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6 共515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一、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

  本部分试图梳理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目前比较成熟的是生态经济学,而后对生态经济及其他易混范畴做考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地球存在了大约 46 亿年,生命的历史有 35 亿年之久。与之相比,人类的历史是短暂的。通过考古发现,最早的工具可以追溯至 250 万年前的非洲,它们属于东非古猿,晚期智人则只到 9 万年前,而真正解剖意义上的现代人仅有 4 万年的历史。

  人类历史大致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两次转型,可以划分为狩猎-采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代.采猎文明时期,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能养活 0.2-2个人;农业文明可以在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供养 25-1000 人,人口规模增长了 200倍;在工业文明短短的两百年里,人口从 9 亿膨胀到 60 亿,城市大量涌现,地球上再也没有人类触碰不到的地方。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首先以环境污染的形式表现出来。环境问题主要发作于生产力发达的工业文明时代,大致可以划分为发生、发展到集中爆发三个阶段.

  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首先是英国,而后欧洲大陆、美国和日本相继建立起了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燃烧,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大量大型矿冶、化工工厂排放出富含重金属的粉尘、废渣和废液,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体。这一时期污染的特点是源头相对较少、范围较小、人员伤亡较少,污染事件只发生在局部地区。

  20 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是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阶段。内燃机经过不断改进,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广泛替代了蒸汽机,同时刺激了炼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的兴起。汽车尾气引发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石化工业所生产的有机农药、添加剂等剧毒有机化学制品都更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这一时期,燃煤污染范围扩大、程度加重,又伴随着炼油、石化等新的污染源、污染形式的出现,导致公害事故多发,公害病患者和死亡人数增多。

  20 世纪 50 年代,世界经济转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边是资源的大量消耗,一边是废物的大量排放,再加上放射性物质和有机氯化物等新污染源,最终造成公害事件的大爆发。此时的环境问题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焦点,污染扩展到包括海洋水体在内的全球范围,物种灭绝、气候变化,患病、死亡人数也大幅上升,地球已经到了一个危机四伏的状态。

  (二)生态经济学的形成与框架。

  资本主义短短 200 年的发展重创了地球耗费 46 亿年的漫长时间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大部分的经济学家继承新古典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考察生态危机,试图通过分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依赖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了生态经济学。

  1、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在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当环境问题开始显现的时候,古典经济学时期就有过对环境因素的考察,如托马斯·马尔萨斯。他的理论因为没有考虑技术进步这一关键环节,也没有注意西欧从新大陆掠取的资源和向外输出的人口,所以无论作为科学还是预言都从来没有正确过。尽管如此,马尔萨斯考虑经济增长的生态约束的研究思路是值得肯定的。

  随着公害事件的集中爆发,60 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近代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作用;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发表了《宇宙飞船经济观》,并且不久之后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

  "罗马俱乐部"于 1972 年发布了报告《增长的极限》,把整个西方学界拽入到一场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的大辩论中来。报告提出人类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因此主张限制增长。如果把前者看作"悲观派"的话,那么与之相对的"乐观派"以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卡恩为代表,认为人类正处于从贫困到富裕过渡的中期,并且只有经济的不断增长才能保障过渡的顺利实现,因此主张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

  无论悲观派,还是乐观派基本上都认同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正在反作用于增长自身。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开始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产生了两个分支学科: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前者,关注经济活动中废物排放及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后者,关注从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种问题。但是,此时的经济学仅仅在研究中加入对环境和资源的考察,而忽略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面理解。

  西方生态经济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是 1989 年国际生态经济学学会的建立。学会首届主席罗伯特·科斯坦萨在学会会刊《Ecological Economics》创刊号的首篇文章中给生态经济学下了定义: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利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当前的生态经济问题。

  我国生态经济学始创于 1980 年,是由经济学家许涤新和生态学家马世骏等共同倡立的。1995 年之后,以《中国 21 世纪议程》为标志,我国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逐步开始与西方生态经济学接轨,尝试应用生态价值理论开展定量研究。在我国,生态经济学是设立于生态学之下的二级学科。

  2、生态经济学的框架。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打开任何一本生态经济学的教科书,开篇都会用生态学的知识对生态系统做一个整体的介绍,从而给经济学加上生态约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以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

  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担任生产者,固定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无机元素(C、H、O 等);食草动物是初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是次级以至于顶级消费者;微生物等扮演分解者的角色,负责把生物的遗骸还原为无机元素返回到生产者那里。生态系统运行的特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这个过程受三条定律主导:物质守恒定律,即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热力学第二定律,即一个封闭系统的熵(无序度)不会减少,或者说能量的转化是单向的。因此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是周而复始的,能量的流动是一去不返的。

  这三条定律对人类的意义在于:首先,因为物质守恒,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至少在短时间内,人类不可能从其他星球取得资源;其次,虽然能量在量上不会减少,但是能量的转化是不可逆的,最终可供人类使用的能量是有限的。

  就是说,人类只能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的条件下实现福利的最大化。这种有限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而是在一定时期内绝对的有限。

