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货币银行论文 >

国内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建设困境研究前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9 共392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几十年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必须加以重视的关键性问题,1943 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1955-1972 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全球气候变暖等都让这一问题刻不容缓。直至 2003 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

  能源白皮书中才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和推广。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新型金融--低碳金融应运而生,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在中国,最近几年的雾霾等环境问题也让国家要加快经济转型的脚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线,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新一年里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 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都要减少 2%左右,二氧化硫排放要减 3%左右、氮氧化物排放要减 5%左右,加大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加大、水平提高,所以今后对低碳金融的研究更为重要。

  再加上国外碳交易市场的日益成熟,各国际金融机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话语权,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紧跟发展潮流,积极研究和开展低碳金融业务。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有关碳金融的起源与概念的研究。

  "碳金融"一词的出现,主要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和两个重要的国际公约有关,分别是 1992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 1997 年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突破性地规定了碳减排量可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此后,"碳金融"的概念逐渐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Nicholas Stem(2006)提出气候变化不单单是科学界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威胁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Stem 认为,要想改善这个状况,最重要的政策在于为碳定价,即让排放企业为其温室气体的排放支付相应的成本,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包括征收碳税、制定相关法律和进行碳排放权交易。

  Labatt 和 White(2008)认为,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一个新的分支,碳金融的研究内容应包含所有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要素,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

  Jeucken(2001)分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银行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关于"碳金融"的看法基本一致。成万牍(2009)认为,碳金融就是所有与碳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大体上是指与环保项目有关的投融资,也可以看成是对碳物质的买卖,也可泛指所有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初雄昌(2010)认为,碳金融的核心是碳排放权,包括与节能减排项目有关的投融资活动、碳排放权交易及其衍生品的交易等。曾刚,万志宏(2009)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即为限量交易,由管理者制定总的排放配额,在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相互之间进行排放配额的买卖;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买方向经核准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项目购买减排额。

  蓝虹(2012)认为,开发性金融可以促进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具体路径包括: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信用增进作用、风险过滤作用和信息溢出效应,同时,认为我国碳金融在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时,也有着相当大的挑战,政府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对他金融业务的了解不足,国内碳金融制度还不完善,中介市场的发育不完全以及碳金融业务的风险也较大,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我国碳金融的发展。

  1.2.2 有关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研究。

  陈游(2009)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业务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增强创新能力和盈利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李东旭等(2011)对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现状提出了担忧,认为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深入到碳金融业务的核心部位,目前涉及到的业务大多是节能减排项目等绿色信贷,相关领域的业务能力严重不足,在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能力上与国际金融机构相差甚远,面临着全球碳金融市场带来的严峻挑战,而市场和政策不完善、缺乏成熟的交易制度、规范的交易场所和统一的交易平台是其重要原因。于岩熙,王吉恒(2015)认为具体针对绿色信贷来说,我国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绿色信贷信息的有效共享。刘慧,张美慧(2015)分析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发行的几种理财产品情况,认为我国银行的低碳理财业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产品过于概念化,实际收益低以及产品种类少。

  面对国内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现状,针对商业银行如何在国内发展低碳金融业务,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一些研究。

  郑冲(2013)认为西方国家在开展低碳金融业务时有明确的战略和目标,提供的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丰富,效果良好,我们可以借鉴西方银行的主要经验,由商业银行组建自己专门的碳金融部门与团队、夯实研究基础、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以及重视同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周懿萍等(2010)认为,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创新贷款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低碳项目开发有序进行。汪陈等(2010)认为,必须要加快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低碳间接融资体系,同时对银行开展的相关低碳业务实行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激励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行者。

  国家政策方面。郭清马(2010)认为,政府需要尽快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并减少政策上的风险来为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业务提供支持。田野、王元龙(2009)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竞争力的发展建议,包括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业务以及制定法律使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更加有序。邵伟(2010)认为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现在处于对碳金融行业的无作为状态,要尽快有所改变,制定鼓励政策以及开展低碳业务的指导意见。

  银行业务方面。杨志、盛普(2010)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应把握住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积极参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创建,不断进行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自身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能力,争取在国际碳市场领域的话语权。沈琳、叶敏(2010)认为,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与碳排放权概念相关的理财产品,丰富和完善相关产品,并在低碳产品开发上进行更多尝试和创新。王元龙、田野(2009)认为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新的低碳金融业务模式,除了已经开展的 CDM 项目融资以及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以外,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探索更多的业务模式,包括提供咨询、保理、融资租赁等服务,来满足客户多样性的需求。陈游(2009)认为,由于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商业银行需要企业提供担保或抵押来防止贷款不能回收,但对于想融资的企业来说,寻找抵押担保品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节能减排项目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贷款。

  风险控制方面。邵伟(2010)认为,根据碳金融业务风险偏好的不同阶段 , 商业银行所采取的策略态度分为三个阶段:碳金融与己无关阶段、碳金融风险管理阶段(被动防御)、碳金融战略发展阶段(积极参与)。史晓琳(2010)认为,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业务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碳金融信用风险带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价格波动给低碳金融业务带来市场风险,碳排放政策的变化会带来政策风险,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和收益。同时,史晓琳(2010)认为,为应对新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尽快构建碳金融内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全面有效的碳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构建先进完善的碳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稳定可靠的碳金融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公平严格的碳金融风险管理责任机制。

  1.2.3 文献述评。

  关于国内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研究开展的时间尚短,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业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为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建议方面,而对于国内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基本只是简要介绍。因此可以在丰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开展的现状进行更加深入地对比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国内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与国外的差距所在,更好地提供发展建议。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在最近几年低碳金融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并结合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基础,探讨国内外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使我国商业银行能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1.3.2 研究方法。

  1.3.2.1 案例分析。

  本文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兴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具体经验以及对银行经营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1.3.2.2 比较分析。

  本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介绍和简单对比,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1.4.1 创新点。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对低碳金融业务涉及较少,其中兴业银行是率先投入其中的一家,低碳金融业务开展以来成果斐然,非常值得研究。本文拟重点以兴业银行为例,通过分析兴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以及对其自身经营的影响,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可以选择的发展路径。

  1.4.2 难点。

  由于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刚刚起步,很不成熟,国内商业银行对于低碳金融业务只是初步涉及,开展的范围小,产品种类少,深度有限,相关数据资料缺乏,获取有一定的难度。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货币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