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市场分化的机制
3.1社会财富存在形态的演变与财富的转换方式。
在发达市场经济社会里,货币是产品成为商品的实现形式和检验形式,货币成为具有超越一切货物的职能特点,而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支付和贮存的四大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它可以衡量一切市场交易中的物品的价值,把各种不同的具体的交易品抽象为一般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即一定数量的价值符号,使得不同的交易物之间的价值得以比较,并进而进行交换。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它可以使人们随时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而拥有可以在市场中交易的一切资源即商品,即货币所具有的近乎万能且随时兑现的购买力使得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社会财富即商品,这样货币成为一种在价值上超越一切其他商品的万能商品。这样,一方面货币使得原来在市场中的资源的"物与物交换"形式发展为"物与货币交换"的形式,人们对实物的携带与流通可以改为对货币的携带与货币的流通,从而货币改变了市场中的资源的交换和流通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货币也改变了市场中的财富及商品在人们头脑中的存在形式,使得人们对在市场中财富的形象由各种具体的物质财富形象概念化为一种抽象的一般的价值符号,即货币使市场中的资源即社会财富概念化或观念化了。这使得货币往往代替了市场中资源的本身,使得货币的流通与贮存往往就是市场中社会财富本身的流通与贮存,对货币的拥有就是对市场中社会财富的拥有,对货币的量的追求就是对财富本身的追求。与市场发展相应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由物质经济形态发展到金钱经济形态,再到正在兴起的符号经济形态。符号经济是一种以货币的和非货币的符号商品的为主导性商品的商品经济形态。货币性的符号商品指资本、汇率、外汇率、利差等,非货币性符号商品指一些如数据、程序、流程体系、技术轨道、信息、产品销售与组织的知识、知识产权等可以在市场中交换的价值体。而在价值尺度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货币的流通职能与贮存职能又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中的财富的概念化程度,在现代电子货币的出现与广泛应用的今天,这种市场中财富的概念化则更为突出。因此,货币,作为一个价值符号,往往代替了市场中各种具体物质形态财富的本身,使得货币的流通与贮存往往就是市场中财富本身的流通与贮存,对货币的拥有就是对市场中资源的拥有,也就是说财富货币化了,即使得社会财富的积累与评价方式货币化了。而另一方面,货币作为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毕竟不能完全取代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如在财富的价值的使用上,尤其在财富满足人们的消费性需求上,人们通常只能消费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而作为货币形态的财富不都能直接满足人们的这种社会需求,而必须通过"货币--物的市场交换形式"转化为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就是说财富在消费方式上更多是以具体物质形态化为其存在形式。此外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占有的具体物质形态的社会财富有所不同,不能满足各自多方面的需要,因而也必须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或货币形态的财富,而这种转化也只能通过"物--货币--物的市场交换形式"或"物--货币的市场交换形式"进行。这样由于市场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的存在方式上发生了改变,使得社会财富可以同时以两种方式存在:
(一)在社会财富的积累与评价上,以货币形态存在;(二)在社会财富的消费方式上,通常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这样可以认为社会财富 W 由货币形态的财富 C 和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 V 两部分组成,即W=C+V .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及货币形态的财富与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本身满足社会需求的局限性,使得这两种存在方式的社会财富相互之间必须且只能通过市场交换而得到相互转化,进而实现其统一,也就是说社会财富的两种存在方式的相互转化方式及其内部转化方式是以物与货币的市场交换形式得到实现的,因为市场的物与货币交易方式使得货币形态的财富与具体物质财富之间及各种具体物质财富之间得以随时相互转化。这可称为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与转化形式理论。
3.2市场分化价值的形成。
如上文所述,社会财富的两种存在形态之间及各种具体物质形态财富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通过物与货币的市场交换形式得到实现的,而这种转化的实现的条件是必须存在开放而流畅市场,且其转化的过程深受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根据制度经济学说,社会经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与各种社会制度或因素相联系的,深受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心理等制度或因素影响。
