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

成都武侯区教育均衡模式特点与要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29 共5627字
论文摘要

  在城乡统筹实验区建设的背景下,成都市武侯区区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创新,取得了较为显着的实验成效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被媒体誉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武侯模式”。本文对这一模式的实践特征和内涵诉求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并对隐含问题进行探讨。

  一、视教育均衡发展为区域社会图景的应然追求

  成都市武侯区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区域社会发展具有“城区带郊区”的鲜明特点。 全区城郊部分有 6 个涉农街道、流动人口 30 多万,城郊学校学生人数占全区公办中小学的 52%。在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下, 民众迫切希望通过接受教育实现社会阶层流动,产生了三种典型现象:一是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 希望把孩子送到优质的城市学校; 二是城市居民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三是部分高收入高地位阶层,纷纷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 这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背景下教育不得不面对的二元性流动图景。
  针对这样的流动图景, 武侯区较早提出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将社会需求更多转化为教育追求,教育发展不再是被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出台教育现代化《第二个五年规划》,提出“教育投入过 10 亿,农村教育城市化、城市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均衡化,建设一流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 同年7 月在全省率先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将原属 4 个乡镇和村管理的 18 所农村中小学全部收归区教育局“直管”,对城乡学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二、“武侯模式”的认识观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的“武侯模式”,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追求教育均衡的实践中发展和创新教育均衡理念,形成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走出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路径。 这是“武侯模式”实践特征成型的重要基础。

  (一)坚持把实践作为教育均衡认识的基础

  武侯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生发展的。该区始终把教育均衡化的实践,作为优化教育均衡认识的动力和源泉,分步、持续、反思的实践,始终是武侯区形成对教育均衡深刻认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正是坚持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观,“武侯模式”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示范引领过程中,显示了更强的生命力,形成了鲜明的实践特征、可供借鉴的实践和认识成果。

  (二)处理好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武侯区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不同阶段, 都确定了不同的实践目的和方案,再将方案变成一系列实践活动,并通过科学的督导、 评估等系列手段, 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调节,使得实践的目的、手段、结果,能够按区域教育发展预设的方向运行。在此过程中,阶段性反思总结成为重要的研究策略, 并逐渐形成文化视角的研究范式,实现了认识的逐渐清晰和优化。通过对教育均衡的认识提升, 进一步实现对均衡发展本质与规律的把握,并真正指导推进均衡发展的实践创新。

  三、突出“武侯模式”的层次性与合一性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我国,从教育均衡发展观到均衡发展的区域化实践,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由观念到化观念为实践,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以点带面、树立标兵、树立典型,以求小面积丰收,然后大面积推广。
  “武侯模式”正是在实践与认识的不断优化中, 体现出内涵式均衡螺旋式发展特征, 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化实践典型。

  (一)基础均衡与高位均衡的武侯实践与认识

  1.基础均衡与高位均衡实践与认识的层次性

    从教育均衡发展表象看,武侯教育均衡化实践与认识具有较为典型的层次性特征:
  一是以资源投入为重点,追求均等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均衡。在此阶段,坚持学校建设规划“高定位”、物质资源配置“高投入”、设施设备使用“高效率”等原则,先后投入 16.3 亿元,高标准新建、改扩建学校34所,城郊学校占地面积增加了233%,100%的学校实现了现代化改造提升,率先实现互联网 100%“班班通”。 武侯区以对教育平等民主的不懈追求为基础,粗略勾勒出这样的目标线条:优质教育成为普遍特征,每所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权利上优质学校,取得优异的、均等的发展成绩。
  二是通过内部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创新机制体制、推动特色发展等方式,促进自主创新、多元特色、峥嵘并进、持续协调发展的高位均衡。 其中,人才流动制度改革、“一校一品”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成效、“捆绑发展”的机制创新等,均是高位均衡阶段实践的突出成果。这一阶段,武侯区逐渐认识到教育均衡的动态特征, 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基础均衡与高位均衡实践与认识的合一性

