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经济社会学视角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探析
【第一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观测指标研究绪论
【2.1 - 2.3】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4】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经济社会学特征
【第三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及其观测指标体系设置
【4.1 - 4.3】江西省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
【4.4】各设区市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关于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展评价研究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工农、城乡关系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经济、社会、政治关系,必须根据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长久以来,我国实行城市偏向政策,形成了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工农城乡关系格局。由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需要,这种格局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却催生了城乡二元结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三农"问题愈发严重(张学忠,2006)[1].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致使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富余劳动力没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得到合乎规律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富余严重,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生产率差距扩大,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收益率长期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人口的购买力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农村居民消费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极不相称(郑有贵,2010)[2].
与长期实行城市偏向政策密切相关的工农城乡关系需要适时进行调整。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 R.婼瑟姆(Ray.M.Northam)的城市化过程曲线,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显示,工业增加值比重伴随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而呈"倒 U 型"变化,用这一模型来衡量,我国已经处在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张元红,2009)[3].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状态。
"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整体上调整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我国被提上了议程。诸多专家学者也达成共识:2004 年农业税的减免翻开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新篇章。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条件,我国已经迈出了调整工农失衡、城乡失调的历史进程,进入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新时期。2005 年 9 月,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思想。2005 年 10 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之一,并在 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政策要求。2008 年 10 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大体上步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轨道;处于重新布局传统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的攻坚时期;进入城乡二元向一体化发展的转化时期。"今后农村改革的使命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路线;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4].2012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政策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国家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来看,也正在迎来有条件加快农村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从人均 GDP 看,江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加速推进阶段,可以启动由农业养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换。经测算,2009 年,在江西省的 11 个地级市中,南昌、新余 2 个地市大致属于第一梯队,人均 GDP 分别为 5816、6247 美元;景德镇、鹰潭、萍乡、九江等 4 个地市大致属于第二梯队,人均 GDP 分别为 3398、3388、3326、2554 美元;宜春、抚州、吉安、赣州、上饶等 5 个地市大致属于第三梯队,人均 GDP 分别为 1879、1895、1780、1642、1640 美元。参照 H·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考虑到 1996 年以来美元本身的涨跌因素,上述三个梯队中,南昌、新余大致处于工业化中期,景德镇、鹰潭、萍乡、九江大致接近工业化中期,宜春、抚州、吉安、赣州、上饶大致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时期。
综合而言,从地市层面来看,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致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的快速推进时期。在这样一个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可以启动由农业养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换。其次,从产业结构看,江西工业化程度大致相当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加快农村发展的宏观经济条件。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工业化起步阶段,第一产业占比相对高于第二产业占比。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二三产业占比后来居上,远远超出了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并且第二产业占比增幅高于第三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中继第一产业之后的优势产业。
当第一产业占比降至大约 20%的时候,第二产业占比达最高点,此时的工业化转入后期发展阶段。从此,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慢慢有所降低甚至达到相对平稳。经测算,江西各地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状况与上述规律基本一致。2010 年,所有地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均已下降到 20%以下。其中,南昌、新余分别为 5.5%、6.0%;景德镇、鹰潭、萍乡、九江分别为 8.2%、9.5%、8.1%、9.5%;宜春、抚州、吉安、赣州、上饶分别为 18.9%、19.0%、19.8%、18.9%、16.8%.因此,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可以判断江西省的工业化程度大体上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一般开始实施大规模工业反哺农业政策。
根据以上简要分析,显然,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时期,并且从江西的实际条件看,也已经具备加快农村发展、调整工农城乡关系的时机。在此背景下,一些具有政策性和敏感性的问题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什么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传统工农城乡关系相比具有哪些不同,具有什么特征?党和政府倡导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政策目标是什么?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实践上如何观测?如何把握其进程?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加快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历史进程?为了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自然需要进行必要的研究。本文就是试图对这些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努力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后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与制度变迁任务,需要广泛开展研究。目前,关于新型工农城乡的政策含义已经比较明确,但是其主要特征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特征揭示还不够,导致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在理论上,阐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及其经济社会学特征,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迫切需要。同时,由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动态把握,及时推进,这就需要解决如何观测的问题,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观测指标和具体方法还没有研究。
(2)现实意义。
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进展情况,如何对比同一地区不同年度以及不同地区同一年度在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上的成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方法问题。本项目通过研究提出观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指标体系,并以江西为例,进行实证运用,可以为实践提供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重大意义的研究。
