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研究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作者:杨帆,陈俊良,周格知,
发布于:2018-06-12 共5672字

  摘要: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入组后均予基础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调脂、控制血压血糖、康复训练,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18μg肌肉注射, 1次/d, 疗程4周。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 (mRS) , Barthel指数 (BI) 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比较2组患者2周及1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mRS和BI评分分别为2.75±0.19和46.22±5.41, 对照组为3.12±0.23和42.95±6.7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mRS和BI评分分别为2.23±0.15和59.56±4.28, 对照组为2.78±0.18和53.21±6.4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及1个月后, 根据NIHSS评分, 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和96.0%, 对照组为66.0%和82.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早期足疗程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案,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关键词:脑梗死;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安全性;

  Clinical efficacy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 NGF)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 n = 50) and control group ( n = 50) . All the included patients were given regular treatment, including antiplatelet, lipid-regulating, blood glucose and pressure controlling, rehabilit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NGF 18 μg for injection based on regular treatment, once a day, for 4 weeks. Two weeks and 1 month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ate of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modified Rankin scale ( mRs) , Barthel index ( BI) and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th Stroke Scale ( NIHSS) .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Rs ( 2.75±0.19 vs. 3.12±0.23) and BI ( 46.22±5.41 vs. 42.95±6.72) were noted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2 weeks treatment ( P < 0. 05) .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Rs ( 2.23±0.15 vs. 2.78±0.18) and BI ( 59.56±4.28 vs. 53.21±6.45) were noted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1 month treatment ( P<0.05) .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4.0% vs.66.0% at two weeks, and 96.0% vs.82.0% at one month according to NIHSS. Conclusion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regular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defects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Keyword:Cerebral infarction;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据最新统计, 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40万人新发脑卒中, 每年110万人死于脑卒中, 现存脑卒中患者1100多万[1].脑血管病已超过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头号致死病因, 同时也是导致成人残疾的首要病因[2].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 好发于50~60岁以上的人群, 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或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 尽早保护半暗带可逆性损伤神经元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静脉溶栓、闭塞动脉介入支架取栓等显着提高了闭塞血管的开通率[3-4], 为缺血半暗带的保护争取了时间, 但临床仍存在较高致残率。实验证明鼠神经生长因子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可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 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5], 其早期足疗程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通过观察NGF对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评价NGF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 诊断标准[6]: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 (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 语言障碍等) 或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 (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 , 或持续24 h以上 (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排除标准: (1) CT提示颅内出血; (2)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3) 预期生存期<90 d; (4) 妊娠; (5) 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
  
  本方案按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设计。将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31例, 女性19例, 平均 (61.1±8.4) 岁, 治疗前NIHSS评分 (22.87±3.78) 分;对照组男性29例, 女性21例, 平均 (63.9±9.8) 岁, 治疗前NIHSS评分 (23.23±4.12) 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治疗前NIHSS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调脂、控制血压血糖、康复训练等。按照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7], 治疗组在对基础治疗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每次1支 (18μg, 9 000 AU) , 用2 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 1次/d, 疗程4周。

  表1 2组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s)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 记录急性脑梗死2周及1个月后2组患者的3项指标, 包括: (1)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 采用改良Rankin评分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6]; (2)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 采用Barthel指数 (Barthel index, BI) [8]; (3) 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6].
  
  1.4 疗效评价标准
  
  评价急性脑梗死2周和1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的mRS评分、BI指数和NIHSS评分。其中NIHSS分级标准按参照文献[9]进行评价。治愈:NIHSS评分降低≥90%, 病残程度0级;显效:NIHSS评分降低50%~89%, 病残程度<3级;有效:NIHSS评分降低20%~49%;无效:NIHSS评分降低<20%或上升。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2周和1个月, 治疗组mRS评分分别为 (2.75±0.19) 分、 (2.23±0.15) 分, 对照组分别为 (3.12±0.23) 分、 (2.78±0.18) 分, 治疗组与对照组mRS评分在2周和1个月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治疗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 见表2.治疗2周和1个月, 治疗组BI评分分别为 (46.22±5.41) 分、 (59.56±4.28) 分, 对照组分别为 (42.95±6.72) 分、 (53.21±6.45) 分, 治疗组与对照组BI指数评分在2周和1个月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2.治疗2周和1个月, 根据NIHSS评分, 治疗组疗效 (84%和96%) 明显好于对照组 (66%和82%) , 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较好,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表2 2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2周和1个月后mRS、BI比较 (±s, 分)