  如图 2 所示,在生态约束下,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相互依赖关系。该图反映的最重要观点是经济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经济与生态相互依赖,经济事件影响生态,生态变化也影响经济。

  图中外线框代表生态系统的边界,这是一个热力学意义上的封闭系统,与地球外的宇宙空间只交换能量而不交换物质。上部的箭头表示能量的交换:能量输入几乎都来自太阳辐射(核能除外),能量输出主要由地球的热辐射来完成。内线框代表经济系统的边界,穿越边界的四条线表示生态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的四类服务:生命支持和舒适性服务,提供资源以及接收排放的废物(不完全等于有害物)。这四类服务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如果有害物排放超出了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界限,就会扰乱物质循环过程进而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影响生态系统提供其他三项服务的能力,最严重的后果是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它要求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

  在这种基本理念下,生态经济学在微观领域里对自然资源定价,区分了不同关键资源类型之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提出了包含自然资本在内的生产函数,进而沿着新古典的路径研究市场对自然资源的配置,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市场会失灵,因此需要一定的微观经济政策;在宏观领域里,它关注的政策目标是《布伦特兰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相比主流经济学,更加注重资源配置的代内和代际公平。

  (三)生态经济的相关范畴。

  这里需要注意,生态经济和生态经济学是有明显区别的,生态经济是一个实在对象,而生态经济学是一个理论抽象;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根据科斯坦萨的定义,生态经济是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经济学是对生态经济的理论抽象。

  而现在的大量研究,不仅在生态经济这里,而且在与其相关的其他范畴里,区分不清 XX 和 XX 学,常常在文献中交叉、并列混用。

  在生态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与生态经济相关的范畴,如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循环经济等,以及研究阐释这些范畴的理论。这些范畴纠缠在一起容易造成混乱,简要梳理如下。

  1、清洁生产。

  人们在对付污染问题时,最初采取的是"末端治理"的方式。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代价很高。人们在开展末端治理的过程中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的30%-40%是生产工艺不合理造成的,从优化生产工艺入手,不需要花很多治理费用便可获得削减废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1976 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的"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消除污染源"的思想,这是清洁生产理念的首次表达。1989 年 5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其含义是通过排污审计、工艺筛选,实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术和管理手段,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以"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使废物在源处减少。

  2、工业生态。

  工业生态起源于 80 年代末 R.Frosch 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受自然生态系统组成和运动的启发,人们对许多工业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也存在着某些互联、互动的关系。于是,开始以构建工业企业间的生态链为切入点,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消除环境破坏,提高发展质量的目标。

  工业生态试图通过企业间的系统耦合,使工业具有生态链的性质,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传递、高效产出和持续利用。例如,火力发电中产生的粉煤灰是污染物,但可以用做建筑材料,建筑业产生的废料又可以成为其他工业的原料,由此形成工业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一般而言,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固化在生态工业园区中(工业生态园区内是将具有上述关系的企业群在空间上聚集在一起的载体,如果企业群存在着上述关系,而空间分布并不在一起,则称为虚拟园区)。这个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利用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化学成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系统,最终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3、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同样可以追溯到鲍尔丁。他发表的《宇宙飞船经济观》

  一文最有价值之处是把污染视为未得到合理利用的"资源剩余",即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没有绝对无用的垃圾,进而提出要以"循环式经济"替代"单程式经济",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的设想。它要求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进行资源配置,以消解长期以来资源消耗和经济需求的尖锐冲突。

  (四)生态经济及其相关范畴间的关系。

  上面简要介绍了生态经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循环经济四个范畴,表面看来它们似乎都是研究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问题,事实上是有区别和内在逻辑联系的。因为,由于学者的研究领域、学术专长、观察视角等的不同,他们归纳出的理论框架也很可能有所不同,理论的命名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这些理论试图刻画的都是同一个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它们之间又必然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这三个范畴中,清洁生产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早。它要求的是企业内部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实现减排,然而在现实中,往往只有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才有可能将清洁生产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与企业生产专门化的发展方向不相符合,客观上就要求开展企业间的合作,即把清洁生产从企业内部拓展到企业之间。工业生态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清洁生产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从企业走向企业群,走向生态工业园区。

  人们提出了消除或尽可能减少生产中的污染产生量的思路后又发现,消除被消费后的废旧产品的污染,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于是,清洁生产又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循环经济可以视为清洁生产理念的第二次飞跃。此时,清洁生产是在企业内、企业间和企业社会间三个层面上展开的。

  综上所述,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是一组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创新。

  其中,清洁生产是最基础的目标,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既是对清洁生产内容的两次扩展,也是实现清洁生产目标的新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在上述四个范畴中,生态经济提出的时间最早,涵盖面最大。它所要求的是整个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并且是制度性的安排;而后三者是技术层面的具体措施。所以,生态经济与其他三个范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其中,生态经济是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所要实现的理念和目标,而后三者则是现实生态经济理念的手段。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生态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概论论文
返回: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