  基础条件均衡是实现高位均衡的前提和基础,高位均衡是基础条件均衡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武侯区始终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把握层次性特征的同时,特别注重两者的合一性。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贯穿教育发展的始终, 在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预算上,采用城乡学校一致标准,项目向城郊学校倾斜。 同时,重视凸显高位均衡特征,人才流动采用“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配套制定区内教师交流政策,2003 年以来为城郊学校下拨教师编制 655 个, 选派了 21 名特级教师、119 名学科带头人和省市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工作。 全区 267名教师、95%的校长参与城乡交流。 名师资源实现了全区域覆盖,城郊学校名师覆盖率达到 100%。
  总体讲,武侯区走过了由教育投入增大的表象均衡到内涵均衡的道路。 这既是实践行为的客观现状,也暗合了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与此同时,武侯区的教育均衡发展,是在基础均衡和高位均衡并进的态势下逐渐推动的,只是针对阶段问题不同而重心有所差异。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武侯区更多地是在实践和反思中逐渐获取的,这一特点使得“武侯模式”具有了更强的实践价值。

  (二)“三段式”均衡内涵发展的阶段性与统整性

  有学者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划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区域之间均衡发展, 中观层面的区域内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微观层面的群体之间均衡发展。武侯区作为第一个 “全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首批“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在充分重视教育过程公平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关注教育结构的公平;从充分注重中观层面的校际均衡, 越来越多地关注微观层面的群体均衡。

  1.着眼宏观的区域均衡和建构中观的校际均衡

  武侯区在面对城市化进程中,首先着眼宏观的区域布局。从 2006 年至 2008 年,撤并新建了一批城郊农村学校,使得城郊类型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接近城市学校;2009 年至 2012 年间,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工程,依托名校优质资源组建十大教育集团,在中观层面实现了校际均衡的发展态势。
  在此过程中,以“城乡学校捆绑发展”为基本策略,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重组、共生,逐步推动校际办学内涵均衡。建立名校集团,推动学校个性办学、特色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增大教育投入,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硬件条件均衡;花大力气改造城郊薄弱学校,保障投入向城郊学校倾斜;均衡师资配置,推动优质名师向城郊辐射和流动。

  2.切入微观的群体均衡

  在切入微观层面的群体均衡方面,武侯区采用的做法主要有:
  一是培育学校课程, 从课程育人角度提高均衡的内涵水平。通过落实《武侯区学校年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帮助学校逐步开发形成充满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 “长短课”、“思维训练”、“智慧教育”、“三国文化”等实践课程,推动了区域教育新课程发展,课堂教学从行为到效果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是强化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武侯区将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全区拥有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3 所、市科技教育示范校 2 所。 2009 年至 2012年,全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6 个,投资近 400 万元建立了 2 个科技馆、1 个健康生活馆、1 个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中心、1 个消防安全体验馆、1 个风筝陈列馆。
  三是关注弱势群体。 近三年通过建立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快速通道,武侯区接收近 5 万人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入学。 建立完善“帮困助学”体系,让区域内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 上好学。 加大对弱势群体孩子的关注力度,对家庭条件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补助,对贫困职教生发放助学金和职业教育券进行补贴。 对区内“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给予优惠政策,完善了随班就读制度,改造新建特殊教育学校,提升了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残疾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100%。

  3.着眼历时态与共时态的有机结合与整体推进

  历时态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就学机会公平阶段,即“有学上的”教育机会均衡;二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公平阶段,即“上好学”的教育机会均衡;三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公平阶段, 即 “按需选学”的教育机会均衡。 共时态的三层含义:一是全面发展,面向全生,着眼一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协调优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三是多元特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同区域、类型、层次的教育特色发展;四是和谐生态,不同区域、类型、层次教育各安其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维护教育生态,促进人、教育、社会、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与多数地区不同的是,“武侯模式”在“三段式”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握内涵的统一性,注重历时态与共时态的统整性战略, 实践了学校捆绑发展模式、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城乡互助联盟发展模式、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发展模式、教育国际化推进模式、民办教育整体提升模式、高端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模式等系列举措,通过综合着力,既体现了均衡发展的层次性,又实现了均衡的合一性,实现了“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诉求。

