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与价值方面,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而学科教学的进步,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而哲学和史学的对话,为历史评价的科学性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只是借鉴了其中比较好的方法。如果没有这种方法,那就不能阐明社会关系”①。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应用于历史教学,具重要意义,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历史分析法知识,联系笔者教学实际,作简要分析。
一、概念阐释
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是具体分析方法的一种,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历史和现状,包括一致性,因为环境的改变,社会条件和形式的不一致。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阐发客观事物以及社会现象。它具体是指对有关研究对象的历史资料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说明其在历史上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发展为现状的。换而言之,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而分析就是要把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联系并比较,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从而揭示其发展趋势。即运用历史分析法的目的,主要是需要摸清楚事物的发生和事物的发展过程,并发现问题,启发思考,以便更好的认识现状、指导未来的工作。
理论与方法是一体的。历史分析法应用到历史教育中,它指的是严格的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并且把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一起分析,从而揭示其历史进展的过程、发现当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方法。正如黑格尔所言,方法“本身就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②矛盾与问题的出现,总有其历史根源,故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追根溯源,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教学应用
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在于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服务现实。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应用于历史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的学习与运用,使学生在学理上掌握认识世界的唯物史观; 培养学生秉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并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 教育学生在现代多元文化中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历史的规律、经验和教训服务于现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以马克思在这方面的范例作为说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及其基本矛盾的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趋势; 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根源在于两个阶级间利益冲突和对立的不可调和性,故而无产阶级是资产主义社会中的否定力量。这里马克思对待资本主义,是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中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分析方法,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并不是站在现实社会之外批判和否定现实社会,而是立足于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把它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认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去认识,从而得出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和其未来的走势; 认识到资本主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伴随而来的掠夺性和剥削性,从而确立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导致资本主义内在否定的结论。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③列宁的说法,也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与历史学的结合,是要求要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此处再以评价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要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放在春秋战国后期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可以得出客观公正的利弊评述。在分封制瓦解、封国林立、混战争雄的历史条件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发展社会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这一潮流,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其中包含的各种制度和措施,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而当予以肯定。
三、启示
学习历史,缺少了被调查对象的历史分析数据,这样的研究就没有了历史感觉,所以没有历史深层次的表述和结论都是不彻底的。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科学的分析和解决历史知识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方法论功能也会得到学生的打心里的认同,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人类思想的贡献,提高了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的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特别是批判的精神及对不同思想观念的理解和互相尊重。在历史教育中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会指导学生的认知活动,更好的改造世界,打造未来。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 [M]. 人民出版社,1991.
[2] 黑格尔着,杨一之译。 逻辑学 ( 下卷) [M]. 商务印书馆,197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25 卷) [M]. 人民出版社,1974.
[4] 刘保均。 浅析历史分析方法之应用 [J]. 考试,1995.
[5] 王伟光。 简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 [J]. 北京社会科学,1995.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新课标理念下对于课程的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古板教学方式,突破对课本相关史实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采取趣味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发现,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提升历史课教学实效性应从每堂课的导入入手。何谓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感情,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对于神入的理解,我国于友西等编写的《历史学科教育学》中这样描述:历史的神入,则是从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历史情境。具体来说,神入即是指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历史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信仰、...
在历史课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为数不少的高中生热衷于观看历史影片和阅读历史课外书,却讨厌历史教科书;对历史充满兴趣,却对历史课很排斥。分析个中原因,这既和教师有关,也与教材有关。如何才能激发广大高中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高...
一、引言体验教学源于二战以后英国的一种户外拓展训练,其英文为Outward---bound,本意是一叶小舟驶出平静而安全的港湾,去搏击波涛奔涌的大海。德国着名教育家哈恩(KurtHahn)创办了外展教育学校(OutwardBoundSchool),引导学生在小溪、湖...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懂得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纠正教学错误,优化教学活动,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育学生创造条件。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中学历史教学反思应当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如此才能够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