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识版画
1、中国版画。
起初对版画一知半解,甚至觉得那就是简单的复制。直至研究生学习时才开始慢慢了解。学习间最常听见导师说的一句话:"版画是真正发源于中国的艺术".
学习过程中看到导师准备的丰富的课件材料,听着导师细数着中外古今的版画大家和他们的作品,在惊叹导师博学的同时也被版画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只是自己才疏学浅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学习到它的精髓,但是我想版画在我心中已经扎根。
通过学习了解到,在有人类文明之时起,就形成了最初的艺术,但是它更多的应用在生活中,成为生活中沟通与交流的一种符号。通过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艺术也不断进化,在艺术史的漫漫长河中,版画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能像版画一样与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结合得这样紧密。最早被发现的木刻版画形式源于中国,是有款刻年月,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 868 年。距今已有 1100 多年的历史了。
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宋元时期的木刻版画出现了很多流派,刻本章法日趋完善,题材也越来越丰富。到了明朝,木刻版画已达到了巅峰时期,明代不仅宗教木刻版画达到高峰,木刻雕版的文学插图也非常发达,更出现了具有欣赏性的木刻版画,一时间佳作如雪。清代木刻版画延续了明代的繁荣,至清末随着外国的印刷术传入中国,使中国的木刻版画逐渐退出了印刷领域,反到突显出了民间木版年画的繁荣。
到了近现代,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中,鲁迅先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被我国的版画家尊称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导师".他重视借鉴和研究国际版画历史的发展经验,通过友人和书店等多方收集国外的优秀版画作品、书刊、画册,为当时的中国青年版画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后来中国很多着名的版画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刻作了很多他的肖像。
版画发展到当代,在中国它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凸、凹、平、漏版种齐全,表现形式也不断丰富。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技法巧妙的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由于版画各种技法表现的效果不同于画笔,创作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当代版画还是以木刻版画为主,更以黑白木刻和水印、油印套色木刻版画为特色。
2、欧洲版画。
大约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中国的凸版印刷术传入欧洲并受其影响,欧洲的版画才得以逐渐发展起来。欧洲版画的初期大致分为三类:
一、常将单纯的线条所构成的图画印于卡片上,其风格多是古拙、朴素。
二、多为宗教圣像,它们作为宗教信仰传播之用,其中的圣母、圣人像多是强而有力的直接线刻。
三、书籍插图,在宗教圣像的四周标出简单的记述文字,合订成书。这时的画像与文字多并排于一张模板作品中,使书籍排版更丰富。圣经与一般书籍之中的插图开始大量产生,传于欧洲各地。
到了十五、十六世纪利用木版画印制的圣经和书籍插图已非常盛行。这一时期产生了几位杰出的大画家,他们严谨的造型、洗练的手法和丰富的色调,可以说将木刻版画表现到了极致。其中德国的画家丢勒创作的一组《启示录》木版画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木版画进入了成熟阶段。十七世纪荷兰的伦勃朗、十八世纪西班牙的戈雅,在铜版画上有所创造。进入二十世纪,创作版画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众多名家大师,如:比利时的麦绥莱勒、德国的柯勒惠支、挪威的蒙克、苏联的法夫尔斯基等等,他们的优秀作品,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摹本。
3、日本版画。
日本的江户时代,都市社会是由武士和町人双重主体构成。在都市自由经济逐渐发达的情况下,意识形态不断的发生变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精神领域的需求,于是町人的庶民文化应运而生。由于文化、教育、修养的差异,町人中的大多数对现实主义题材的风俗绘画感兴趣,因为它主要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场景。因此,在江户社会产生了一种面向大众的浮世绘艺术。当时正值中国明末时期,通俗小说、戏曲、传奇话本中大量插图的普及为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兴起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在刻板图绘上提供了原始的样本。他们将丰富的市井生活场景运用木刻雕版的形式,分版套印成极具欣赏性的浮世绘版画。
日本浮世绘版画之祖菱川师宣大胆美化江户町人社会的世态风俗。他抛弃了大场面,更多地描绘生活细节,以夸张的手法,尽情宣泄。提高了浮世绘版画的艺术价值。随着日本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版画大师,如栋方志功、斋藤清等。
4、版画中的新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与科学这两个巨人似乎一直走在两条平行线上,互不干涉。其实在人们的不经意间,他们已经拥抱在了一起,因为它们都源于人类的智慧和创新。如今的版画已经在传统的凸、凹、平、漏四大版画品种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创新,不断的融入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
这表现出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意识和心态的更新变化。现在人们更愿意用艺术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数码技术对综合版画创作的作用,无论是从最初的草图设计还是到实际的制版过程,它都比传统的手绘方式更有优势。传统手法在工具和笔墨制作中不仅耗时而且耗力,且仅仅是纸张、颜色、笔墨产生的偶然变化都是我们很难在创作中准确把握的。而利用数码技术制作草图的过程中,由于数码软件处理的图层参数是恒定的,所以效果更容易把握。这是数码技术应用的优点,即快捷,便利且相对恒定、直观。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原创儿童绘本的创作进入了井喷期。其中,运用传统美术元素进行儿童绘本创作的作者,俨然已构成了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但是,传统美术元素毕竟与当代审美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作者对于传统美术元素的认识程度、运用娴熟程度也还是一...
中国绘画艺术在西部曾有过历史性的辉煌。早在六千多年前已开始形成中国西部丝绸之路.这条总长七千多公里的古代东西交通干道及其支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曾经不仅把火药、造纸、印刷术、丝绸与地中海带来的葡萄、石榴、胡萝卜相互馈赠,而且将灿烂...
摘要本选题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跨界问题,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当代艺术中层出不穷的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梳理。首先,界定艺术家与跨界艺术家;并将明星艺术家的跨界方式进行分析和整理;其次,将古代文人画家与当代明星画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
三、跨界入画的传统追溯(一)何谓文人画: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数字阅读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漫画不再只是应用于报纸期刊上的艺术形式,它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借助数字化媒体的特点,它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相连。...
日照农民画,兴起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自1988年日照被我国文化部首批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后,日照农民画也一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其流传发展的过程中,2006年日照农民画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分化遗产。...
本文基于中国山水画“线条”的民族性进行探讨,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其次, 就中国山水画民族性诠释的原因展开分析...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潘天寿是公认的文人画大家,他不仅仅在中国画创作上推陈出新,在诗、书、画、印上均有着非凡的造诣,他曾说: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章是也。另外,潘天寿还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绘画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他...
第五章北宋院体画艺术精神的影响前面论述的北宋院体画艺术精神对后来的绘画艺术领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南宋院体画在它的影响下又有新的发展。明清之际,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对绘画写生有所发展;在当代画坛,不少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其影响...
安塞民间传统绘画是陕北地区民间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安塞民间传统绘画图案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中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空间。将更多的艺术形式与之相结合,可以设计出更多具有民族感、创新感和现代感的公共艺术作品,使安塞民间传统绘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