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千百年来,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
木兰的事迹除了文学、艺术作品外,还散见于地理志、县志、府志等历史事实含量较高的文献中。目前,关于木兰故里,众说纷纭,除“毫州”外,还有虞城、黄陂、完县、魏县和延安之说。据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直隶完县志》、《大清一统志》记载:“木兰姓魏,亳州人。”亳州民间传说中的木兰自幼聪明美丽,被人们称为“花姑”,即“俊姑娘”之意,所以,当地人习惯把魏木兰称为“花木兰”。木兰自小就跟随父亲习枪舞棒,骑马射箭,练就一身好武艺。那时外族经常入侵,国家危难之际,其父名在军籍。由于父亲年岁已高,而弟弟尚幼,木兰断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二载鏖战塞外,战功赫赫。战争结束后,她不慕功名利禄,还乡耕织。皇上听说木兰姿容英秀,便招之入京,想封她为东宫贵妃。木兰宁死不从,随自缢于画梁,后被追封为“孝烈将军”。为了纪念“孝烈将军”花木兰,家乡的老百姓纷纷建祠祭祀。
一般而言,“传说往往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基础,经过长期集中、丰富的典型化过程而逐渐定型的。一般先为新闻传说,以真人真事为主,后来常常把历史上与该人物相似的事件都附会在他身上,不仅故事情节日益丰富曲折,而且人物性格也更鲜明突出。使美者愈美,勇者愈勇,成为箭垛式的人物,这样幻想成分和传奇色彩逐渐增加”。
关于花木兰,虽然正史中并无对她的点滴记载,但千百年来,花木兰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根据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木兰祠堂等可以推断:历史上一定存在着一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英勇女性。不过,真实的历史虽然是存在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再现于人们视野中的历史却又是变动不居的。源于对花木兰的深切爱戴或社会现实的需要,历朝历代或赋诗吟咏、或撰文立传、或作史实考证来赞誉花木兰、重构花木兰,使花木兰形象不断流变,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花木兰代父从军最初的来源主要是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诗歌的开篇交代:边关告急,可汗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花木兰别无选择,踏上了征程:她渡黄河、趋黑水,奔朔方。十二年枕戈待旦,花木兰屡建奇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奏凯回师的花木兰面对封赏,坚辞不受,只乞请朝廷让其返归故里,伴随爹娘。花木兰回乡后,重拾红妆、恢复女儿之身:“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当她出门见到军中伙伴时,伙伴们不禁发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慨叹。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一位活泼明朗的少女,她有着真实的内心活动、撩动人心的悲喜、娇憨可亲的女儿情态。花木兰原来并没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念想,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和特殊的家庭境况,花木兰也会像其他女子一样,默守田园,终老一生,她代父从军实为解救家庭危机的无奈之举。《木兰辞》中花木兰的代父戍边之孝、女扮男装之奇、保卫国家之忠、身经百战之勇、功成身退之圆等诸多元素,成为后世不断建构木兰的主要资源。
从唐代开始,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泛流传,仅《全唐诗》就收集了吟咏花木兰的作品不下五首。契合唐代开疆拓土的时代需要,花木兰忠、勇的品格愈加鲜明,并有着明显的教化意义。
杜牧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从诗歌中可见:沙场上的花木兰弯弓征战,气概与男儿无异。但日常生活中的花木兰却把酒思归,梦里几度画眉。木兰之所以坚守塞外,是为了安靖边烽、纾国之难。可见,杜牧笔下的花木兰是何等忠勇。
元代后期开始,社会崇尚死烈,木兰形象又进行着符合时代特征的改装与变形。侯有造在《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是这样记载木兰故事的:“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世传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佩鞬囊,操戈跃马,驰神攻苦,钝锉成阵,胆气不少衰,人莫窥其非男也,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还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
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侯有造的行文与母本《木兰辞》相比,除竭力彰显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大孝大勇外,还通过传说和臆测,将花木兰定性为冰清玉洁的“处子”,并给花木兰安排了“自尽”的结局。侯有造之所以赋予花木兰抗君守节的贞烈美德,也是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使然。
清代以降,满族为了消解民族矛盾,稳固统治秩序,大力提倡”忠孝”。花木兰又开始走出“节烈”的语境,转向以“忠孝”为核心的道德重构。清代的董廷晋在《题木兰祠诗》中云“忠孝可怜巾帼俱,忍使须眉对影惭”,盛赞花木兰的忠孝大节。而雍正时《完县志》中的《木兰歌·引》则云:“委身事君,忠也;克敌制胜,勇也;辞封拒赏,廉也;事亲终身,孝也;久处戍役,守身弗失,贞也;五德具焉,烈丈夫犹难,一女子能之,不亦可嘉乎哉!”可见,中国儒家所有的美德几乎都叠加在花木兰身上,花木兰被标榜为五德俱全的千古完人,完全沦为了王朝教化世风的工具。总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花木兰的形象不断被赋予合乎时代需求的延伸和改造,花木兰也由最初的那位朴野明朗的少女逐渐演变成集“忠、孝、勇、节、烈”于一身的道德楷模。
民国以来,花木兰逐渐褪去封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契合新的时代需要,“花木兰则成为女性国民、民族英雄、现代女性的典范。”现在,人们更乐于从孝敬父母、保家卫国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角度去诠释花木兰的价值意义。
在全球化、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遭际中,迪士尼动画公司按照美国人的审美,对传统的中国木兰形象加以改造、颠覆。花木兰从军的深层动机不再是为了父亲,而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花木兰已经被本质化为追求自我、特立独行的女性,成为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载体及商品。
花木兰的故事穿越千古,源远流长。自《木兰辞》以来,历代都对木兰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加工和延伸,任何时代对木兰内涵的挖掘和重构,无不折射出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木兰。
参考文献:
[1]段宝林.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9.
