,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管理理论研究者还要继续深入探索,相关问题要展开探讨,才会更有说服力。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如何开展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情境化的管理学原理论文。原标题:中国管理...
-
陈炳富生平及其对中国管理学的贡献
陈炳富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了南开大学恢复商科(管理)教育的工作,组织成立了国内最早以“管理学”命名的系科,对中国的管理教育和MBA教育重建工作做出了历史性、开创性的贡献,他因“古代管理思想与管理伦理研究”而被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授予“管理科学...
-
成吉思汗的管理思想研究
铁木真留在后人的记忆中最深的是一个军事天才,其实,铁木真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学家,他在草原上推动一场制度改革,以此奠定了竞争优势。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成吉思汗的管理思想研究的管理学原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成吉思...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