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文化,不仅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源泉。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产业的概念,我们需要先给文化一词做界定。文化,是伴随人类而生的,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历史现象,它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凝聚发展起来的,涵盖着一国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念、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它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社会的成果,无论是我国古代的“人文化成”还是西方“culture”一词的内涵,文化都经历了逐步的演变。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更多的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涉及到科学、音乐、影视、娱乐、文学、新闻等产业类别,也包括了观光游览等满足文化需要的相关服务。
2.1 文化产业概念及特征
2.1.1 文化产业定义
在国际上,普遍认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r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首先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他们《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使用了 Culture Industry 一词,当时译为文化工业,具有着强烈的批判否定意味。他们强调了工业化对文化本身带来的弊端,认为工业化促使文化产业被大批复制生产,丧失了文化原有的内涵,对大众性进行批判。他们的消极定义与本雅明的观点引发了战后对大众文化的争议。而随着经济的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不再含有否定色彩。经济学家们纷纷深入阐述了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却因文化产业复杂属性和各国不同的发展程度,使“文化产业”至今没有形成被普遍接受的一致定义。对于这一概念,现在主要存在着以下的观点:
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 年正式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并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该定义也有一定局限性,着重强调了工业化生产,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文化发展。1985 年,联合国通过数据的搜集,最早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分类,为各国文化产业的构建提供了指示方向。
美国:虽然美国是着名的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的大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地位在世界上无人能及,但美国一直没有文化产业的官方定义。因为美国历史比较短,自身文化传统有限。其通常所说的版权产业和娱乐产业相似于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并主要集中于以知识产权为分支的“版权产业”之上,将其迅速发展为支柱产业,为美国 GDP 增长和就业做出突出贡献。美国的版权产业分为四个层次:核心版权产业、发行业、部分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
日本:日本将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日本文化产业覆盖面广,它将文化产业囊括了所有与文化相关的行业,包括观光旅游文化、表演、文化作品展览、新闻出版、体育与健身、宗教、信息传播等。强调了精神属性和内容归属,因此也被称为内容产业,是可以在多种媒介上流通的信息内容。日本日下公人曾强调,文化产业就是创造并销售一种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文化符号,将文化、市场、经济相结合。
英国:英国首先提出文化产业,将其定义为创意产业,是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托自身的创造力、技术能力及才华,借助知识产权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产品与服务,以高科技手段整合文化资源。英国的创意产业划分为多个类别,包括:广告宣传、手工艺品、古玩拍卖、时装设计、音乐、电影、表演艺术、出版、建筑、电脑软件与游戏、互动休闲软件等。
法国:法国的文化引领地位一直被世界所公认。无论是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是作为引领潮流的时尚之都,法国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以市场之手销售文化产品,将抽象的文化概念、特性与实体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体现了高复制性的特点。法国的文化产业展现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包含了文化设施的管理、旅游、电影和图书出版等多个方面。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文化产业是一种年轻有活力的文化。在不断的演进中逐步推进文化艺术与市场、新技术的充分融合,实现商业化,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澳大利亚的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十分广泛的,囊括了更多的可能性,将文化艺术与诸多服务业相结合,例如电子商务、信息设备、设计教育等。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化产业,也可以定义为“创意产业”包含艺术教育、表演艺术、音乐、电影录像、文学图书、健身娱乐、广播电视等。
韩国: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大大促进了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产业与其生产、消费、交换紧密联系,并不断与时俱进,使“韩流”风潮席卷亚洲乃至全球多地。韩国文化产业主要指与文化商品相关的产业,与日本文化产业相似,概念范围很宽,分为时尚创意、休闲娱乐、内容艺术三大类,下设许多小类,例如:游戏、动画、美术、音乐、影视、工艺品、多媒体、观光、广播、创意广告等。