  四、教育均衡发展之“武侯模式”的三个突出特征

  在体现外显层次性和内涵合一性的“武侯模式”构建中,武侯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均衡化、差异性、文化性和前瞻性较为突出的认识。

  (一)多样化适应差异性

  教育公平是一种相对公平、动态公平。 武侯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这一内在规律,在强调教育资源投入和配置的同时,始终坚持回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中思考校级均衡,回到儿童成长的先天差异和家庭与社会影响中思考个体均衡。 武侯区实践认识的教育公平,是在承认并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为受教育对象提供多样性选择的情况下体现的差异性特征。
  一是强调生态环境下的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选择的特色发展路径必须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通过对办学生态的深入了解、顺应和改造,实现社区环境与学校教育的深度共鸣。 城郊学校很好利用了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选择了诸如礼仪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等特色发展路径, 形成区域多样化的办学实践形态,以适应差异化教育的需求。同时利用课程多样性,幸福课程、生活 DIY 课程、国际理解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国学经典课程、传统礼仪课程、陶艺课程等,为学生个性差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素材。
  二是突出学校类型化发展。 武侯区要求所有学校在深入研究办学历史、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制订发展规划,并划分不同类型对学校规划进行研究和诊断,梳理类型学校发展的共同特征与问题,谋求发展策略。在全区划分“华西坝·望江教育领先发展学区”、“蜀汉城·双楠教育优先发展学区”、“武侯新城·198 教育特色发展学区”三大学区,创新了一条基于学校类型化发展的均衡化推进新路。

  (二)品牌化彰显文化性

  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鲜明的文化表征和深刻的文化根源。 文化既可以成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可以成为阻碍因素。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性启示我们,应关注文化影响、深化文化研究、推动文化建设,以推动区域教育均衡深入发展。
  武侯区以教育局为主导,组织学校先后实施了国家级子课题《中小学学校品牌策划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等课题,在学校品牌定位、塑造、管理、创新、设计、传播、扩张等领域深入探究,全区形成了愉快教育、平民教育、生活教育、阳光教育、缤纷教育、智慧教育、思维教育、快乐教育等 20 余个学校素质教育模式和文化品牌。 正是这些学校办学品牌的不断创生和发展, 使武侯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文化表征和文化根源, 并使文化成为推动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国际化突出前瞻性

  对于教育需求的适应, 始终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根本目的。 区域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所带来的教育需求的多样性, 催生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多层次、多维度和多表征。除满足以进城务工子女和失地农民子女入学为主的均衡发展思路外, 也要探索满足区域教育高端优质发展的需求路径。
  近年来,武侯区制订了《教育高端优质化五年发展规划》和《教育国际化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用国际化推动高端优质化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思路。将“武侯教育全域国际化”作为战略主题,探索具有武侯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使武侯区成为多元教育积聚和文化交流的全球枢纽。 武侯区结对两个国际友好地区,80%的学校对外建立了友好关系,推行“世界课堂计划”,推动中英“校际连线”。 建立境外教师培训基地, 加大选派重点课程教师和骨干教师出境培训的力度,在全区学校推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教育国际化推进,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更多世界教育发展的成果成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剂,也让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更强的前瞻性。
  在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武侯区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为目标,以实践为认识的基础,以认识为实践的导向,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优化认识成果的过程中,实现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外显层次性和内涵合一性的协调统一,形成了体现差异性、彰显文化性、突出前瞻性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武侯模式”。

  参考文献:
  [1]于建福.教育均衡发展 ———一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陶志琼 ,王维民.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 [J].教育探索,2004,(7):58-59.
  [3]刘志军 ,王振存.走向高位均衡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追求[J].教育研究,2012,(3):35-4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