[2]黄灿章,李绍义.花木兰考[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8.
[3]柯倩婷.性别·家国·战争:木兰传说的现代化与视觉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
、《诗经》是中国文学少年时代的骄傲,文学自觉意识在此阶段已然显现。先民的生命意识逐步从混沌中走向清晰,因而,《诗经》作品中对生命存在的思索与追问日趋增多。这种生命自觉的意识首先源自当时生存环境的残酷现实,借作者身边熟悉的场景、物候而抒发,...
一.文艺作品中的花木兰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里,花木兰是一个英雄,她的一生是个传奇。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先后出现过多种以花木兰为题材的戏剧、歌舞剧、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文学作品《木兰辞》以浪漫抒情的华章,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
文学史分期是考察文学发展进程中某一阶段性特征的必要前提,其具体划分往往受到不同时代主流文学观念的影响,文体演变、政治变革、人性发展都可能成为分期依据,由此造成文学史分期的不确定性,给准确把握时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与客观评价具体阶段的文学成就造...
每一时代文学与诗学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对前代遗产的继承与超越之上,故而,对先前已有充分发展的文学创作潮流或主张进行系统的总结,尤其是对其弊端的认真反思,就成为每一接续者的必备功课,新的文学创作潮流往往由此孕育,新的文学主张也每每就此发端。论及...
《诗经》时代,是我国男权社会的时期,在那个时代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封建宗法社会礼教,但是妇女在经济社会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只是男子的附属品,一旦她们结婚,情感生活是她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和人生的全部。《诗经》通过对她们的情感生活描写,塑造了丰富...
一、世界文学时代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转向的必然性两百年前的歌德已经预言了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他指出:民族文学的意义现在已经不大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应促进其发展进程。[1]至如今这个高度全球化的地球村时代,民族国家间无论在物质联...
2.2个人因素上文简述了时代因素对张祜乐府诗创作的影响,下文主要从张祜个人音乐素养、外在环境的诱因以及张祜乐府诗创作的内在动因三个方面分析张祜个人因素对其乐府诗创作的影响,阐述张祜个人因素与其乐府诗创作的关系。2.2.1音乐素养王灼《碧鸡漫志...
第二章张祜乐府诗的创作背景中国废兴之际,枢于中唐①,中唐,是一个富含变革因子,锐意进取的时代,又是一个人才辈出,风云际会的时代。明胡震亨云:唐至开元而海内称盛,盛而乱,乱而复,至元和又盛②,明胡应麟亦云:元和而后,诗道浸晚,而人才故自横绝...
夏、商时期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以祭祀、庆典为主要形式的原始礼仪虽然早已流行,但各种典礼和仪式的大规模盛行却自周代开始。在两周礼乐文化的演进历程中,西周穆王时期具有标志性和典型性意义。就礼仪制度而言,周初制礼作乐的礼制大多沿袭殷礼,周礼多数是...
一、问题的提出汉晋之际,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生显着变化的时期。①在此期间,不仅文艺、美学、人物品鉴发生了显着变化,而且整个的学术风气也呈现出绝然相异的特征。概括地说,汉晋学风之总体趋势,呈现由拘泥繁琐向清通简要的发展特点。具体而言,在学术取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