作为经济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的市场就更是如此,因此,社会财富的这一转化过程的本身就是各种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心理等社会及市场因素各自发挥其功能进而相互联系、交织作用的动态运作过程或运作模式。
由于价值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这样作为交换中的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以货币的形式为其存在和表现方式。理想的条件下,即货币与物质财富处于适当的且较为稳定的比例、交易中商品处于一种理想的供需状况、社会消费与购物心理处于一种理想的状况、交易信息透明、不存在垄断、欺诈等非不正当行为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应表现为一定的较为稳定的货币量,这种较为稳定的货币量表明各种商品之间的真实的价值量关系,也就是说这种较为稳定的货币量是此商品的真实价值量的真实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两种形态的社会财富之间的转化形式是以价值完全相等的等价值交换形式来的现实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处于特定现实市场条件下的商品的价值量总是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暂时性的货币量 P ,因为在具体市场交换中涉及到货币总量与物质财富总量的比例关系、交易中商品的供需状况、社会消费与购物心理状况、交易信息透明问题、市场垄断与欺诈等非不正当行为多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使得商品的真实价值量 V .以一种暂时性的货币量 P 表现出来,这就是商品的价格 P ,它是商品的价值量 V .在特定具体的市场条件下的货币表现形式,是真实的价值量在现实条件下的转化形式。这种价值量的转化形式,即商品价格 P 与真实的商品价值量 V .存在一定的差额 d (d 为实数),即P=V . + d .这表明在每一次的市场交易中都产生并转移价值差额 d ,也就是说市场交易很少是等价值交换的。在每一次的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都获得一个价值差额d,一方获得的 d 为正值而另一方获得的 d 为负值,而其绝对值相等。
获得正值的一方则表明其从对方无偿地获得了 d 量的财富,与之相应的是,是对方丧失了相应数量的财富。当市场条件处于一种理想的情况下,即货币与物质财富处于适当的且较为稳定的比例、交易中商品处于一种理想的供需状况、社会消费与购物心理处于一种理想的状况、交易信息透明、不存在垄断、欺诈等非不正当行为等情况下,d=0,即 P=V .,这时市场交易是真正的等价值交换。然而市场条件很少处于理想的情况下,即更多的是 d≠0, 也就是说市场交易通常是非等价的。这种在市场中形成并在市场中转移的价值差额 d ,对每一个市场主体来说意味着部分社会财富的得或失,而价值差额 d 的转移是以看似平等的市场交易的外在方式进行无偿转移的,进而使市场主体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经济分化,且价值差额 d 的形成和其转移的实现是市场的作用的结果(对此下文再次分析之),所以这种在市场中形成并在市场中无偿转移的价值差额d 可称之为市场分化价值。
市场分化价值额的大小主要与以下这些影响因素相关:特定商品的供需关系、货币量与具体物质财富的比例关系、财富满足人的需要的层次、交换时交换信息的对称程度、社会政策、社会重大事件、社会购物与消费心理因素及市场垄断与欺诈等非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多种影响因素。其中社会购物与消费心理主要通过影响社会需求来影响供需关系,进而影响价格,最终影响市场分化价值额;此外,交换时的交换信息的对称程度因素和市场垄断与欺诈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等因素是通过人为行为操纵市场供需关系或虚拟市场供需关系,进而影响市场分化价值额的。因而社会购物与消费心理因及市场垄断与欺诈等非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多种影响因素可归为供需关系的影响,可作为供需关系因素而进行分析。当然这种归类有其局限性,而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分析过程。
当货币总量与实质财富总量的比例发生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的时期内,即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原先的单位货币量代表的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量V .向新的代表的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量 V 转变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个价值差额即市场分化价值额 d ,其的大小与 V .和 V 之间差距成正比。这样在通货紧缩时,卖方将掠夺到市场分化价值额 d ,在通货膨胀时期,买方将掠夺到市场分化价值额d .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供需关系是最主要的,而市场上的供需关系 A 的紧张程度取决于此交换价值物的稀缺性程度。特定商品的稀缺性程度取决于:
(1)此商品本身的供给有限性;(2)替代商品的替代程度和替代商品本身的稀缺性。对于任何交换价值物,只要存在效用就存在价值和价值量,而其价格则取决于其稀缺性程度,稀缺性程度越高,其价格 P 就越高,价格与真实的价值量的差额 d 即市场分化价值额 d 的绝对值也就越大。市场分化价值额 d 与供需关系的影响可表述为如下形式,设此交换物(即商品)的稀缺性程度处于某一理想状况 A .时 , 则存在如下关系:
供需关系为 A=A .时,P= V., d=0 ; A ≥ A .时, P ≥ V ., d ≥ 0 ;A ≤ A .时, P ≤ V ., d ≤ 0 .