中国:中国同样没有对文化产业进行严格界定,尤其是对其经济意义的界定略晚。在政府出台的政策中提到“文化产业”,而台湾采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中国香港采用的是“创意产业”,都不相一致。我国文化产业界定的发展历程如下:
1.1998 年 8 月,文化部新设立了“文化产业司”并制定了工作规划,作为第一个文化产业专职管理机构,是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正式认可。
2.200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正式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引起了各方关注并设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并于同年 10 月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将“文化产业政策”列入中央官方正式文件中,指明将文化产业列为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正式进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视野。
3.2001-2002 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中将文化产业描述为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基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传播功能、经济链条的巨大产业群中,在经济过程中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4.2003 年 7 月,各部门联合成立“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9 月,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一种经营性行业,主要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
5.2004 年 3 月 29 日,课题组首次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经由国务院统计局颁布实施。根据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而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文化产品、相关文化产品、用品、设备的生产、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以及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同时,“分类”将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相关层和外围层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层与外围层是主体部分,相关层是补充部分。
6.2009 年 7 月 2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振兴文化产业,协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规划中重视数字内容和动漫是一大亮点,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后续文化企业上市,扩大融资发展。
7.2012 年 7 月,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更加侧重文化产品的范围。重新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与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的文化创意、业态形式不断涌现,核心层和外围层的界限相对模糊,因此此次修订取消了 04 年文化产业三个层次的划分。调整了原有的类别结构,增加了文化创意、特色产品等部分行业小类,删除了彩票、旅行社等不符合产业定义的活动。新行业分类共分为两大部分,10 个大类,50 个中类,120 个小类。
综上所述,各国政府机构和学者在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上各抒己见,由于国情差异,不同的界定方式意味着各国采取差别化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却也均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和服务性。通过科学、信息技术的助推,依托于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满足了大众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问题,因此本文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采用的是我国 2012 年修订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1.2 文化产业的特征
1.高创新性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对产品的原创性有很高要求。正如许多国家直接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创意产业一样,创新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生命力,创新能力强,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就越强,进而推进了产业化。同时受众对其创新思维的接受程度也会极大地影响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创新性影响着文化产业的持续运营能力,最忌讳的就是完全的照搬与临摹,每一件文化产品都应该是匠心独运的,因此文化产业也可以理解为生产创意的产业。如今,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与日俱增,剽窃不仅侵权更是违法的行为。文化产业将抽象的文化赋予经济内涵,创新成为文化产业依托的资本,通过与高新技术的结合,独创出卓越的社会经济价值。
2.可持续性