在政策层面上,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开始了对城乡二元体制解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此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纳入党的核心工作体系,使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并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涉及工农城乡关系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强调推进现代化的前提是对工农城乡关系的妥善处理。基于此,党的十七大更进一步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继而作出我国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判断,提出奋斗目标是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更加明确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着重在基础设施、城乡规划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使城乡要素及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在学术界,一批专家学者对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厉以宁(2008)认为"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是继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另一项带有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5].林聚任、王忠武(2012)认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其最大攻坚点是打破二元体制[6].郑有贵(2010)从历史的大局观研究指出,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及城市与农村居民间结构失衡问题,究其根本,不仅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更因为国家工业化战略中城乡二元制度以及在其庇护下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2]
.苏明(2003)的研究指出,在以后的经济结构、制度结构转型中,工农、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及经济上都有其优越性。具体表现在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符合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7].张学忠(2006)强调解决"三农"难题、改变工农城乡失衡的关键还是要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1].朱江平(2010)总结归纳中国农经学会 2010 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专家观点指出,我国当前的城乡关系现状仍旧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缺乏衔接机制、农村公共资源缺乏充足的配置等[8].因此,打破陈旧的城乡体制以及构建新型的城乡体制在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统筹城乡的发展也必然成为其推动模式。
(2)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目标的研究。
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苏明(2003)研究的角度从宏观观察出发,认为农村改革虽取得显著效果,但工农、城乡及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脉络尚不够清晰,国家政策、资金等资源配置仍有城市偏向的态势,总的来说工农与城乡两大关系体没有公平享有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7].刘豪兴(2010)从概念界定的角度认为城乡关系泛指城市、乡村之间的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彼此矛盾又彼此依存的一种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9].王忠武(2012)从更为抽象的角度认为,"城乡关系是经济上的利益分配关系与社会上的规范体系,其实质是收益与成本、权利与义务在城市居民同农村居民间的配置关系"[10],该关系内容复杂、形式多样,主要包含于城乡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和生态关系等。朱江平(2010)归纳分析认为,我国当前的城乡关系现状仍旧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缺乏衔接机制、农村公共资源缺乏充足的配置等。他进一步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的城乡关系走势将更倾向于城市圈、城市群及小城镇的跨越式发展,城乡经济联动及互动更加强势[8].张学忠(2006)认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除了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根本方针以外,还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内涵、具体表现"[1].
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郑有贵(2010)研究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政策目标,即完成结构的协同转换以及工农、城乡发展的协调与融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现工业、农业协调和融合发展;二是实现城市、乡村的协调和融合及最终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协同推进人的城镇化和农民就业非农化[2].林聚任、王忠武(2012)提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就是一种对预期的构想,即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在未来应该呈现什么态势,应该达到什么效果,其目标的设置要有预设性、模型性及先导性,应考虑以下原则:整体一元性原则、开放发展原则、结构协调原则、平等性原则、生态改善原则、同异应然原则、人本目的原则,其首要目标和重点是尽量减小乃至抹平城乡差异,进而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6].
(3)关于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思路与路径的研究。
关于建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思路与路径,韩长赋(2013)突出强调了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农业龙头企业把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引入农村的同时把农产品和农民引入市场和城市,是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合理有效的途径,是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以及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城乡互动交流及慢慢融合的重要载体[11].王忠武(2012)分析了影响城乡关系的因素,认为在当今中国,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建构是各种内外条件及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国家政治因素对其的超强构建能力不容小觑[10].张学忠(2006)强调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这方面的有效性,认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关键要形成工农互动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市场机制来维系,借助产业平台来延伸[1].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显然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选择。许经勇(2006)认为,构造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要找准切入点,"要把切入点放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之上",因为"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县域经济形成了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促进了产业、人口集聚和农民在产业上的合理分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农联动和城乡互动新机制"[12].郑有贵(2010)侧重从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有关的路径,强调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制定三方面的政策:一是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二是发掘促使国民收入分配侧重于"三农"的路径方法,打造全面而完整的强农惠农政策网络体系;三是设立并完善资源在工农、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一体化发展制度[2].韩俊(2007)强调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在完善"少取"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多予"力度,加快"放活"步伐[13].苏明(2003)强调了公共财政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意义,提出今后缓解和缩小工农、城乡关系的总体思路应把握两条:一条是政府需要"花钱",即从宏观上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分配力度;另一条是政府不需要"花钱",即重视在制度方面的创新,改变以往对农业和农村的歧视性制度设置[7].更早一些的研究则对此提出了带有原则性的观点,即要想从根本上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挥好改革开放的动力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法制教育,始终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缩小工农、城乡差距为最终目的,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政策调控(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课题组,2001)[14].
1.2.2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城乡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例如,Michael(1977)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城乡转型进程中,"城市偏向"的存在会使得农村的发展处在更加不平等的劣势[15].Martin (2010)将中国的城乡关系矛盾形象地称为"一个国家,两种社会"[16].