总之,无论 A 怎样,总存在P= V. +d ,市场分化价值 d 的绝对值与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成正比。因此在任何一项市场交换中,都存在 P=V . +d ,其中差距额即市场分化价值额 d 的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需关系为 A 的状况。对于任何市场交换的双方来说,当 d 为 0 时,表明双方交换是等价值量交换;当d≠0时表明交易方之间发生了社会财富的无偿转移的运动 , 对于获得 d 的任何一方来说,当其获得 d 大于 0 时,表明他从对方掠夺 d 数量的财富;当 d 小于0 时,表明他被对方掠夺 d 数量的财富。
以上只是粗略地揭示了市场中最主要两类影响因素与市场分化价值额 d 大小的影响关系,在实际市场中这种关系更复杂、更曲折,且在实际的市场中还存在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一种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市场分化价值额d .这可称为市场分化价值的形成与转移理论。
3.3财富的构成分类与其积累方式。
由于社会财富在积累与评价上,以货币形态存在,所以对于市场主体所占有的财富都必须化为货币形式,即具体的物质财富都按现时的市场价格计算。
由于价格(本文所有价格都指指成交价格)表现本身就是一定量的货币,而货币在财富化的意义上说,货币本身即使财富,所以 V=P=C .又由于货币形态的财富都是通过"物与货币交换"得来,是由货币以商品价格 P 的形式转化而来的,而商品价格 P 是由真实价值量 V .和交换时产生的价值差额即市场分化价值额 d 组成,即P= V. + d ,所以 C=P=V .+ d .所以市场主体的所有社会财富是由所有的真实价值量 V .和所有的市场分化价值额 d 两部分(可以相应地分别用SV .和 Sd 表示)组成,即一定市场主体所拥有的社会财富总量 W=SV . +Sd .这样市场主体的社会财富总量可以按其来源而分成两大类:非市场交易获得的财富SV . 与市场交易获得的新财富Sd,其总量的大小取决于真实价值量 V .的积累量SV . 和市场分化价值额d 的积累量Sd之和的大小。真实价值量 V .的积累通过一系列的与所有制度相关的方式来实现,如生产所有制方式、财富继承方式、暴力、欺诈、偷窃等方式来实现。由于市场分化价值额d的积累总量Sd由所有每一次的市场交易获得的市场分化价值额 d 之和构成,即Sd=d1+d2+…… +dn ,也就是说价值差额d 的积累则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即通过市场形成市场分化价值额 d 并通过市场交易使市场分化价值额 d 在市场主体间发生转移的方式来实现,这也就是市场分化的作用方式。这可称为社会财富的构成分类与其积累方式理论。
3.4获取市场分化价值的途径。
市场分化价值转移的过程实际就是各个市场主体运用市场分化价值形成与转移规律,以无所不用的手段(包括合法的与非法的手段、道德的非道德的手段、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手段)来影响市场分化价值的形成与转移,通过以看似等价交换的市场交易的外在形式来获取价值差额 d 的竞争过程。根据现代经济人假说理论,在市场中的人或组织即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经济人具有以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四大特点,也可以说是经济人假说理论的四大基本命题:
1.利己心即追求个人的利益的动机是经济人行为策驱力,经济人是在经生活中与他人不断发生联系的社会人,其与他人发生联系并进行交易最终目仍是谋取个人的利益。2.经济人是理性的,他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判自身的利益,并努力采取各种手段,积极从事牟利活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3.