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其中不仅包含了对知识教育的要求, 还包括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要求历史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使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对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已成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困难与挑战。
一、深度解析教材内容
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旨在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从而在实现自我精神境界提高的基础上,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历史的不断变更与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属于民族自身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载入其中, 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从而将其中的人文精神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 意识到自身对于社会所应当承担起的责任。 这是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即为了社会主义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只有将教材中有限的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 才能更真实还原历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民族大义、舍己为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受中国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我国教育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体, 通过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知识的传授。 在此种方式下,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师生间缺少有效的互动, 进而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陪衬”. 学生的任务就是要记住甚至熟背教师所谓的重点考试内容, 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素质教育的落实、 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要无从谈起了。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并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而才能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使学生接收到人文精神这一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关系到人文精神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进行布置, 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并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 与此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效调解了课堂氛围, 从而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还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三、创新教学手段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能够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要想实现对历史的再现以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单纯凭借教材的内容与图片是不足以支撑这一需求的。 教材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但是大多数知识内容都过于集中在重要历史事件的讲述,因此,这样就无法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教师通过对相关内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将具有人文精神价值的内容、图片甚至是微电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内容更富于感染力,使学生在走进历史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生活状态、心态,将一段历史的氛围融入于心,进而也就领悟到了这段历史中人与事的精神。 这样,学生就能在尊重历史、尊重伟人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四、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化高中生对于人文精神的领悟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强化高中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但是历史不能再现,故事不能重演, 而一味地依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达不到所需的教学效果。 因此,要想实现历史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教师可以采用当前的时政热点话题,结合当初历史事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再现历史事件,并使学生掌握当下的时政事件。 所谓政史不分家,现在的每一个时政要点都将会被载入史册。 因此,实现历史理论实践的相结合,能够使学生面对现实的同时实现对历史的再思考,在不断反思与感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进而也就具备当下所需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历史需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备人文价值的内容, 从而在传到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进而不断提升高中生的精神境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实现对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 秀 峰 . 高 中 历史 课改 与 学生 人 文 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4):78-80.
[2] 宋 佳 航 . 高 中 历史 教学中 人 文 精 神 的培养研究[J].德语基础教 育 ,2015(1):124-125.
[3]张晓燕。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黑龙江科学,2014(10):251.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新课标理念下对于课程的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古板教学方式,突破对课本相关史实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采取趣味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发现,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提升历史课教学实效性应从每堂课的导入入手。何谓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感情,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对于神入的理解,我国于友西等编写的《历史学科教育学》中这样描述:历史的神入,则是从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历史情境。具体来说,神入即是指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历史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信仰、...
在历史课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为数不少的高中生热衷于观看历史影片和阅读历史课外书,却讨厌历史教科书;对历史充满兴趣,却对历史课很排斥。分析个中原因,这既和教师有关,也与教材有关。如何才能激发广大高中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高...
一、引言体验教学源于二战以后英国的一种户外拓展训练,其英文为Outward---bound,本意是一叶小舟驶出平静而安全的港湾,去搏击波涛奔涌的大海。德国着名教育家哈恩(KurtHahn)创办了外展教育学校(OutwardBoundSchool),引导学生在小溪、湖...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懂得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纠正教学错误,优化教学活动,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育学生创造条件。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中学历史教学反思应当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如此才能够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