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

探索山西漆器工艺的复兴之路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3-20 共460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六章 探索山西漆器工艺的复兴之路

  6.1 产品结构及生产技术的更新。

  中国的漆艺已有八千多年的的历史,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同步起来的,漆艺是经过历朝历代,朝廷变革,战争烽火流传下来的,所以传统的技艺文化不能丢,现代的大生产流水制造的产品不能够代表传统技艺的精髓。但是为了综合二者的联系,我们在艺术效果和表现形式上可以融合时代的审美需求,更新产品结构,而非完全颠覆传统,从而更好满足人们现在对视觉艺术的要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大漆漆过的杯盘碗筷对细菌的隔离是其它媒材难以比肩的,数据显示,用大漆涂过的漆筷,其在裸露的空气中,对细菌的阻碍作用甚至强过用高科技制造出来的筷子,因此只要漆层没被破坏,人们尽可以放心使用漆制餐具,漆对纸张、对金属、对木材,甚至对食材都会起到保护作用。漆家具和非漆家具对比,光泽度与触摸感是有区别的。

  大漆同时具备了自身审美和物质保护两方面的特征,随着中国漆艺家对大漆材料的深入了解,中国的漆艺创造也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平遥、新绛、稷山就是山西漆艺现状的一个缩影,引领着山西漆艺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之境。漆艺术品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空间,享受着大漆对人的滋养,大漆仍就是中国漆艺家表达自己思想理念的纯艺术媒材之一。

  6.2 恢复传统工艺技法。

  过去的漆器制作都是大量出口,漆灰也是使用生漆调灰所制,而现在是选择猪血灰和胶调制的灰。其次,过去用麻布糙布制胎的工序也渐渐减少。80 年代都是以大漆制作为主,而现在则是化学漆的冲击,使天然大漆受到影响。传统手艺只有在少数人手中还继续保持着,几千年的传统漆艺不能丢,必定要恢复起来。

  发展到今天,传统工艺得到保留和传承,另一方面新工艺和材料的使用让古老漆艺有了更多的选择,机械化使得繁重的一些木工操作,变得简单高效,而挂灰和上漆却不是机器能代替的,细枝末节的过程不容半点马虎,木胎刮灰的目的是为了让木胎平整和有好的附着力,灰浆调制有一定讲究,老祖宗的古法一直沿用至今,把猪血料,滑石粉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再加入水调成灰浆并充分搅拌,如同刮花一样,上漆、擦漆和修补从来都不是机器所能替代的。

  传统工艺如果要让社会认可,特别是让年轻人认可,如果结合新的题材,让年轻人能够接受传统手工艺,这样就不会失传。因为如果自身没有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没有条件来保护传统技艺,不论国家如何大力保护并倡导发挥传统技艺也无济于事。所以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利用传统技艺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在响应非遗政策的号召下,更有效的对传统技艺进行传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发展。

  6.3 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我省漆工艺产品目前在全国也是主要产区之一,但生产规模较小,种类也比较单一,在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漆艺新品种、新产品,进一步发扬光大山西的漆工艺制品。

  山西漆艺可以向外界突出的漆艺技术学习来弥补山西漆器技艺的空缺,了解其他地区的漆工艺,漆材料,更好的研发出适合山西漆艺发展的新产品。由于其制作难度大,很多人不了解这种制作技艺,所以在工业化社会的冲击下濒临失传,甘而可作为惠州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潜心研究并成功试制了菠萝漆制作工艺,将其推向新的高度。菠萝漆的精美程度确实让人震撼,它能够在平面上产生自然的纹理,也不会受到时间的推移及适当的打磨而消失。菠萝漆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打磨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奇的效果。在古代犀皮漆色彩以红黄黑,红黄紫,红黄绿为主,为了结合时代元素体现犀皮漆典雅高贵的气质,只能从色彩进行突破来寻求最佳状态。色彩中加入珊瑚、绿松及其他矿物质颗粒粉末等材料,介入金箔、金泥、金属粉末等材质,按照漆的肌理使线条变得流畅,准确控制贴金箔的时间与位置,打磨之后呈现出斑斓的色彩,既传统又现代,由于选用材料昂贵,适合只做高端奢侈品,散发出雍容华贵的艺术气质。山西漆器技艺也可以将菠萝漆漆器做好做大,丰富山西漆市场,展示漆艺独特魅力。