谋求个人利益为唯一目的的经济人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会增进社会的公共福利,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利益,但这一切需要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保证。4.经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学家的研究的深入而有所扩大,经济人的牟利手段逐利内容也会变化,但其自利的本性不会变。近30年来,在加里 ?贝克尔、詹姆斯 ?布坎南、道格拉斯等新经济学家的发展下,经济人理论广泛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以外的社会领域,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外,还包括尊严、名誉、社会地位等内容。
市场机制就是通过利用经济人的四大基本本性来实现市场的三大功能,其中经济人的利己心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动力源。市场的三大功能是:
1.在财富货币化的今天,它具有实现财富货币化的功能,使具体物质形态的财富抽象化、普遍化。因为经济人具有多方面的利益需求,其中,通过市场交换把财富货币化是在自己掌握的资源有限与存在多种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矛盾的情况下实现自己多种利益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对剩余价值的占有的有效途径,当然笔者这里的价值来源于效用,劳动只是效用产生的条件之一,这一点见前文论述。2.具有满足社会多种社会需求的功能。3.实现和积累市场分化价值,这是最主要的功能,也正是具有了这一功能,才具有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作为以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为本质的经济人的市场主体,必然以无所不用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多方面的需求和获取最大化的市场分化价值。总的说来,经济人可以运用或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手段或方式来获取市场分化价值,进而形成以下三种情形的市场分化:
1.用通货紧缩或膨胀来获取 d ,如对一般市场主体来说,囤积居奇、待价而沽以获取 d ;对于国家或具有发行货币职能的银行来说,可以滥发货币以造成通货膨胀以掠夺d .这通常是国家和具有货币职能的部门或组织获取非法市场分化价值的手段。下面以假象的理想型案例来分析,除发生变动的市场因素外,其他市场因素都处于理想状态,即假定其他市场因素对价格或市场分化价值额不发生影响。以下所有案例情况同此。
设太平洋上有个叫爱谛儿的小岛,岛上居民过着与世隔绝而自成一统的简单纯朴的生活。岛上唯一的市场仅流通着三种稳定的商品:大米(300 公斤 /月)、鱼(600 公斤 / 月)、白菜 600 公斤 / 月),政府发行一种叫"菏比"的纸币为法定流通货币。目前货币总量共约 27000 荷比,大米、鱼、白菜的价值量的比列为 1 : 2 : 2 ,即: 1 荷比=0.1公斤大米 =0.05 公斤鱼 =0.05 公斤白菜。后因政府财政紧张,破天荒地增发 27000 荷比并即时投入市场,物价从1 荷比=0.1公斤大米 =0.05 公斤鱼 =0.05 公斤白菜持续上涨近三个月才维持在1 荷比 =0.05 公斤大米=0.025公斤鱼=0.025公斤白菜的稳定水平上。设有米商丁某分别在第一月初、第二月中、第三月末向顾客甲、乙、丙各出卖大米 100公斤,价格分别为 1 荷比=0.1公斤大米、 1 荷比=0.075公斤大米、 1 荷比=0.05 公斤大米。则丁分别从甲、乙、丙获得1000、1500、2000荷比,共获得4500荷比。在此交易中甲获得了市场分化价值额1000荷比 =50 公斤大米、乙获得了市场分化价值额 500 荷比 =25 公斤大米、丙获得的市场分化价值额 0 荷比=0公斤大米,而丁如以4500荷比在现价的条件下只能购得 225 公斤的大米,说明丁在交易中分别失去了市场分化价值额1000荷比 =50 公斤大米、 500 荷比=25 公斤大米、和 0 荷比=0公斤大米。