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

探讨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19-11-08 共2577字
历史教学小论文名师推荐10篇之第十篇:探讨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证利用历史人物串联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并简单地探讨了具体的操作方式及实际运用时应当注意的事项。笔者希望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课堂上,展现不同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人物;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能与教师积极互动。教师要利用课堂4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能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本文中,笔者就其中一种方式进行粗浅的论述,这就是利用某个历史人物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利用人物串联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

历史教学

  一、利用人物串联课堂教学的优势

  其一,充满历史代入感,使学生身临其境。利用人物串联其中,学生会有一种角色归属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历史人物这个角色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去感悟人物的选择,感受历史发展的轨迹。例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教师可以借用张謇来串联课堂。张謇因"冷籍不得入试",只能冒名顶替,最后才参加了科举考试。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张謇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未得中。他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自1868年以来,张謇在入仕的道路上走了26个年头,进出考场20多次,直到41岁的时候,终于获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如此辛苦考取状元进入仕途后,张謇却于1896年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学生通过人物的这段经历,能充分理解甲午战后,为挽救民族危亡,有识之士在"实业救国"浪潮下肩负起时代的重担。

  其二,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以事件为主进行教学的。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势必都会有乏味感。例如,《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按时间顺序主要介绍洋务运动、维新派和革命派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化,重点放在了维新派上。这样的教学逻辑清晰、条理清楚,但难免千人同面。我则尝试了利用梁启超串起整堂课的内容,用梁启超的人生历程带动整堂课的进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三,充分利用史料,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利用人物串联教学必定会使用到诸多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史料。比如,图片史料,包括人物的肖像图片、事迹图片、地理图片等;文字史料,包括著作、日记、文献资料等;影像史料,如纪录片、视频、音频等;实物史料,如人物用过的遗物、创作的作品等。我们通过教学中对史料的解读,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如何利用历史人物串联课堂

  (一)利用人物的经历

  人生经历是一个人的发展轨迹。不同的人生经历会有不同的发展路径,而人生经历又往往与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笔者还是以梁启超为例,第一部分,懵懂少年、旧式学子。我们通过梁启超的自述,其幼年仍然是封建旧学教育,反映晚清虽被迫开放国门,但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也仅仅是习之皮毛。第二部分,踌躇满志、初识世界。我们通过梁启超的眼,看到世界近代化的潮流,意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他因接触康有为开始了新学的转变,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轨迹。第三部分,励精图治、维新变法。我们主要从梁启超的视角介绍维新思想的宣传,带领学生掌握维新派代表的主要思想,简介戊戌变法。第四部分,历经坎坷、倾向共和。我们从梁启超后期的经历和感悟中,认识到中国变法之路受阻,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整堂课以梁启超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穿插,以其思想的转变映射时代的变迁,以其不变的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拳拳爱国心感召学生。

  (二)利用人物的言论

  历史人物的言论、著作很能代表该人物在特定时期的思想和主张,也从一个侧面体现时代背景。以毛泽东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为例,我们完全可以用毛泽东的言论、诗词和著作介绍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众多的有识之士探索强国御侮之路。孩提时期的毛泽东出作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诗词,开始走出家乡踏上外出求学之路;在1925年冬至1927年春,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又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作品,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红军被迫长征时期,他创作《七律·长征》,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抗战时期,他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新中国成立前后,他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我们运用毛泽东的诗词和著作,就可以巧妙地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带着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解读历史。[1]

  (三)利用人物的行为

  人物的实践和行动,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题材。例如,晚清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南通的实践活动,就可以折射出民族资产阶级在甲午战后至一战后的发展状态。从1895年到1926年,张謇在南通进行城市建设的30年中,他所领导的事业及所创造的"南通模式",对于当时和现在的中国城市建设来说,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大生纱厂到南通奇迹,再由盛到衰,张謇的实业之路也是中国整个民族资本主义从初步发展,到短暂春天的演变之路。[2]

  (四)利用他人对人物的评价

  历史叙述讲究史论结合。我们利用历史人物的时候,同样可以借用他人对该人物进行评价,从而让该历史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以梁启超为例,在新课导入的时候,我们借用了胡适对他的高度评价:"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以此来凸显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增加利用该人物串联近代中国思想界变迁的权威性。[3]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历史人物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史料充分挖掘人物背后的历史线索和信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进行历史的解读。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灵活,让历史课堂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张謇全集(全8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

点击查看>>历史教学小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