从环境角度分析,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经济产业,主要依赖于人为的创新。通过创意文化含量来提升附加值,而不是依托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以文化精神为核心,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属性。如今,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早已被提上日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化产业正是一种低能耗、环保、高效益的绿色产业,不仅不会带来生态破坏,而且即使在经济趋弱的情形下,也能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文化产业是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对节能环保、资源节约起着积极作用。
同时,文化产业也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提升了全民的文化水平。传承历史文化、生产优质环保的文化产品,有利于良好风尚的树立和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3.高关联性
文化产业的高关联性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文化产业既相对独立,又与诸多产业紧密相连。文化产业涵盖内容的广泛性使其各个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
而由于利益相关和前景所趋,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需要诸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产业又与各个产业相互关联,并不仅仅局限于第三产业。例如:近年流行的观光农业就是文化与农业的完美结合,而数码产品的日新月异也不失文化与制造业结合的功劳。其次,文化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附加值。文化产品生产所需大量配套基础设施与技术手段,从而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产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产业融合成为必然。文化产业的创新促使经济收益增长,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乏力的难题。由于文化产业是将创新思维物化到产品中,融合了文化技术信息的多个层面,便提高了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的价值渗透。也就是说,文化经验可以造福于其他行业,引领市场需求,提升品质。
4.高附加值
高附加值是文化产业的显着优点,不同于传统产业的资本与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代表。集科技、文化、信息于一体,承载着先进技术手段,依托于高新技术设施,文化的灵活性使多技术融合造就了高知识密集的特征,为文化产业带来新的生机。将文化创意商品化决定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将创新思维快速的转换为享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知识、技术这样的无形资产成为文化产业主要生产要素,使得文化产业的附加值高于其他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使网络文化产业链条的推广势在必行。
5.高风险性
文化产业多数是内容生产,文化产品属于高弹性商品,其价格既可能一飞冲天,也可能让经营者血本无归。不同于必需类物质商品,文化产品归属于精神需要,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因而,消费者的教育、收入、喜好等多种不确定因素都会引起文化产品的较大弹性变化。量化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收益,由于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完善,缺少信用平台支撑,难以精确计算收益,使文化产业的融资面临重重困难。多数文化产品都是集低复制成本和高研发成本为一体的,使大量廉价生产成为可能。而这一特点也是利弊并存的。首先,研发与复制之比高意味着畅销作品有利可图,在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后,大量廉价复制获取高额利润,可弥补失败作品带来的损失。其次,低复制成本也使盗版分子有机可乘。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人们往往通过非授权方式获取文化作品,文化创意的泄露甚至可能使一家文化企业一蹶不振,遭受毁灭冲击。因此,文化产业便是在难以预测的各种市场风险中摸爬滚打,博弈而生。
2.2 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相关定义
2.2.1 文化产业融资概念
融资可以理解为资金融通,是资金使用者根据资金存量的客观需求,付出一定经济利益,向持有人融通资金、增值、回偿的过程。文化产业融资是文化企业为满足自身发展,从投资者手中获取资金,属于资金的筹集。融资按分类方式不同所属种类也不同,既可分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亦可分为内源融资、外源融资,也可分为股权和债券融资。同时融资手段不断向多样化完善,融资的重要性也不断彰显,它可以超越目前支付能力去帮助企业融通资金。文化产业融资可以定义为文化企业通过科学分析,着眼于自身发展情况和资金实力,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向投资者或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筹集资本,将社会资本配置到文企中去,维持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产业融资是通过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着独特的特点。
2.2.2 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界定
文化产业融资是关系到文企资金是否充足以及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模式是一种指导,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而方式则是具体的方法与形式。所谓文化产业融资模式便是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渠道,融资模式涵盖融资方式,文化产业运用多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多种融资方式组合成融资模式。文化企业在不同成长期侧重不同融资模式,综合分析利用,实现融资的多元化。
2.2.3 文化产业的融资特征
1.风险与收益共担,时效性为收益护航
