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小论文名师推荐10篇之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摘要:古人云:"读史让人明理".可见,勤于研究历史书籍,学好历史学科是多么重要。然而,我国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 培养;
高中是学生求学生涯中重要的转折时期。学生在此期间需要掌握许多学科的知识。其中,历史就是一门重要学科。现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切实培养他们历史创新能力。为此,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查询历史资料的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不要将学生目标定位在单纯地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性质等主要内容,而要逐渐学会穿透表象问题认清事物本质。关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从教材的阅读、做笔记的方法进行锻炼,而且不要忽视相关史料的查阅方法。为此,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经常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查找、翻阅历史文献,或者通过网络技术对历史素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查询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历史兴趣,让他们在历史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教师的讲解,顺理成章地提升历史学习成绩。例如:当讲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一课时,历史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资料的教学视频,如"关于辛亥革命主义发表的言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关于新旧制度冲突的相关言论,等。当同学们观看以上史料后,大脑就会自然地形成一个历史知识的框架,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二、比较法和概括法
比较法是指对两个或以上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比较的方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生的很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相应的联系,为此,学生可以尝试对某类的历史事件做出时间或空间的比较,并认真地分析各个历史事件的本质,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概括的能力,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事件作出评价。例如:当学习"历史重大改革的回顾"一课时,中国的戊戍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均可以列为重点内容,历史老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同学们对相关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无论是戊戍变法事件,还是明治维新事件,它们首先都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改革事件,其次,要将二者进行仔细地比较与分析,概括出两个改革事件的相同点,最终下结论。当同学们经过了一系列的比较、概括以后,势必会对本课内容拥有清晰的结构,进而更好地吸收本课的知识点。
三、归纳法与演绎法
新时期,高中历史课程进行了很多改动。其中,很多知识以"专题化"与"模块式"体现,各学习模块由相应的专题组成。并且,同一模块的内容有着相似的内在逻辑及教学意义。所以,教师培养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极其重要的。有必要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归纳法是是从特殊事实走向一般的原理、概念、结论的思维方式;相反,演绎法是从一般原理走向特殊结论的思维方式。高中历史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应用上述两种方法。
四、图像史料分析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可引导同学们运用图像史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其从不同视角分析某个知识点。根据相关的图像史料,帮助学生解读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时代、性质、主要人物及意义等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历史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例如:在讲解"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一课时,关于法西斯几个轴心国集团的形成问题,历史老师可以通过几幅象征性较强的三个怪物图片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分析几张风趣的图片,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老师可以适当创设相关问题:"这三个怪物都代表哪些国家?为什么这三个国家被视为怪物呢?当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与回答以后,老师再为其分享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在历史课堂上,相关教师应当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适当采用查阅史料法、比较和概括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及图像史料分析法等,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启发他们主动地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宁志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赜[J].成才之路,2018(29):30-31.
[2]苏麦强。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7(S2):147.
[3]穆文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17.
只有将情感教育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而改进问题,使情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中重视情感教育,树立起强烈的情感意识,在积极教学中探索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转变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高效课堂打造,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也是现在我们历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时下农村中学由于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师源不足的现象。许多小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途出家,非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知识欠缺...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的经验告诉我,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使得历史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国家教育形式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大胆...
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往往一语概之,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等。教师通常采用客观原因(外部原因)+主观原因(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的模式,同时又将主观原因分解为政治+经济+...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