是不是甲和乙在这次物价风暴中获利了呢?我们再来分析顾客的情况。顾客持有的荷比是在新增货币发行前就早已拥有的,当然荷比的购买力应为 1 荷比可购得 0.1 公斤大米,则甲乙丙所持的荷比本应该分别购得大米 100 、 150 、 200 公斤,但实际情况是乙和丙丧失了50和 100 公斤的大米,而甲仅保本。那么谁是获益者?那是政府!因为新增的2700荷比所代表的财富为 0 ,即新增的 1 荷比=0公斤大米=0公斤鱼=0公斤白菜,但政府是以市场交易的发生投入新增货币的,新增荷比的购买力是以 0.1公斤大米≤ 1 荷比≥0.05公斤大米的购买力进行交易的,这样使得原有的荷比贬值,使得象甲、乙、丙这样的原有荷比的持有者丧失了财富。作为具体物质形态的大米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因为价值量是与其他商品相比而言的,其本身只是一种对比关系,大米与鱼、白菜的价值比还是 1 : 2 ; 2 ,丁所以丧失财富,是因为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大米的价格发生了背离真实价值量再到与新真实价值量保持一致的运动过程,即发生了 P=V .(1 荷比=0.1公斤大米=0.05 公斤鱼 =0.05 公斤白菜)到P=V新(1 荷比 =0.05 公斤大米=0.025公斤鱼=0.025公斤白菜)的运动过程,期间产生市场分化价值额,在市场交易中分别被甲和乙掠夺了1000荷比 =50 公斤大米, 500 荷比 =25 公斤大米。这样所得与所失想冲抵,就形成当前四人的经济分化情况。
再设经过一年后,爱谛儿小岛的三种商品在市场流通的量翻了一倍,而货币总量还是 54000 荷比,这时物价持续下跌 3 个月才稳定下来。同样设米商丁在此相应期间与顾客甲、乙、丙进行了同样的生意,即分别在第一月初、第二月中、第三月末分别向顾客甲、乙、丙各出卖大米 100 公斤,价格分别为 1 荷比 =0.05 公斤大米、 1 荷比=0.075公斤大米、 1 荷比=0.1公斤大米。则丁分别从甲、乙、丙获得2000、1500、1000荷比,共获得4500荷比。这时原先货币P=真实价值量 V. 开始缓慢地转变为货币 P= 新的真实价值量 V新,也可以说是大米的价格发生了背离真实价值量再到与真实价值量保持一致的运动过程,即1 荷比 =0.05 公斤大米缓慢变为 1 荷比 =0.01 公斤大米的波动。这样甲、乙、丙分别获得了 0 、 500 和1000荷比的市场分化价值,相应地米商丧失了相应的市场分化价值额。这就是通货紧缩造成的市场分化的情况。
大量货币的投入和大量商品的退出市场都导致通货膨胀,而相应的大量货币的回收或大量商品的进入市场都导致通货紧缩,进而都影响市场分化价值的形成与转移方向,造成市场中主体的经济分化。而大量货币和大量商品的进入或退出市场,既可以由货币政策引起,也可以由人为的屯积行为和大笔的市场交易所引起,而货币政策影响作用则更为主要和常见。这种手段的特点是利用国家的政策尤其是对货币金融政策的垄断性决策权,人为地引起货币量变动,使价格背离价值,从而形成并获得市场分化价值。这种市场分化作用恶意地无偿地夺取了广大一般社会成员的财富,严重地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的生活,给社会带来动荡等不安定因素,且这时市场也起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作用,其本身具有巨大的社会不公性,这时与其说是市场的分化作用,还不如说是权力对经济分化作用的继续。这种分化将使得人民对政府的合法性产生质疑。解决这种市场分化作用的根本策略是要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货币的回收与投放的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保持一致。
2.用市场垄断及欺诈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操纵市场供需关系或虚拟市场供需关系,进而获取最大的 d ,其具体行为有:以权力、暴力,或串通等方式获取市场垄断地位,以及以假冒混同、侵犯商业秘密、虚假广告、商业贿赂等非正常市场竞争行为。这种市场分化方式在市场经济初期及市场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尤其突出,甚至成为市场分化的主要方式。我国的富豪群体的巨额财富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这种非正常市场分化形式获得的。当前我国行业间经济差距过大,行业内部经济差距过小,其存在原因也很大程度在于此。
