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历史学科关于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就是家国情怀,培养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理念,一方面历史教师应以历史课本为依托,传授家国情怀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应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使家国情怀的理念得到加深。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达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目标。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紧密的结合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使两者荣辱与共在当代中国,拥有新时代内涵的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关键词 : 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学生培养;
Abstract: The key content of high school history subject about core accomplishment is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which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ne hand, history teachers rely on history textbooks to teach the concept of family feeling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 so that the concept of family feelings has been deepen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se method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feeling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amily feelings are an important par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with new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are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ar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fate of inpidual and country,so that the two share weal and woe.
Keyword: High school history; History teaching; Family feelings; Student development;
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一种认同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1]。《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国是家的扩大化,家是国的基础,国家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家与国的深情大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风骨,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质朴心灵。在近代社会,家国情怀是救亡图存的民族呐喊,是前赴后继为国牺牲的坚强意志[2]。在现代社会,它又是十三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与世界和平的共同追求。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家国情怀都是勤劳朴实的中国人必备的精神内核。
1 、家国情怀的含义
家国情怀的含义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和谐友爱,家庭和睦,与朋友之间应讲求诚信;二是家国情怀不只是停留在小家的层面上,而应该具有家庭国家是一体的大国情怀,将疆域限制打破,实现民族融合,互通经济,在思想上应相互交流,兼容并蓄,具有胸怀天下的格局与意识;三是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勇挑重担,关心自己的家庭、社会与国家,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认同家庭的理念,对社会负起责任,具有对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2.1 、发挥德育功能,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巧妙地运用课堂学习,发挥高中历史的德育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历史中领会传统的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的气节与精神,能够使学生科学辩证地去看待历史问题,理解与感悟中华民族历史的内涵,并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同时,在教师的教学带领下,学生也应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反思自身不足[3]。
2.2、 培养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责任感和爱心,成为发展国家与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勤奋努力地学习,能够营造学生的幸福家庭感,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建立国际视野,从而承担建立富强国家和振兴民族的重任。
2.3 、爱国情感与民族意识的建立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点内容。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上出现的英雄人物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进行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深入认识与理解,从而接受思想上的洗礼,担负其复兴中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伟大使命。
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家国情怀历史悠久且根基深厚,它深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如今,家国情怀有利于高中生在这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家庭观念,帮助他们提高整体水平,在个人品德和家庭道德方面指明方向,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 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愈加高昂,而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入家国情怀仿佛向枯燥的历史书中注入骨血,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课程的良好进行[4]。
3.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将历史教学与培养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丰富。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加入家国情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国情,提高文化修养,使学生建立起良好价值观及世界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4.1、 以历史课本为依托,传授家国情怀的理念
(1)对学生心智进行启蒙,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积极进取的态度。
学生通过学习与探索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心智,因此教师要对教材知识充分利用,使学生从教材里的平淡文字中找到积极进取的人生理念。例如,人教版历史课本《启蒙运动》一文,主要对理性启蒙问题进行了探讨。亨利·查尔斯·李说过,在导致并伴随宗教改革而来的大众启蒙运动中,造就中世纪僵硬体制的那种激情,逐渐退去了[5]。那些体制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而那些斩断了破败的罗马文明的蛮族,最终成为前无古人、更高文明的适行者,在其中,福音书的戒律可能终于得到了实在的表达和践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基督教的基础上,普世之爱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被承认为西方社会应当以之为根本的基础。虽然我们脆弱而充满谬误,虽然我们依然离救世主的理想尚远,但我们正在向它前进———尽管我们的步伐既痛苦又踌躇。
从启蒙运动中,我可以看到理性的力量。对于高中生来说,在生理发育方面,其身心大脑已具备理性思维能力,但是在学习与实际生活里,理性思辨能力却相当缺乏。一方面,伴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于人格方面的自由发展越来越注重,另一方面,在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却又感情用事,无法理性冷静,导致自由缺少理性约束而变得极端和放纵,最后误入歧途。因此健全的人格需要理性思维能力。