  表3 2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2周和1个月后疗效比较 (例)

  
  2.2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相关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以及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通过观察发现, 除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外, 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是由于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组织中心坏死区以及周围组织形成缺血半暗带, 病灶脑组织中自由基过度形成、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以及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从而引发脑细胞的不可逆性死亡, 造成神经系统损伤[2,10].近年来,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是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当前国际上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个类型[6].目前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静脉溶栓和介入机械取栓[11].但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限于其相对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证、禁忌证及技术条件要求, 治疗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鼠神经生长因子最早由研究者在小鼠内发现, 是一种多肽链, 广泛存在于各种哺乳动物体内, 以成年雄性小鼠的下颌下腺中的含量最高[12].对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分化及存活具有重要作用, 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 能够有效保护受损的神经元, 抑制神经元凋亡, 加快神经纤维再生速度, 从而改善中枢神经再生修复功能[7].其相关机制主要是通过抗氧自由基、减少一氧化氮的毒性作用、降低Ca2+超载以及抑制神经元凋亡等途径来保护神经元[13].吴倩等[14]通过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研究发现, 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具有增强神经递质活性, 维持神经元存活、分化和成熟的生物学效应。加快损伤神经功能的重建, 促进海马区神经元的修复及前体细胞分化, 建立持久的神经通路, 推测是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因此, 作为能直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和再生的治疗药物,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应用近年来日益受到密切关注。
  
  范晨蕾等[15]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 治疗组通过4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发现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显着高于对照组, 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孙迪迪[16]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急性缺血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研究纳入220例脑梗死患者, 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 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缩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关赟等[17]研究发现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NIHSS评分其降低幅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刘丹丹等[18-19]亦证实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老年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中安全有效。本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使用疗程中, 除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外, 亦未发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造血功能等不良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 脑梗死急性期早期足疗程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治疗2周和1个月后, 治疗组在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且安全性良好, 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海欣, 王文志。中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结果发表[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50 (5) :33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 49 (3) :192-202.
  [3]游文霞, 黎宏庄, 李国兴。Solitaire AB支架取栓、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对比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6, 15 (1) :20-25.
  [4]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专家撰写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监护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 (3) :162-172.
  [5]李扬, 陈晓迪, 李爱丽。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 (10) :1792-1794, 1795.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 (4) :246-257.
  [7]中国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协作组。神经生长因子 (恩经复)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11 (4) :416-420.
  [8]陆吕平, 张国庆, 顾伯林,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 :83-85.
  [9]耿亚兰。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 (24) :2215-2217, 2221.
  [10]李龙, 魏威, 于洋, 等。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 (6) :31-33, 70.
  [1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50 (3) :172-177.
  [12]陈国庆。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 (10) :1610-1612.
  [13]徐如祥。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损伤修复机制及作用[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6, 2 (1) :1-4.
  [14]吴倩, 邓扬嘉。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12 (7) :737-739.
  [15]范晨蕾, 占刘俭, 郑刚, 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12, 14 (12) :1713-1715.
  [16]孙迪迪。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 (18) :119-120.
  [17]关赟, 张晓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 (22) :44-45.
  [18]刘丹丹, 靳洪波。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老年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 (16) :1780-1782.
  [19]冯霞, 许叶菁, 钟瑾, 等。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8 (1) :51-54.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杨帆,陈俊良,周格知,童民锋.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6):903-90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急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