  除菠萝漆之外,还可以借鉴成都传统技艺:雕花填彩工艺以及雕锡丝光晕彩,前者在做漆底时用的是天然大漆加上黄灰,黄灰产自成都,质地细腻,雕刻时漆底不会受到影响,只会伤到漆膜本身。结合雕刻的力度及技巧,雕花填彩工艺纹饰和漆本身就是平的。其次,雕锡丝光晕彩结合金银平脱的技法演变而来,成为成都特有的装饰工艺,将金属的熠熠生辉与国画的晕染相融合,体现淡雅的风格。学习成都特色漆器工艺技法,研发出适合山西漆器工艺发展的新材料与新技法,对山西漆器技艺市场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漆工艺大多属于纹质齐平、磨显斑纹、推光而成的漆工艺品。而突纹彰髹则占少数几种,现代漆艺应当把这类传统技法加以广泛的延伸并应用。从类别上讲,主要分为工具起纹、印迹起纹、撒粉起纹、流变起纹、研磨起纹等。借助的工具有发刷、布团、树叶、麻布、丝网、烟丝等,制作简单,将这些带有纹理的材料洒置在漆面上,利用它们留下的印记来髹饰工艺,巧趣天成,这些属于工具起纹。撒粉起纹主要用禽类蛋壳粉、贝壳粉、色粉等填漆磨显推光而成。流变起纹则是利用稀释的颜料涂刷都在漆地上,任意流变交融,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而研磨起纹适用于漆面较高的器物,在漆地上是直接用砂纸打磨出设计的花纹轮廓直至平滑。现代的创作就应该将丰富的技法与多元的材料创新利用,设计新技法、新材料、研发现代新产品,发扬传统文化,促进现代生活。

  6.4 创意时代产品。

  如今,平面的漆画作品以及传统的漆器摆设在漆艺术造物与空间这一概念的持续发展的情势下已渐渐淡出展台,似乎昭示着中国的漆艺创作,已经进入广阔的日常生活领域,甚至出现了茶室、书房这样能够将艺术与生活空间紧密结合的庞大的艺术作品。漆空间的装饰除了墙上挂的画,桌上摆的一些摆件之外,还有椅子、桌子、茶几以及周边配套的家具等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漆曾是那么密切的参与了我们的生活,中国古人用大漆绘制了一幅生动而多彩的生活长卷,先民的生活富足而优雅,一件又一件充满着瑰丽想像的漆用品装点了先民的生活空间,时光流逝,人事更迭,大漆的丰姿确穿越了时间,从先民的身边一直走到我们面前,漆从它的质地、材料的属性、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构成漆与人类交流的语言,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更好的普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加强漆在用之美上的突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大漆的美,让人们零距离接触漆,享受漆之美,体会漆之味。在这场艺术实践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便是设计,设计让漆元素自然地渗入新时代的时尚审美,与当代流行结合在一起,巧妙地从传统精神里去启示现代精神。

  漆器艺术的创造要遵循三大要素:首先,是生产方面的要素,要掌握广泛的生产知识,懂得生产创造,懂得生产原材料的用用,预知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行情。其次,要做好的创作就必须要做附加值高的产品,前提要有一定深度的文化内涵,不断学习来增长我们的文化修养。这个文化修养不单单专指文学水平,其次也需要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包括地理、军事、电视、电影、戏剧、音乐等都要有所了解。最后,漆产品的制作勇于创新,因为漆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既然要有创新,就必然先学会传承,传承是基础,没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就无法谈及创新这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之永恒。

  6.5 研制高端漆工艺产品。

  梁中秀提出:艺无止境,要不断学习,摆正态度去做这项事情,用现代人的审美观点,结合传统的工艺创作好的作品,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平遥漆器,避免出现市场上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挂件,传统的平遥漆器是用线描绘制出现代的题材,而不是将年画和国画绘制在漆器上。平遥堆鼓的色彩一定要上档次,结合传统描金工艺及天然大漆,渗透现代的色彩搭配,做出属于平遥地域特色的漆器,新颖精致的风格就是平遥漆器发展的道路。

