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古代两情相悦词句的主题思想和鉴赏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09 共2142字
论文标题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爱情是爱情诗中的共同语、世界语。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写得最好的是爱情诗。 这些两情相悦词,内容多写男欢女爱,情感或热烈奔放,或细腻委婉, 成为那个重科举的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些诗词中, 有一些经典名句盛久不衰,达到的高度让今人难以逾越。

  一、主题思想

  (一 )歌咏爱情的美好 , 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美好的爱情让人追求与向往。 有人为了爱情将生死置之度外, 于是爱情便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吟咏的对象。 有的诗词歌颂了美好的爱情。 其中,秦观的《鹊桥仙》独具风采。 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 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这首词上阕便直抒情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下阕意思更进一层,吟诵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哲理。 这首词将通俗易懂的议论、 优美的形象以及浓烈深沉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跌宕起伏地讴歌了人间爱情的美好,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有的诗词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如汉代乐府民歌《上邪》,表达的就是一位女子痴迷而炽烈的爱情誓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二)分离之恨,相思之苦

  这类爱情诗都是由于分离而产生的相思之苦。 因为古代的少妇、妇女都要待在家里,而男人要追求功名,不是参加科举考试,就是到处漂泊,寻求一官半职,还有参加争战生活和到外头经商, 于是这些天各一方的男男女女就吟咏出许多千古名句。一类是闺怨词。王昌龄的一系列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春日凝妆上翠楼”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 “忽见陌头杨柳色”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第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 ” 的过错 。 诗并未刻意写怨愁 ,但怨之深,思之苦,已裸露无余。 一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吟诵的思妇曲。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诗人只能苦苦思念。 这首诗朴素流畅,情真意切。

  “巴山夜雨 ” 首末重复出现 , 令人荡气回肠 。“何当 ”紧扣 “未有期 ”,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此外,还有一类是悼亡诗。 如苏轼纪念亡妻王弗所做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生死相隔十年,不想,不是忘记,而是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这是作者假设见面的情景。十年的辛酸,沧海桑田,容颜已老,最爱的人却相见不相识,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阕作者真的梦见了亡妻。 “小轩窗,正梳妆。 ”二人又回到了故乡,往事依旧,情景依旧,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分别后的种种,如何说起,一个“无言”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的效果。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由虚入实,由梦境转回现实,料想亡妻在这样年年伤逝的日子里,也是柔肠寸断吧。 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三)个人身世渗入对爱的苦苦追求

  这些诗词在表达对爱的苦苦追求时,寄寓了诗人自己的身世。 如辛弃疾《摸鱼儿》中爱情词托儿女之情写君臣之事, 有比兴与寄托的特点, 在芬芳悱恻之中, 露磊落不平之气, 在纷繁的词作中寄托了词人深沉多样的思想情怀,尤其是寄托了英雄失意的愤慨,进而表现他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对国家长期分裂的悲痛。

  二、鉴赏方法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思想

  了解诗人的生平,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 诗歌往往是作者个人生活的写照。 如清楚陆游和唐琬的故事后,再来赏析他的《钗头凤》,就能很好地体会“错,错,错”与“莫,莫,莫”中作者对唐婉的念念不忘与悔不当初的沉痛、哀伤之情。

  (二)抓住题目,体会诗人的情感

  题目往往是诗歌的线索,或者灵魂。 抓住题目,常常能捕捉住作者的情感。 如李叔同的《送别》这首词,从题目就可以得知这是一首送别词,或表现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抒发离愁别恨。

  (三)抓住诗歌意象,悟出词情

  熔铸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这些景物由于融入了诗情,就不再是单纯的景与物了。 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作者所写的物象是“柳”“风 ”和 “月 ”,捕捉了月西沉 、天将晓的情景 。杨柳这一意象使人联想到折柳赠别的习俗,依依杨柳,绵绵别情。

  (四)兼顾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词情

  例如,李商隐的《无题》:“昨日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的后两句运用巧妙的比喻揭示心灵的感受相通, 认识深刻。 他的另一首诗“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颔联运用比喻。 “丝”一语双关,生动地描写了永远相思、至死不渝的深情厚谊,成为传诵千古的爱情诗名句。 再如,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借女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来直叙。 起始两句写出两地相隔之远,结尾两句写情不变。 这是男女爱情坚贞不渝的表现。 末句点到了不负相思的主旨,但以“只愿君心似我心”为前提,使感情翻腾,读来余味无穷。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