文化产业融资的高风险性源于诸多不确定因素,既因其科技水平、创新能力等发展因素,也因其多是精神产品,无形资产,容易产生泡沫。同时,时机的选择、个人喜好都会造成市场风险。受众对文化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加剧文化产业融资风险的不可预测性。研发成本较高,投资回报时间较长,加剧风险性。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文化产业因其独特的延伸投资回报链条,可以在文化产品不同阶段,逐步获得回报,吸引投资者。文化产业符合规模经济,尽管在初始阶段投入成本较大,但后续边际成本会逐渐下降,产成品的高复制性使收益迅猛增长,而边际成本却趋于零,做到了一次投资,多次收益,溢出的衍生效应也会带来额外回报。收益的实现也离不开时效性的保驾护航,文化产业投资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文化产品的精神特性,融资周期与市场收益也是密切相关的。
正确的融资时机意味着较高投资回报。市场认可既需要符合大众需要,又要在恰当时机,迅速作出决策,抓紧生产,抢占先机。因此,文化产业缩短从开发到进入市场的时间段,有利于抢占市场获得较高认可。
2.融资活动高技术投入使其拥有高附加值
社会对文化产业的认可是通过运营无形资产等得到的,高投入性是指文化产业整合资源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高技术性又要求文化产业融资除却资金的投入,更需要金融支持融合各部分资源,以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
文化产业本身的技术特征使其更需与其他技术产业相融合,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提升了内在价值,承载了高附加值。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性使其投入周期较长,高研发成本使融资成本增大,提升了文化产业准入门槛。
2.3 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理论基础
11.MM 理论
MM 理论提出于 1958 年 6 月,美国知名经济学家 Modigliani&Miller 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投资管理》一文中。MM 理论表明公司价值与融资方式和股本结构无关,取决于资产增值能力。资金成本取决于资金的运用而不是来源。
企业应该注重资金的运用效果创造价值,融资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该理论是最先是建立在完全资本市场假设之上,不考虑所得税影响进行的严密数学推导。MM理论包含 MMⅠ、MMⅡ两个理论。MMⅠ理论表明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负债不会影响企业市场价值,被认为是对完全市场均衡的表述,依赖前提太严格,其价值不变性有待实证验证。MMⅡ理论解决了自相矛盾的观点,可以不计算融资成本差异,在理论Ⅰ前提下,股权成本上升取决于股权、债权价值比率的上升。
由于股本风险变大,低成本债务收益被高股本成本抵消。无论采取何种融资组合,公司资本加权成本应保持不变。当然 MM 理论与现实情况有所差距,受到实践的挑战,研究在不断拓展。默顿。米勒和莫迪格莱尼对 MM 理论进行了修正。1963年提出 MM 税收调整杠杆定理,①将企业所得税纳入财务分析之中,完全不同于之前结论,认为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总价值的主要因素。由于税盾作用,负债利息减税增加企业价值,公司价值与公司举债量线性相关,高负债率受到肯定,债权融资受到追捧,认为公司融资需具备成本意识,保障融资效率。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考虑负债节税效益,却也增加额外费用和风险成本。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企业主个人情况影响了中小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相对较少使用债务融资。
MM 理论是现代融资理论的开端,是最经典的西方融资理论,成为资本运行的基础,揭示了负债在融资结构中的意义。MM 理论与现实协调难度大,企业增值是由税收增加、信息不对称减少、成本降低等多重因素决定,资产收益不是由负债所影响。但对剖析经济对策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发展来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被认为是解决融资问题的突破口,同时均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也是得益于 MM 理论有所发展。
2.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梅耶斯、斯科特、罗比切克等人。权衡理论放宽了MM 理论的各种假设,着眼于 MM 理论忽略的两个因素,即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由于 MM 理论并未考虑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和额外费用,与现实差距较大,权衡理论应运而生,引入了负债成本概念。权衡理论认为税收效益和破产成本的均衡是最优资本结构,企业要利用债务融资避税效应去节约成本,以期实现最优企业价值。在此阶段,负债成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一把双刃剑,负债可以带来利息抵税收益,减少权益代理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减少低效投资。
但同时,负债也为企业带来陷入财务困境的成本,债务比例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的破产风险,考虑到企业破产成本,无疑会降低债务融资冲动,是制约企业增加借贷的重要因素。因此即便企业债务融资上升,也会降低企业价值,这就要求企业认真核算举债成本,权衡成本与收益。在债务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便达到了均衡理论,即企业负债免税效应=企业破产预期成本。①权衡理论的公式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利息抵税的现值-财务成本困境现值这一权衡理论属于静态权衡理论,无法全面阐述现实融资决策,过分局限于破产成本与税收收益,产生些许分歧,为后续优序融资理论奠定基础。
3.啄食顺序理论
啄食顺序理论又被称为优序融资理论,不同于 MM 理论的各种假定,该理论将信息不对称引入。不对称信息成本重要性超过权衡理论中因素。为降低信息成本,企业会首选低成本资金来源,也就形成了融资顺序。