  6.6 具有收藏价值的漆艺术品。

  "目前所见的传统漆器工艺出了博物馆藏品和考古出土的文物外,在民间还有很多流传,但这些毕竟是昔日余辉。不知不觉间漆和漆器远我们而去,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人工合成涂料。尽管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后出现过漆文化的复兴,但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传统漆艺还是日渐衰落。保护的措施是发展,今日的漆艺发展,必须使传统漆艺走进现代人们生活,开发与现代人们生活有关的现代漆器,走工业设计之路,使漆艺与木工艺相结合,与竹工艺相结合,与金属工艺相结合,从复古、仿古的误区中走出来,从工多为上、材贵为美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现代的生活环境。"[5]

  总之漆艺要跟着时代去发展,走进划时代的工业生产,但还要保护传统漆工艺,做传统漆文化的守护者。

  6.7 市场营销。

  传统大漆制作的漆器最起码耗时半年左右,制作程序复杂严谨,在追求完美的标准下制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漆工艺品。既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民族文化精髓,又饱含了漆艺家制作的良苦用心。

  客观的讲,在经过辉煌的漆器时代之后,现在的漆艺术对于漆爱好者以外的国人是相对陌生的。在博物馆的漆展厅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父母对孩子讲这些摆设品是用油漆做的。假设询问你周边的人,如果家里的茶具换成大漆制作的,你会使用吗?不了解的朋友肯定会说:不会,因为漆有毒。大家都知道现代化学漆品种繁多,有腰果漆、聚氨酯、醇酸漆、磁漆、调和漆、树脂漆等等,危害健康,片面的将我们所说的天然大漆等同。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曾经作为日常用品的漆器被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瓷具、不锈钢等替代,漆具就这样从大众视野退出。多数人对漆的材质及属性没有认识。更不用提及对漆的使用和审美情趣的追求。所以,加强通过广泛渠道来宣传天然漆,宣传这一承载八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

  政府应该扶持一下传统手工生产,保持原生态的,纯天然的本真性创作,如果用大生产或者其他代替类的产品来制作,最后的成品只能充当商品的角色,而非手工艺品。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美的这种本质的文化,山西漆器代代相传,口口相授。

  其次,将美院的老师学生定期与漆器厂合作实习,互相交流心得,更有效的将院校的新概念、新模式、新技法与新材料运用到传统技艺里。

  6.8 漆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漆器文物代表了这个历史时期技术与艺术的进步,是生产水平、工艺技法、材质运用和审美要求的体现。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由于受到自然和人为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影响,漆器文物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坏,文物纹饰龟裂、褪色,漆皮老化、变形、碎裂,导致漆器逐渐失去了其历史、艺术、科学的研究价值,为了恢复文物的原有面貌,提高文物保护的意识修养,努力还原文物的真实性和艺术美感,在修复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传统工艺技法及原材料,避免造成二次损坏。文物出土后避免强光直射,清洗过程也要格外小心,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防止造成无法弥补的残局。

  "北方出土漆器由于埋藏环境中缺少大量水对漆器胎木的充填以及浮力承托,在腐朽过程中,许多器物坍塌变得残缺不全,或支离破碎,同时漆皮卷曲开裂,大量的漆器出土时已变成一堆碎片,因而留存下来有保护修复价值的器物已不是很多,加之出土后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使本来潮湿的器物在自然干燥过程中,遭受到更大的破坏作用,漆皮稍一触及,即碎为数块或成粉末。漆皮是彩绘图案的载体,也是漆器文物的精华所在,因此,妥善的将这些绘有图案的漆膜进行软化、展平、加固,并使其传之久远,是此类漆器保护的要点。"[6]

  此外,馆藏保护也相当重要,库房与展厅的温度与湿度也要符合文物适宜的环境,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漆器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创造有利于漆器长期保存的条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艺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