理性思维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非常重要。《启蒙运动》一文,许多思想家深入探讨了理性思维及其思维方式、获得的思想成果。对于正在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中生来说,这一课时内容不可或缺,它开启了学生对于理性的认识。学生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够建立浓厚的家国情怀。因此,教师应该用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健全人格得到塑造,使学生从教育里不仅能够得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建立道德的理念。同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蒙,不仅是进行《启蒙运动》课程的讲授中,在讲授其他章节时,也应该穿插,从而使学生无形地建立理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认同国家与中华文化。
文化作为民族灵魂,对于民族意义重大。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为教师传授家国情怀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素材。例如,教师教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里面有“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古代中国手工业取得的成就,如纺织、冶铁、丝绸、瓷器等,也可以介绍汉代丝绸之路的建立,西汉汉武帝派出使者张骞从甘肃、新疆等地到中亚、西亚,与这些国家交易丝绸等物品,使中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增强。通过讲授相关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在授课时将授课内容与国家现在提出和实践的“一带一路”倡议相联系,不仅能够引起学生产生探寻古代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理性思维得到锻炼,思考与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再例如《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加深,增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入现代学者研究古代文化的成果,评价古代文人的措辞,比如余秋雨、王国维等名师大作,能够使学生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对于历史名人功过是非能够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具备真善美的思想观念,建立正确的三观,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责任意识。
家国情怀是爱自己的国家与人民,以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目标。家国情怀体现了高度认同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对自己国家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是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国古代的许多先进人士都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着。例如,教授《戊戌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围绕该人物展开来讲述,通过讲述知名的变法支持者虽然赌上性命,依然孜孜追求改革的事迹,来体现他们忠君爱国的理念,勇于承担民族责任的意识[6]。利用历史事件及人物传授家国情怀,对人物或事件背后故事进行挖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这些人物当下做出的决定,使他们能够发现这些历史人物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可贵品格,家国情怀就是其中一个因素。
4.2 、加强实践教学,不断升华家国情怀
(1)参观考察。
通过组织学生走入历史博物馆对中国历史进行最直观的感受,对于学生家国理念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将参观历史博物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讲解《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课程时,安排学生去相关博物馆去参观。除了与课程相关的博物馆外,也可以参观其他类型的博物馆或历史遗迹,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大,学习兴趣得到提升[2]。
(2)在课堂上展示文物、遗迹相关视频。
由于历史遗迹和博物馆非常多,学生无法都去参观,但是不能忽视博物馆在历史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建立“数字博物馆”,通过网络视频、图片等方式对文物内涵进行了解[8]。图片、视频可以是教师自己拍摄的,也可以是网络上搜寻得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书本理论教学,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讲解,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索问题的能力[9,10]。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家国情怀予以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民族自豪感的增强和民族自信心的建立,肩负起复兴中国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薛凤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9):54,61.
[2]王燕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情感读本, 2020(9):25.
[3]薛权开黄敏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9):44-50.
[4]崔英杰乡土的文化意蕴和乡土教育的时代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66-69.
[5]李军.指向“家国情怀涵养的高中历史学科抗疫课程设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6):102-112.
[6]杨梅寓家国情怀于史料实证的探索与实践--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 2020(5):122-125.
[7]郭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一一-以“统一 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初步建立“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3)99-107.
[8]孙淑松历史教学的三重境界一以中学历史核心素养为中心[]. 中国教师2019(4):66-69.
[9]朱晓燕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以“人生的选择--中山先生的家国情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16):112-122.
[10]范丽玲.高中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77-79.
只有将情感教育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而改进问题,使情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中重视情感教育,树立起强烈的情感意识,在积极教学中探索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转变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高效课堂打造,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也是现在我们历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时下农村中学由于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师源不足的现象。许多小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途出家,非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知识欠缺...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的经验告诉我,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使得历史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国家教育形式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大胆...
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往往一语概之,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等。教师通常采用客观原因(外部原因)+主观原因(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的模式,同时又将主观原因分解为政治+经济+...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