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应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历史教师应将我国的教育基本国情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那么,如何将德育渗透到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中应用德育渗透意义
(一)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我国中学阶段历史课堂的教学缺乏引导学生了解本国和他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尊重多元化和差异化的人类文化。而将德育渗透到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能帮助学生自主认识世界,并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历史教育,并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能满足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成长需求。
(二)促进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的形成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尤为重要。而历史教育对深化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要求所有学校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的开展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并遵照德育总目标,结合学生各学习阶段的学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目的明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主义教育,能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基础上将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成果有效结合起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进行。
二、我国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我国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情况较“应试教育”时期有卓越成效,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缺陷:
(一)思想教育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形式主要为讲授法,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罗列,而思想教育仅仅是简单的总结。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这一课内容时,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林则徐的史实得出林则徐是民族英雄的结论,而很多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草草得出结论,这就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精神,德育的目的也就无从实现。
(二)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与学生卷面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这就易造成教师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
三、新课改下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改进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强调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师的功能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新课改下的中学阶段历史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学情,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只有把学生设为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学生为主,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凸显德育功能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新课改下的中学阶段历史教学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讨论法、材料分析法、比较法、参观考察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如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若结合相关影像资料(如《鸦片战争》)进行教学,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战士因吸食鸦片而丧失战斗力,官员们应吸食鸦片而不务朝政,百姓因吸食鸦片而国破家亡。这些不仅重现了鸦片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还使学生对毒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萌生出抵制毒品的思想。
(三)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历史教师是中学生历史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其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素质与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程度之间有直接关联。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较强的教学能力、系统的理论知识、渊博的专业学识及科学研究素质等。历史教师以身作则,更能为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榜样,进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使渗透德育的理念在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中生根发芽。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中学阶段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一个深远的研究主题。让学生接受德育,使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是所有教师们的教学责任。教师应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林.关于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11):3.
[2]胡青.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15):34.
[3]刘开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7):127.
只有将情感教育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而改进问题,使情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中重视情感教育,树立起强烈的情感意识,在积极教学中探索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转变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的经验告诉我,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使得历史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国家教育形式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大胆...
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往往一语概之,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等。教师通常采用客观原因(外部原因)+主观原因(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的模式,同时又将主观原因分解为政治+经济+...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
进入21世纪,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创新,人类也步入到了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影像、动画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存储量大、形象逼真、生动直观等优点,因此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并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各类纠纷也开始趋向于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而证据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中学历史课,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本...
如何培养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
成功事业的前提是兴趣,中学生学习阶段兴趣占主导作用,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们对自身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当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的约束,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学习历史知识,获取更多的体会和感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