1961 年 Donaldson 提出公司应该制定自身融资顺序。1977 年美国经济学家Ross 建立信号传递模型。1984 年 Myers&Mujluf 在 MM 理论、权衡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指明企业融资顺序会影响资本结构,企业更偏向于内源融资、债券融资、权益融资的先后顺序。在企业有融资需求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融资结构也会成为一种信号对融资次序有所影响。企业融资首选进行适度保留盈余的内部融资。内源融资之所以是最佳选择是因为内源融资几乎没有利息成本,交易简单,限制少,企业会先设定个目标股利比率,以分红吸引投资者。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以进行外源融资,尤其是内源融资供给小于需求时,外源融资成为必要方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即经营者为保障其控制权,对外发布信息有局限性,导致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在外源融资中,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债券融资优于约束条件严格会使企业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融资。因为债权人所得利息固定,以企业资产为抵押,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小。只有当债券融资使公司财务风险达到一定限制时才会发行股票。股权融资费用大,可能会泄露企业的负面信息。
优序融资理论对诸多行业有着普遍借鉴意义,公司融资要分析优先顺序,遵循优序原则,警惕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发生的融资风险。当然啄食顺序理论也存在缺陷,它主要解释了企业短期融资行为,没有长期动态变化规律。在文化产业中,更是符合优序融资理论,因为初创期文化产业缺少可抵押资产,难以获取银行信贷支持,内源融资成为首要选择,虽说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原始积累并不充足,但也可以辅助风投方式。
2.3.2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0 世纪 70-80 年代,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一些企业成长模型,刘易斯和邱吉尔从管理和企业规模方面提出了企业五阶段成长模型,包括创立、生存、发展、起飞和成熟五个阶段。
韦斯顿和布里格姆(Weston&Brigham)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 FinancialGrowth Cycle,即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强调了阶段性融资来源,是对优序融资的补充发展,从动态考虑了企业的融资模式,以销售额、资本结构和利润为着重点,详尽分析了企业的长期融资规律。该理论从最初的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逐步扩展为 6 个阶段,分别是创立期 、成长阶段Ⅰ(早期成长)、成长阶段Ⅱ(加速成长)、成长阶段Ⅲ(成熟成长)、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在不同阶段侧重不同融资结构和渠道。早期的研究对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等因素考虑较少。企业在初创期,信息是封闭的,受资本程度所限,自有资金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成长期中,在早期成长阶段来源渠道扩展,有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信贷等。企业进行到加速成长期,金融机构长期融资进入融资领域,而到成熟成长期,除上述融资模式,同时可以在资本证券市场上市融资、进行风险权益投资。不同成长阶段都存在些许劣势,例如早期成长较高的存货易发生流动性风险,而加速期存在金融缺口,成熟期的控制权比较分散。企业进入成熟期可以进行全部种类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融资的巅峰时期,拥有稳定的投资回报。企业衰退期是金融资源逐步撤出的时期,进行股票回购、清算等,投资回报下降。
美国经济学家 Berger&Udell 在 1998 年修订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认为随着资金需求量和信息约束条件变化,企业融资结构也应不同。他们指出在创立期,企业资金不足,财务结构不健全,只能依赖于内源融资。成长阶段Ⅰ企业还是依赖内源融资较多,由于可抵押资产增长,信用提高,可以逐步得到风险投资、金融机构外源融资。而随着企业成熟度提高,自有资本扩大,财务管理规范,丰富融资渠道提升了外源融资的机会,具备了资本市场融资条件,更侧重于股权融资。因此,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表明,为保障企业融资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建立多样化金融体系,多元化融资渠道来应对企业不同时期融资需求,对症下药,科学决策。
2.3.3 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 1912 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熊彼特不仅是 20 世纪最受推崇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更引领了 21 世纪的主流思潮。他认为经济发展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创造性地提出创新理论,强调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他的名言是“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他认为市场经济是在破坏中创造重生,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至形成不同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的革命性变化必然能创造出新的价值。熊彼特认为创新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获取潜在利润。这种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产品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以及开发新的资源五个方面。熊彼特的创新更多强调的是经济技术创新,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精神的核心,更是与创新密不可分,高创新性使每一件文化产品都独具匠心。
无论是创新新业态、创新文化产业融资模式,还是科技创新,各种领域创新都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创新理论可以成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