总体上看,国外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经历了"非均衡--均衡--城乡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郭宁、吴振磊(2012)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其中,关于城乡关系非均衡发展论,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包括刘易斯(A.W.Lewis)的二元结构理论、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A. O. Hirshman)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中心--外围"理论等;二是强调"农村(农业)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乔根森(Dale W. Jorgenson)模型。关于"城市与农业(工农业)全面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的二元经济论(Ranis-Fei model)、拉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罗森斯坦-罗丹(Paul Rosenstein-Rodan)的"平衡增长"理论。关于"城乡(工农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比较多,主要有: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E. 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城乡发展论、麦基(T.G.McGee)的"Desakota"理论、城乡边缘区理论、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理论,等等。下面侧重对有关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观点作一简单介绍。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新社会形态接替旧社会形态,即提倡农业和工业、城市和乡村联婚,使得多彩丰富的城市生活同乡村的静谧与欢愉融合的恰到好处,一改往日的城乡对立,达到城乡一体(埃比尼泽?霍华德,2000)[17].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主张将原本高度集中的地域划成一个个的集镇,并通过有保护功能的绿化带联结,使得各集镇间有明显区分又不乏联系,构成一个近乎没有差距的城乡地域均质体(李泉,2005)[18].芒福德城乡发展论认为,城乡不能贸然孤立起来,它们同样重要,必须使之完美融合。主张利用权利的分散来打造"新城市中心",以期产生一更大的区域同一体,借助原有城市作主体,开发均衡新社区,达到区域总体的发展 (刘易斯?芒福德,1989)[19].麦基的"Desakota"理论阐释了相同区域上相同时间产生的农村型和城市型的双重性产物,它们一般处于各大城市间的衔接地段,双边城市均对其有影响,且产业支撑以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居多,带动居民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不同程度的转换,这样的地方使城市和乡村的概念在同一区域变得模糊(景普秋、张复明,2003)[20].城乡边缘区理论认为,城乡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处于二者之间的城乡边缘区的发展,并逐步与城市、乡村发展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李泉,2005)[18].岸根卓郎所构想的"城乡融合设计"理念,意图建立跨越城市和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形成"城乡融合的社会",强调建立农业、工业协调发展的"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强调改造农村的办法不能让城市"侵入"农村,而是应该城乡融合,重视农村的作用,保全生态系统(张伟,2005)[21].
1.3 技术路线。
根据党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政策概念界定,梳理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特征加以分析总结,并设计一套指标评价体系,对江西省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进程加以观测评价,最终得出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1.4 论文结构。
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五个章节,每章内容如下:
第 1 章: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技术路线,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国内研究包括对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重大意义的研究、内涵和目标的研究以及相关思路和路径的研究,国外研究把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分为均衡--非均衡 --城乡一体化三阶段,着重论述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第 2 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特征分析。该部分从工农城乡关系的内含和本质入手,揭示了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和改革开放前后工农城乡关系的传承与变迁,提出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经济社会学特征。
第 3 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目标及其观测指标体系设置。该部分首先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然后据此阐述了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和原则,最终选取九个目标作为下文的分析变量。
第 4 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观测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该部分对江西省和其 11 个设区市进行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提取三个公因子,经 SPSS 软件分析得出最终综合得分排名,展示了江西省整体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 11 个设区市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并分析了江西省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 5 章:关于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若干建议。针对全文的理论总结,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可能的创新:通过梳理历年来学术界关于工农城乡关系的研究发现,多数文献重在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的相关理论,少有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观测问题,对各级政府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的进程及其政策效果缺乏研究。因此,本项目的选题有一定的新意;同时以江西省为例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增加了选题的针对性与实际意义。
可能的不足:本项目的研究需要比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尤其对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理论界定和政策目标的阐述,需要从多学科结合的高度进行分析、把握,是否具备这样的理论基础,将直接决定研究任务能否完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很丰富,仅几个指标很难总体把握其深刻内涵,因而决定了反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际情况的指标设计至关重要。本人尽管学习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但是还明显感到不够,认识有限,加之学术界从未有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观测指标的研究,本人的研究设计也只是初步的不成熟阶段,可能会不够恰当。
2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特征分析2.1工农城乡关系的内含和本质。工农城乡关系一词从字面上看,包含工与农、城与乡两大层面的关系。通过梳理历来的文献发现,多数学者单用工农关系或者城乡关系进行表述。蔡云辉(2003)从更广泛的角度界定城乡关系...
4.4各设区市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4.4.1因子分析过程。该部分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评价逻辑根据前文。(1)适合度检验。经SPSS软件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三年指标数据的均值做因子分析,分别得出相...
3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目标及其观测指标体系设置3.1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目标分析。根据前文论述,城乡一体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走向。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城乡一体的城乡融合理论,城乡一体是一个多元复合概念,涉及空间、经济、社...
2.4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经济社会学特征2.4.1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1)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内涵的多角度探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在工农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原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业与农业、城...
4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观测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4.1数据的采集和处理。4.1.1数据的采集。以统计学的视角来看,对于原始数据的收集,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数据的充分与完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实证分析结果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数据收...
5关于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若干政策建议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结合对江西省以及各设区市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就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深入落实强农...
摘要工农、城乡关系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经济、社会、政治关系,必须根据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在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迫切需要推进新型工农...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
参考文献:[1]张学忠。努力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J].求是。2006(11):42-44[2]郑有贵。构建新型工农_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政策[J].教学与研究。2010(4):5-14[3]张元红。新中国农村60年的发展与变迁[M].人民出版社,2009[4]池泽新,...
本文分析了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 从社会经济因素等三方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 提出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户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主观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