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已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多感官教学法, 但关于历史教学中利用多感官教学方法的研究或着作却很少, 所以笔者在本课题中重点要阐述的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感官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对本课题展开一些个人的论述。
一、多感官教学法概述
(一)“感官”概念
要理解什么是多感官教学, 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感官”。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几本较为权威的汉语词典对“五官”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五官”的解释是:耳、目、口、鼻、舌;《辞海 》中对 “五官 ”的记载是:眼 、耳 、口 、鼻、心;《新华字典 》中对 “五官 ”的解释则是 :眼 、耳、口、鼻、身。以上三种解释, 撇开第五官到底是 “舌”“心”“身”的分歧,我们可以发现“眼、耳、口、鼻”是其共同点。通过这些感官,我们可以得到各种感觉,而按照感官所在的位置,感觉又可以分为外官觉和内官觉。通过这些感官,我们可以去认识外部的世界, 可以说感官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二)多感官教学法
所谓“多感官教学”,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感知觉,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快乐地学习。 既然感官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 显然感官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有效工具, 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过程。
二、在历史教学中对多感官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善用听觉
虽然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一味地听教师进行讲述、 讲解,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讲解。 韩愈曾经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作为学生,不可能没有困惑,作为教师,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比自己的学生强, 但是在教师所专攻的方面要比学生有更多的认识。
历史学科的教学有其特殊性, 因为在本学科中涉及的很多内容在如今已经无法看到,比如在谈到孔子的政治主张时, 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年代去看看孔子到底有何主张, 所以在学习这一问题时, 学生听教师讲述文献中对此的记载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多用视觉
比起听觉,视觉显然有更大的冲击力。作为教师, 我们应利用多媒体,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实效性,适当减少“听”的时间,多给学生“看”“说”“思”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
比如,当我们在讲述商朝着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时,教师讲解再多也很难向学生展现出这两个青铜器的形象, 这时不妨利用多媒体,放映出司母戊鼎及四羊方尊的图片,相信不用教师多讲, 学生也能对这两个青铜器有直观的认识。
(三)巧用动感知觉
你是否会发现你在课堂上经常强调的字词学生还是会经常写错, 因为没有对这些字词进行有效的强化认知。 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对某个字词进行强调,却并没有让学生亲手动笔写一写,所以当学生再一次遇到这一字词时, 只知道这个字词容易写错, 却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写。
身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在一开始并没有经验,比如当讲到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时,我多次强调“桓”字的写法,但是仍有学生写错。 这时, 有位有经验的教师对我说:“你不妨让她去黑板上进行板书。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在课堂上需要让学生动起来,把这些字词多写一写,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强调再多遍有时候还比不上学生自己写一遍。
当然,在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通常应该多种感官同时应用, 我们不可认为某个知识点就仅仅应该用某种感官进行学习。
三、多感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历史教学理论的丰富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没有一种理论能完全正确地指导我们进行教学实践。 多感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历史教学实践的一个层面, 可以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多种感官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动感知觉的共同作用形成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清晰认识, 从而使教学效果尽可能达到最优化。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 在新课改的引导之下,我们需要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应认识到感官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让多感官教学法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侯博.汉语感官词的语义语法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杨中和.“多 感官 教学 ”让 学生 成为出 色的学习者.北京教育(普教),2006(3).
[3]贾文 军.历 史教学中 进 行多 感 官 教学的尝试.北京教育(普教),2006(9).
[4]李金钊.多感官教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现代教学,2009(6).
只有将情感教育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而改进问题,使情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中重视情感教育,树立起强烈的情感意识,在积极教学中探索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转变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的经验告诉我,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使得历史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国家教育形式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大胆...
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往往一语概之,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等。教师通常采用客观原因(外部原因)+主观原因(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的模式,同时又将主观原因分解为政治+经济+...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应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历史教师应将我国的教育基本国情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那么,如何将德育渗...
进入21世纪,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创新,人类也步入到了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影像、动画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存储量大、形象逼真、生动直观等优点,因此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并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各类纠纷也开始趋向于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而证据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中学历史课,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本...
如何培养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
成功事业的前提是兴趣,中学生学习阶段兴趣占主导作用,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们对自身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当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的约束,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学习历史知识,获取更多的体会和感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
初中历史是一门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学习历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让他们了解历史,认同民族传统文化,增加爱国情感,从而逐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