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学原理论文 >

主流管理学和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的双重困境(4)

来源:管理学报 作者:吕力;田勰;方竹青
发布于:2017-05-15 共12654字
  9对管理学自身进行反思的元管理学。
  
  在很多管理学者看来,使用实证方法的程序考察管理现象、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全部。站在这一立场上,他们对于各种有关针对管理哲学、管理学理论构建或学科建设的问题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甚至在一些场合诋毁这种反思,声称这种反思是不务正业。
  
  如前所述,正是这样一种不正确的思维导致主流管理学与IACMR的发展出现“实践性不足”与“学术性不足”的双重困境。
  
  正是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主流管理学和IACMR的双重困境,管理学者在一个小的圈子里“自 娱 自 乐”,成 为 既 定 游 戏 规 则 的 遵 从者---如果不遵从游戏规则就会被罚出局,而根本不用考虑游戏规则是否正确。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大家已经熟悉这一套游戏规则,因而不能容忍对这一套规则的些许改变,哪怕这些改变是来自于主流管理学内部的学术领袖的呼吁。对于一些与这些规则相悖的理念如诠释、案例研究,大家更习惯于沿用已有的实证逻辑来对此进行改造,这导致近年来的管理学界似乎更加包容和多元,实则相反的局面。当然,全面否定实证研究的价值,矫枉而过正,在笔者看来也并不可取。
  
  要求每一位管理学者自身进行系统深刻的反思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但每一位管理学者都有必要认真对待已有的反思,并从这些反思中受到启发,同时探索改进目前极为单一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如果每一个人都习惯性地按照原有的规则行事,甚至诋毁各种反思,那么主流管理学界只能愈来愈深地陷入困境。
  
  基于上述判断,笔者曾提出一种对管理学自身进行反思的研究领域,即元管理学[27].笔者将元管理学定义为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手段、学科性质、体系结构进行系统反思和研究的学科领域。元管理学依附于管理学、管理思想而存在,是对管理学自身的研究。本研究前述各项议题都属于元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元管理学属于管理哲学中的认识论部分。在笔者看来,承认元管理学的存在和必要性是打破管理学界僵化思维的一个很好突破口。笔者认为,对于管理学术研究根本问题的反思不是非此即彼或一蹴而就的:如果不希望管理学术界从实证主义的一端完全走向诠释主义的另一端;如果从实证主义一统走向真正的多元并不十分容易;如果管理学除了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体系,那就应该承认这样一种系统性反思的存在,肯定其价值和意义,甚至将它作为未来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
  
  10结语:作为一个组织的IACMR与中国管理学发展。
  
  毫无疑问,IACMR并不需要为管理学或者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偏差负担任何责任,其不过是一个自愿参加的学术性组织。每一个学术组织都有足够的理由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此,即使IACMR毫不更改地强调实证研究也无可厚非。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IAC-MR的巨大影响,它确实在推动中国管理学界与国际主流管理学接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因而人们对其产生了殷切期望,这也是本研究对IACMR进 行 探 讨 与 反 思 的 重 要 原 因,即 对IACMR继续推动中国管理学研究发展抱有殷切的期望。当然,IACMR本身也是一个组织,主流管理学界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与大多数组织类似,它们在发展过程会中也会出现价值观上的逐渐保守、组织宗旨逐渐淡化、权威结构逐渐固化等问题。
  
  近来,徐淑英教授在内地多所高校开设“管理研究哲学”课程。笔者认为,“管理研究的哲学”与“管理的哲学”密切相关,对“管理研究的追问”必然会上溯到“对管理本质的追问”,因而可以统一在“元管理学”或“管理哲学”的框架之中。笔者衷心希望IACMR藉由“管理研究哲学”、“元管理学”、“管理哲学”的探索在下一阶段继续发挥实证研究的优势,反思其不足,走向真正多元。
  
  参 考 文 献。
  
  [1]SANDBERG J,TSOUKAS H.Grasping the Logicalof Practical:Theorizing through Practical Rationlity[J].Acaden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6(2):338~360
  [2]AGARWAL R,HOETKER G.A Faustian Bargain?The Growth of Manag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Related Disciplines[J].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2007,50(6):1 304~1 322
  [3]蔡玉麟。也谈中国管理研究国 际化 和 管 理理 论 创新---向张静、罗文豪、宋继文、黄丹英请教[J].管理学报,2016,13(8):1 135~1 149
  [4]徐淑英。科学精神和负责任的学术[J].管理世界,2015(1):156~163
  [5]WEICK K E.What Theory Is Not,Theorizing Is[J].Adi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5,40(3): 385~390
  [6]SUTTON R I,STAW B M.What Throry Is Not[J].Adi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5,40(3):371~384
  [7]吕力。管理学研究的技术、艺术与哲学---从好的理论到好的理论体系[M]//徐淑英,任兵,吕力。管理理论构建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8]徐淑英。商学院的价值观和伦理:做负责任的科学[J].管理学季刊,2016(1):1~23
  [9]HAMBRICK D C.2003Presient Address:What ifthe Academy Actually Mattered?[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94,19(1):11~16
  [10]汪子嵩。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2]徐长福。走向实践的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VAN DE VEN A H,JOHNSON P E.Knowledgefor Theory and Practi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4):802~821
  [14]吕力。管理学如何才能“致用”---管理学技术化及其方法论[J].管理学报,2011,8(6):796~804
  [15]吕力。管理学研究中的证实、证伪、还原与诠释[J].管理学报,2009,6(10):1 285~1 290
  [16]谭力文。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J].管理学报,2014,11(2):190~197
  [17]吕力。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管理理论、实践与观念[J].管理学报,2015,12(4):469~476
  [18]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19]本刊特约评论员。再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质疑[J].管理学报,2013,10(4):469~487
  [20]SHELDON O.A Philosophy of Mangement[M].Landon:Routledge,2003
  [21]成中英,吕力。成中英教授论管理哲学的概念、体系、结构 与 中 国 管 理 哲 学 [J].管 理 学 报,2012,9(8):1 099~1 110
  [22]吕力。直面中国实践的管理伦理与哲学问题[J].管理学报,2013,10(12):1 725~1 734
  [23]吕力。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图式理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3~34
  [24]吕力。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与管理哲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193~194
  [25]谭力文。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J].管理学报,2009,6(3):285~290
  [26]章凯,罗文豪。科学理论的使命与本质特征及其对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J].管理学报,2015,12(7):939~947
  [27]吕力。元管理学: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J].当代财经,2010(9):52~58
原文出处:吕力,田勰,方竹青. 双重压力下的主流管理学及IACMR:问题与反思[J]. 管理学报,2017,04:511-51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管理学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