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投入异化问题与治理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11-30 共5847字
标题

  一、实践检视:家庭扩展教育投入“异化”倾向的表现

  家庭教育投入是教育社会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弥补公共财政不足、维护教育质量以及拓展融资渠道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家庭教育投入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为必需性投入,主要是指家长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如基本学费、书本费、校服费、交通费等;二为扩展性投入,是指家长为子女接受选择性教育而额外支付的费用,如技能班、辅导班等。

  家庭扩展教育投入原本希望给子女提供安心学习的条件、快乐成长的保障和幸福生活的支撑,但仔细审视,即可发现其中存在不少“异化”的倾向。

  1.扩展投资本为子女幸福却令其压力颇大

  家庭为子女教育投资,从父母最真切的初衷来讲是想让子女生活得幸福快乐。然而父母的美好初衷却转化为对子女成为“人上人”的热切期盼。父母觉得让子女成为“人上人”,孩子们就会过得幸福快乐。那么,如何才能让子女成为“人上人”呢?让子女有一技之长、过人之处;让子女全面发展,不落后于人。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在当前人才评价体系的指挥下,父母围绕让子女成为“人上人”而努力。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期盼,体现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上,父母希望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来体现对子女成才的支持。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当前“影子教育”的热潮似乎更加富有人情。但是,孩子们在父母花巨资给他们打开的这条通往幸福的大路上,是否幸福呢?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超过70%的城市学生和50%的农村学生在参加课外学习和辅导[2],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更高。孩子们平时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到辅导班辅导;节假日比平时还要忙,一人要上几个班。家长们付出额外的资本作为助力子女成为“人上人”的基本条件,然而孩子们也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变成了小忙人。这些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讲,可能会为开发兴趣、提高素养提供帮助。但是,孩子们的付出也是巨大的,他们往往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不能理解这些活动的意义所在,在父母的安排下奔波于各类辅导班之间。这种压力,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学习乐趣。

  2.扩展投资本为获取额外收益却导致教育成本上升

  家庭投资教育,特别是扩展性教育投入,是父母期待子女获得额外收益的重要体现。扩展教育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排他性。父母希望通过这种具有排他性的教育投入,使得子女能够遥遥领先于别人取得差异化收益,而且这种收益聚集到一定程度还有扩展效应。父母看到了扩展投资的巨大收益,所以在实际支出时都不遗余力。诸多父母为子女能够获得额外的教育收益,不惜勒紧腰带过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能让孩子输给别人。但是,也正是父母的这种心态,恰恰导致了家庭扩展教育投入走向了它的对立面,出现了“异化”的倾向。家庭看到了扩展投资的额外收益,于是举全家之力投资子女教育,当这种行为是一种个体行为时,初始投资的家庭会在扩展投资中收获领先于他人的额外收益;但是利益驱动下的个体有理性会导致集体行动的无理性,具体说来就是当所有的人都进行扩展投资,以期收获额外收益时,这种扩展投资已经变成了“不落后于人”的必要支出,这不仅没有导致额外收益的流入,反而刺激了大众教育成本的普遍上升。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普遍的。比如,班级中起初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课外辅导,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因为课外辅导这种扩展投资的收益而显着领先于其原来同一水平的学生,但是当其他家长看到原本和自己孩子水平相当的学生因为参加课外辅导而远远超过自己孩子的时候,同样会为其进行扩展投资,于是当其后为子女进行扩展投资的收益显现之后,双方的投资收益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当某项扩展投资成为集体行为时,必然导致普遍教育成本的上升。

  3.投资教育本为社会公平却扩大了阶层差距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发展教育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教育对于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需要特别申明的是,只有公平、平等的教育才能够起到这种积极作用。

  政府鼓励家庭积极投资教育,旨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但是,当前政策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学校收取费用,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普通家庭通过投资公立学校自愿为义务教育支出、提高教育水平的路径。

  当然,父母们很清楚子女进入学校的层次直接影响着未来发展的水平,所以家庭投资的着力点转向“课外教育”.但是,“家庭教育投资背景下的教育,就像商品一样,人们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所需和条件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满足个体需求。但是家庭之间较大的经济实力的差距,使得人们选择教育和获取教育机会时并不处在相同的起点上”.富人的经济实力充足,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因而他们对于子女家庭教育的额外投资会远远超过购买力不足的穷人,“他们努力地把经济实力、社会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等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育上的优势,以期将来获得更大的回报,延续并加强当下家庭的优越性”,形成了家庭教育投入上的“马太效应”.而其导致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初始的人力资本差距在市场条件下会逐渐拉大收入差距,不同阶层的子女日后发展差距也因此越来越大。而这种差距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却是现实阻力。研究也证明,世界主要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与社会公平是反方向变动关系,较低的私人教育支出和学费支出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公平。

  二、理论思考:“异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以上种种现状表明,家庭教育投入的实践功效已经倾向于走向违背初衷的异端,与本体力量的抗衡及其带来的威胁说明家庭教育投入在充足教育资源、满足子女个体教育需求差异的同时需要理智分析、科学对待,否则就会在实际操作中举步维艰,甚至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诱因。明确家庭扩展教育投入异化倾向的原因,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个体行为动机效用最大化与利他主义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所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越大,在劳动力市场上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高。成本---收益理论则直接用大量的测算揭示,一个人的收入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直接相关,个人收入与所受教育水平的关系成为家庭投资教育的根本动力。家长们认为,要让子女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在未来社会中有竞争力,提高受教育水平则是增加个人收入、增强社会竞争力的主要方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动机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一个人,无论他的社会地位与角色差异,都被认为是在他所依存的制度所允许的界限内进行自己的选择,追求自己的目标。

  家庭教育投入是当前家长利用现行体制追求子女幸福人生的重要方略,而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心理又助长了家庭教育决策行为中的“利他主义”,父母为了子女能成为“人上人”,而甘愿减少自己的常规消费。这种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动机与家长们“利他主义”的结合,使得家庭扩展教育投入走向登峰造极的程度,于是出现了子女“课上忙完课下忙,平时忙完假期忙”的火热景象。此外,家长在目标与行为转化时的不对等及当前人才选拔制度的缺陷,是造成原本为子女幸福而投资却让子女活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下的现实原因。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