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渗透普我国古代的文化内涵,应该在广阔的文学背景下了解古代文学。但是由于我国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尚处于保守阶段,因此应结合古代文学的各种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形态,了解古代文化的思想核心,加强对古代文学的研究。
1 传统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赋予古代文学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凝重的伦理品格,儒家道德主义理想的生死观,重视丧礼和祭祀,并且把道义作为判断生死价值的标准,精神上追求道德、人格和事业的不朽。道家开启一种自由的艺术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道家追求自然主义的生死观,追求“长生”.佛家促使士大夫文学中幽深清远的审美情趣的产生,促进了通俗文学中因果报应模式的形成。它讲究生死轮回,灵魂不灭的生死观。三家思想共同作用导致抒情文学中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产生。
2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儒家思想凝结了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特征,并且受道家的影响,产生了对生命沉重的忧患意识和不为现实所屈服的浪漫主义色彩。墨家思想,主张要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反对战争,要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其关注的焦点是人间而非天国。其次,“文以载道”的道教传统,其内涵是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观。具体发展阶段为,由春秋儒家的诗教启蒙,后由唐宋古文家明确提出的“文以载道”奠定了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宋代的理学“文以载道”是指文学价值凸显其社会功利性,近代(梁启超等)强调文学对社会人生的影响,通过形象评价人生,发挥文学的感化教育功能。“文以载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使得作家更加重视国家和人民的群体利益,文学开始沦为政治的附庸,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限制因素太多,导致这个时期的文学不能自由的发展。
3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论述
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比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更为活跃。并且开始用古代文学观念解读现代文学,但是对古代文学观念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仍缺乏深入的研究。
3.1 文学观念概述
文学观念是指对于文学普遍本质或基本属性的理性认识,回答“文学是什么”和“文学做什么”的问题。它是文学理论的核心,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一般来说,我国的文学理论家对文学观念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理性方面。致力于揭示文学的本质,用其涵盖一切文学现象,解释一切文学内涵,指导文学的创作。现在的形势已经演变成为用现代文学的观点和概念去解释古代的文学现象,考察古代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学的研究,可以构筑现代文学的思维基础,为建设现代文学界的文流提供平台。就文学观念发展的历史逻辑而言,一个民族最早形成的文学观念,往往包含粉这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学思想和最重要的文学精神。也是这个民族后来不断发展的文学观念中最深厚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
3.2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是以人的文学观念为基点,追根溯源,寻找符合各种要素发生的证据。用古代的实例说明现代的观念,这种观念有其明显的缺点。它不能使今人真正地了解古人。也无法向今人提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和实质。此外,另一种思路和方法是尽可能地收集中国早期的文学观念信息,包括一些古代的参考文献,以及一些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分析总结,从中探寻出可以揭示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逻辑思路和方法。
所揭示的文学现象也可以放到当时的文学环境中去。对结论进行验证。从而研究出真正的科学规律。
4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播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当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只有一些文学因素和文学萌芽的存在,这些因素一般隐藏在其他更为重要的活动(如宗教活动)中,或者作为这些比较重要活动的一部分因素存在。独立的文学活动在西周时期才出现,而我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明确表达一直到春秋末期才比较完善。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包括主体因素的演变、知识储备的积累、话句语法的转换、文化涵养的转型、观念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等。
4.1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中国古代思想的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例如,从传播学的立场出发,儒家所提出的传播思想为“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要求社会成员通过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以“文”为道德观的体现。“再次立言”是先秦提出的传播思想。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还有“比乐弦歌”,将诗、词配上乐谱。通过传唱进而传播开来。“吟”限干发表、传播的媒介及传播技术水平,前秦时代的文学大都通过吟诵的方式进行传播。此外,“游仙与隐逸”,是与吟相似的传播方式,游于山水之间,从而传播古代文学。最后,也是最为高效的传播方式。是“聚徒讲学与周游列国”,春秋战国之际,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为发布和传播自己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意见,大多采取聚徒讲学或周游列国的方式。
4.2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文学主体、文学活动与文学话语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社会生活、学术思想和知识系统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文学观念的发生离不开文化主体,文学观念的发生脱胎于文化活动,也依赖于文学话语。其发生来源于社会生活,依托于学术思想,联结于知识系统。而这六项的研究。并不能完全独立地进行。它们之间本来就有。紧密的联系。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最主要的着作形式,但它并不只限于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范围,好的诗话在此基础之上还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格精神。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正是如此耐人解读并令人青睐。它是一部着名的文学理论着作,是清代...
古代笔记小说是指杂录志怪、传奇、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中有不少书史相关的资料。近来读此类著述,发现三个小问题,或可以校正当代著述,或可校正古代书家之言,或可考证人物名实之来由,现裒录于此,略加考证...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绝大部分是男性作家以男性视角构建的形象,因而这些女性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带着男性自身对女性的要求。那么这些男性作家作为一个创作者,同时是一个男性,他们的立场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分析这些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了解...
《聊斋志异》为古代小说巅峰之作,作者将其中男子塑造为情痴、朋友、清官、孝子、儒生、商人、僧侣等形象,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寄喻了作者矛盾的仕途观念,憧憬向往男女的美好爱情等。一、矛盾的仕途观念(一)科举为上的思想文化观...
花木兰,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千百年来,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木兰的事迹除了文学、艺术作品外,还散见于地理志、县志、府志等历史事实含量较高的文献中。目前,关于木兰故里,众说纷纭,除毫州外,还有虞城、黄陂、完县、...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史诗作为一种宏大叙事的方法与观念,一直被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所推崇,并具体地应用到了新时期文学的创作中去,2多年历史小说的最显着的艺术特征是什么?我认为是对史诗体式的追求.[1]新时期的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由于其叙述的历史时间的久远以及历史空间的广阔,...
、《诗经》是中国文学少年时代的骄傲,文学自觉意识在此阶段已然显现。先民的生命意识逐步从混沌中走向清晰,因而,《诗经》作品中对生命存在的思索与追问日趋增多。这种生命自觉的意识首先源自当时生存环境的残酷现实,借作者身边熟悉的场景、物候而抒发,...
茶文化不仅深层次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并成为古代文学创作的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对古典文学的影响, 探析茶文化与各种古典文学的结合形态。...
古代文学作为文化的显性代表, 尝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体现始终是学术讨论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