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

服务区域经济的中职教育发展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25 共574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衡水市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探究
  【第一章】服务区域经济的中职教育发展研究绪论
  【第二章】衡水市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PEST分析
  【3.1 - 3.4】衡水市职业教育SWOT分析
  【3.5  3.6】衡水职教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章】衡水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及战略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衡水市中职教育体系完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1.1.1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史上,2014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国务院、教育部、农业部等分别下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有关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的探讨又一次成为社会焦点。
  
  国家一系列职教政策的出台,是基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社会经济背景的[1].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GDP增速趋缓,只有“技术进步”,加快先进生产技术的转化应用,才能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这就要求各类院校关注并服务于先进技术的转化应用,推动产业价值的提升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为应对产业升级,我国教育就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原动力,促进一线劳动者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2].
  
  在这一背景下,职业院校任务艰巨,需要起承担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任务,需要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按照区域经济结构来组建专业群,为本地区的产业链延伸和创新发展需求搭建最佳的人才链。围绕这一任务,职业院校、相关企业就要在密切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融合,实现校企融合、共进、协同式的发展。
  
  2014年5月21日,中共河北省委印发了《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衡水市开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衡水市开始了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题的“绿色崛起、跨越赶超”之路[3].衡水市将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提升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不断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持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着力提升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和结构比重,走出一条非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之路。
  
  衡水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开展必然需求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也就成为了衡水市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衡水市内,以衡水中学、衡水第二中学为代表的省级重点中学因为远高于其他学校的升学率而对省内外初中毕业生产生了虹吸效应,加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冷淡和中职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衡水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其中最为突出的困难有三个:一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态势仍不明朗。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实现并维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大体相当,但实际落实起来相当困难,重点高中一尾独大、中职教育总体规模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是衡水各县市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二是中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已经全面免除学费,办学经费地方财政拨款为主。而衡水市本身为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不足。在经费上,各中职学校普遍处于保正常运转的状态,难以与当前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三是中职教育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后,缺乏市场用人反馈机制,难以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劳动者。如果以上三个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衡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中职教育将会成为衡水市顺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绊脚石。
  
  因此,本文拟以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协同发展为切入点,对衡水市中职学校如何更好地为综合配套改革服务进行分析和探讨。
  
  1.1.2核心概念界定
  
  1.1.2.1  中等职业教育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北京教科院职成教所陈丹辉认为应该从“中等”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中等”通常理解为完成中等水平的文化基础课教学,或者说是使学生掌握相当于高中水平的文化基础知识;“职业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途径来促进受教育者参与职业活动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应该是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并想掌握初等或中等职业技能的人群;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4].从目前来看,中职学校是承担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而中职学校又是传统的中专、技校和职高的统称。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来看,中等职业教育是连接基础教育、社会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的桥梁,更进一步说,就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初、中级技术型人才,并为有意愿、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到高职院校深造的机会。本文仅以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1.1.2.2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就是指处于特定区域的人群所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所有的区域经济都会同时表现出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其中,空间差异性是由于每个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指针不同而产生的,这既是其优势所在,也是其经济的独特之处。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简称为特色经济。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子系统,其主要发展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这就使得不同区域出现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和法规[5].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以往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衡水市中职学校生存与教育现状,探讨该地区在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互动交融的关系,讨论和分析如何突破体制机制制约,进一步优化中职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更好地推进校企融合,促进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通、协同、共进。
  
  1.2.2研究的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职业教育是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养为目的,而中职学校又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从2014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之后,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讨论几乎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从培养目标上来看现,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属于就业教育,应该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办学形式上来看,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应该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融合;从办学定位上,职业院校应该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和升级为中心任务,根据区域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积极为社会发展提供“即时型”人才和“未来时”人才。对衡水市中职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问题进行探讨,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1.2.2.2 实践意义
  
  伴随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变革业已启动,今年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办学主体、办学模式上必将会逐步地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衡水市一个经济欠发达地级市的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的关系加以分析和探讨,是跳出职业教育来看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具体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1)为衡水市开展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重要参考;
  (2)为优化中职学校的合理布局、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3)为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全社会性的职业教育发展合力提供重要参考;
  (4)为中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协调联动提供重要参考;
  (5)为中职学校走出招生、就业两难的困境,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一个真正将教育视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的学者是美国人索洛(Slow)。他根据生产函数分析了美国20世纪前40年当中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发现其增长额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人均资本的贡献仅为12.5%左右。他在这里所说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包含着知识进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化等多方面的含义,在这多个方面当中,知识进步的贡献超过了总增长率的30%,这就间接地说明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舒尔茨(Schultz,1961)对物质资本决定论做了批判,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的说法,而且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当中的动力作用。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对美国1929年之后长达29年的发展数据做了详细地分析,结果发现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为17.3%,投资增长收益达到了国民收益增长的三分之一[7].
  
