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师论文 >

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8 共10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一组缺乏流动性但预计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进行一系列结构化的设计安排,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手段,最终将其转化成可出售、可流通的证券产品的过程。资产证券化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是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重要成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之一。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监管体制,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被人为分隔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人民银行监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一部分是由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基金业协会监管的企业资产证券化。2004 年 4 月,证监会开始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进行研究论证,2005 年 8 月,中国联通 CDMA 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推出,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始在试点范围内开展。2014 年 11 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证监会事前行政审批改为基金业协会事后备案,业务开始进入常规监管期。本文将从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入手,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未来建议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目标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2.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2 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2.2.1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2.2.2 我国资产证券化种类
  
  第三章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实务分析
  
  3.1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3.1.1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3.1.3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
  3.2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3.2.1 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3.2.2 融资主体范围更广
  3.2.3 盘活公司长期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
  3.2.4 降低公司融资成本
  3.3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3.3.1 专项计划的交易结构及要素
  3.3.2 专项计划基础资产
  3.3.3 专项计划增信措施
  3.3.4 专项计划主要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
  3.3.5 专项计划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3.3.6 专项计划的意义
  
  第四章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4.1 试点期
  4.2 停滞期
  4.3 重新启动
  4.4 常规监管期
  
  第五章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困境
  
  5.1 法理基础不足
  5.2 基础资产类型有限
  5.3 资产转让登记问题
  5.4 破产隔离实现较难
  5.5 资产"出表"较难
  5.6 市场主体活跃度不够
  5.7 产品流动性较差
  
  第六章 对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建议
  
  6.1 尽快完善法律框架
  6.2 扩大基础资产范围
  6.3 建立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
  6.4 调动市场主体参与活跃度
  6.5 扩展交易平台,完善交易制度
  6.6 建立统一信息披露平台
  6.7 加强风险控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金融证券论文
返回:经济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