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师论文 >

浅析经济师怎样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

来源:中国商论 作者:徐朋业.
发布于:2018-11-05 共2965字

  摘要:控制企业采购成本是企业内经济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它不仅要做到控制成本, 还要采取各种科学策略尝试降低成本, 为企业争取采购项目利益最大化。本文简要探讨了当前企业在采购成本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风险因素, 提出经济师控制企业采购成本的基本思路, 并阐释了经济师所实际应用的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关键词:采购成本; 经济师; 控制; 风险因素; 策略;

  采购成本是企业在项目采购活动中的典型货币表现, 这种货币表现能体现出企业所付出经济代价所换取的资源价值高低, 而控制这一所换取资源价值高低的主控方就是经济师。它能直接影响企业采购活动的成本控制效果, 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用十分重要。
 

企业采购

 

  1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

  企业在自身采购成本控制中是存在相当多风险因素的, 这也是体现经济师业务价值的时刻。具体到风险因素的内容类型, 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1 成本控制的固有风险因素

  在企业采购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失败风险, 而且风险是必然会出现的, 这就是采购活动中的固有风险。固有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多数表现为市场风险, 因为企业所采购对象在市场中是具有价格浮动不确定性的, 这往往可能会与企业的预算结果相左, 所以市场在面向企业进行采购交易过程中很难严格履行“公平、公开”的这两大基本原则。换言之, 企业采购的固有风险会受到主客观因素限制而变数较大, 此时就需要经济师作出具有提前量的预测, 尽可能地保证自身预算能够匹配市场所采购对象价格。

  1.2 成本控制的计划风险因素

  在企业采购活动中是存在计划风险的, 它需要经济师能够对企业采购活动中所有环节进行精细化、经济化的全面科学分析。一般来说企业采购计划存在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 但这种问题会直接导致计划风险因素的产生。比如说企业的采购数量、所采购产品质量、技术标准规格、交货日期等都可能偏离预期目标, 这对采购工作的顺利推进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对经济师合理控制成本效果也没有任何益处。

  1.3 成本控制的合同风险因素

  成本控制的合同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供应商签订合同后的相关事项, 例如供应商可能会出现所提供产品质量不达标、延期交货、数量不到位等违约行为。一般来说, 要在采购合同中制定一系列的违约处罚条款, 但这样可能为合同顺利履行带来巨大影响, 因为对企业采购而言上述情况出现是比较常见的。此时就需要经济师进行充分到位的市场调查, 对各类供应商进行详尽分析, 例如对他们的交易信誉度、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进行全面深度分析, 保证选择那些各方面指标都优良的供应商, 这有益于提高企业自身的采购成本控制效率[1]。

  2 经济师控制企业采购成本的基本工作思路

  经济师控制企业采购成本的基本工作思路包含以下4点内容。

  2.1 明确企业项目采购量

  经济师要首先和企业确认项目采购的基础量, 这是成本控制工作中最基础的第一步。具体来讲, 经济师在确定采购量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适量原则, 不能有贪多贪便宜思想,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制定合理采购量, 保证采购成本与库存成本、资金周转率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链, 将采购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比如说经济师就要对企业所有的采购项目内容进行合理分类, 并对每一类对象所产生的成本影响都进行细致分析, 最终提出归类清购项目、基于经济指标法进行精确成本测算, 然后利用对照资金对那些采购数量偏少的对象项目进行二次成本控制分析。

  2.2 精确定位供应商

  如上文所述, 企业在采购之前需要委任经济师到市场中进行市场调查分析, 了解各个供应商的基本资料如供货能力、供货方式、供货量、供货渠道以及供货付费方式等。另外要对供应商的质量指标和折扣标准进行交流沟通, 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尽量选择那些成本偏低、信誉较好且质量及价格指标都优秀的供应商, 即对供应商的“性价比”进行全面考察, 从各个层面思考如何降低采购成本。

  2.3 合理确定采购时间

  要合理确定采购时间, 避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待料停工的不利现象, 要时刻保证企业生产及销售活动的顺利推进, 结合合理采购时间思考有针对性地采购方法。举个例子, 经济师本身需要提出最佳成本采购原则, 利用原则来精确计算所要花费的采购时间。而在随后的存货控制过程中, 则要利用存量控制原则对所采购时间进行二次分析。如果是需要长期定期采购的对象目标, 需要制定基于存量控制原则与时间控制原则的采购时间表, 保证项目采购时间的精准性与合理性。

  2.4 科学实施采购价值分析

  经济师在采购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做保证科学实施采购价值分析, 将采购成本始终控制在合理的价值范围内, 为企业提高采购活动的经济合理性提供有效指导。

  首先要做好效用分析, 它保证所采购对象的基础效用与预期效用相同, 所以经济师要了解每一个采购对象的基本功能效用, 从更深层次的经济效益角度与采购操作方案可行性角度对其采购计划进行分析布局, 最终给出合理的采购方案;其次是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中需要经济师对所采购对象的价格成本变化规律进行准确把握, 同时充分了解所采购对象的各个细节, 包括它的成本降低方法。必要时还要考虑某一样采购对象是否可以取消, 或是否可以替换为其他更为物美价廉的采购对象内容, 进而找出最佳的项目采购活动方案, 即通过比选替换的方法来提高采购对象的经济实惠度[2]。

  3 经济师控制企业采购成本的创新技术做法

  当前企业经济师所能提供的采购创新技术做法越来越丰富, 企业可选择的采购方案也越来越多, 这里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全新议价与核价模式的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创新方法。

  在使用传统采购成本控制方法过程中, 企业往往会将大量精力放在谈判过程中, 展开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有关采购对象价格的博弈。但实际在议价过程中, 对议价核价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经济师在使用新议价与核价模式方面颇有心得, 他希望为企业转换思路, 不要过分关注价格因素, 而是要将精力放在对价格平衡点的把握上, 即不要一味执迷于压低价格, 因为即使价格被压低后可能还会出现后续更多问题。经济师在议价与核价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谈判压价的度, 所以此时可以建立一套新的比价与议价机制。

  该创新议价与核价机制的关键就在于合理分解成本来源, 将所采购对象项目的所有成本内容组成都细化分析, 并让供应商亲自确认逐条分解数值。通过该方法, 经济师希望实现以下6点目标。

  第一, 要做到报价精细化, 保证供应商的各项报价内容都真实有效。

  第二, 要对所采购对象的结构物料成本来源进行精细化分析, 保证为后续的采购决策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第三, 要将所采购对象的供应商提供价格与市场价格联系起来, 了解采购对象中其具体成本的组成成分, 为后续的议价与核价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第四, 要全面核定采购对象价格, 避免可能存在的资产风险因素影响采购流程。

  第五, 还要构建一套精准的核价管理体系, 保证为最后的议价核价提供针对性的成本控制参考依据。

  第六, 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核价标准体系, 为日后采购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3]。

  4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经济师的采购成本控制是一门极其复杂且系统的科学, 正如本文所提出的多种成本控制思路与策略, 它们都希望实现对企业采购成本的有效节约,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茉.浅谈经济师如何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8) .
  [2]王继刚.国有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研究[J].财讯, 2017 (32) .
  [3]丁贵萍.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 2015 (24) .

原文出处:徐朋业.探讨经济师如何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J].中国商论,2018(16):89-9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