  1964年,贝克尔(Becker)对人们进行教育投资原因、方式及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做了更为细致地分析,提出了不同教育形式的投资收益测算方法,形成了教育投资测量体系的基本框架[8].
  
  上世纪90年代初,巴罗(Barr)和曼昆(Mankiw)分别对不同国家的数据做了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实际人均GDP贡献率与其初始教育水平呈正相关[9].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弗里兰·莫内(Ferran.Mane, 1999)对于美国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教育收益差异做了比较,发现高职教育的收益较好[10].1992年,日本学者金森久雄和晓凡[11]在分析了二战前后日本各级教育规模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与弗里兰·莫内相似的结论。
  
  1.3.2国内研究的现状
  
  从国内来看,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丰富,仅2000-2014年之间知网就收录了820篇相关论文,而且数量呈现出了上升趋势。
  
  2007年,刘文君在研究与分析了日本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后,对我国中职教育走出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国中职学校要解决招生、就业两难的问题,一是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二是突破户籍限制,加快人口流动,避免由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技术工种需求脱节形成的资源浪费现象[12].
  
  2009年,厦门大学的米红、陈钱敏对厦门经济特区成立28年间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中职教育发展相关性最高的是第三产业,每次经济波动之后都会伴随有中职招生波动,周期性的人才培养使中职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都不符合经济发展需求。因此,中职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树立超前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13].
  
  2013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陈煜淇在其毕业论文当中,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以衡阳地区为例,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培养目标、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办学模式、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对策和建议[14].
  
  2009年,李汝[15]以南通市为例,利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建立了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外溢效应模式。他认为,该市长期以来都未做到中职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化,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布局为依据来实现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化和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2010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赵宝柱、刘永军认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与适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他们在对河北省中职教育的发展情况做了全面的分析之后,认为应该以三个平台的建设为突破口,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16].
  
  但是,如果以“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只剩下了331篇文献资料,再加上“协同创新”只有一篇相关文献资料了。由此来看,国内有研究更多地关注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上,对中职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与区域企业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少有问津。
  
  从各时期的论文数量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成果总体呈上升趋势,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但与本论文直接相关的“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成果较少;通过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进行着作检索,关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配套改革的研究更为不足,研究论文很少也说明这个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配套改革协同创新策略研究方面,有一些涉及中职改革或区域经济等单方面主题的研究,但系统研究少有高水平研究论文。
  
  1.3.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会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会相应地提出人才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决定相应职业教育质量、结构类型、规模层次、专业设置等一系列要求。职业教育还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制度的完善。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研究思路
  
  查阅职业教育相关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设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衡水市中职学校教师情况调查表》,《衡水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表》,《衡水市中职学校招生情况调查表》,《衡水市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表》。通过“衡水统计局官方网站”查找衡水市相关经济数据,及衡水市中职学校基本情况和农村劳动力情况,并结合省政府《衡水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对衡水市的职业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
  
  
  
  1.4.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PEST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过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全面分析,发挥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学的指导作用,结合中职学校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具有更好的借鉴作用。
  
  (1)文献法:利用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检索并查阅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期刊、杂志等文献资料分析研究职教教育与地方经济配套相关的产业,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基础。
  
  (2)调查研究法:为了获得衡水市职教育发展的一手数据材料,笔者综合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相关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访谈过程中,笔者做了详细的访谈记录,调查问卷利用Excel2003进行了统计分析。
  
  (3)  SWOT分析法:研究过程中,笔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为基础,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对衡水市中职教育发展做了综合性评价,再进一步构建出SWOT矩阵,以此为依据构建最适合为衡水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服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4)  PEST分析方法:应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P)、经济(E)、社会(S)和技术(T)对衡水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加以分析。根据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孙先富的观点,P、E、S、T的具体内容及其与区域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中职教育论文
返回:教育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