接上例再设米商丁通过钱权交易,从政府获得大米的垄断销售权,人为单方面地提高大米的价格,也可以说是人为地压低荷比所代表的真实财富量,设丁定为 1 荷比 =0.05 公斤大米,这时市场也形成一个向米商转移的市场分化价值额。设丁与甲发生了 100 公斤的大米的交易,则丁从甲获得总荷比额为2000,其中从甲获取1000荷比的市场分化价值。同样丁还可以通过许多的诸如用假冒伪劣的大米冒充正常的大米,变相地提高其大米的价格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来获取市场分化价值。
这种市场分化中有许多非市场因素介入,人为因素成分更是突出,这时市场分化作用的发挥不是取决于市场机制本身,而是取决于市场外部因素。这种分化也使市场也起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作用,其本身具有巨大的社会不公性,同时对社会道德水平的降低具有直接性作用,将造成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普遍沦丧。此外,根据乔治·阿克洛夫等信息经济学,当信息不对称时,即经济关系中的一方知情,而另一方却不知情时,知情的一方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行骗讨便宜的动机,交易双方相互缺乏信任,最终有导致市场的瓦解、生意做不成的严重倾向。
3.用合法竞争手段即通过提高市场效率,也就是通过提高技术、改善市场策略、进行内部的运转制度的创新来获取市场分化价值额 d ,具体的手法有:
(1)进行产品革新,提高产品的效用力度,这样既能提高产品的单位价值量,又能增强产品的稀缺性程度,进而控制 A ,既获得了 V. ,又获得了 d ;(2)开发新产品,使得产品稀缺性更高,进而控制 A ,进而获得尽可能大的d ;(3)限量供应己方价值品,以保持其稀缺性,从而控制 A ,进而获得尽可能大的d ,这将会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对过剩,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必然带来失业;(4)制定适宜的市场购销政策和资本营运政策等,以获得d ,其中包括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和商业声望的塑造,以提升社会对其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程度,进而影响该产品或服务的供需关系,最终获取高额的市场分化价值。(5)通过对内部运行制度的创新,提升其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分化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分化,它符合实行市场经济的目的,即把资源配置到更能产生新的社会财富的市场主体与市场环节上。
再设米商丁通过提高服务态图、保证大米的质量和其品种的多样性及其良好的商誉,获得顾客的青睐,尽管其大米价格较他人高,但顾客还是与之交易,此时,丁也从交易对方获得较高市场分化价值,并具有更多这种机会,这时市场主体间也发生经济分化。这种靠技术与市场策略的方法使米商品同时积累了非市场交易获得的财富和市场交易获得的财富,即同时积累了 V .和 d 即市场分化价值,因为这种提高品牌质量、服务质量的方法。其本身就是劳动生产的一部分,它一方面为商品创造了一种附加价值 V .也就是附加效用,即能满足人们一些附加的需求,如美感需求、塌实感的需求、信任感的需求等,从而使得待售商品真实价值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增强了人们对此商品的需求度,使得待售商品处于较高的供需关系之中,价格高于真实价值量,进而获得较大的市场分化价值额。
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既是供方又是需方的市场主体来说,无论是在购进还是卖出的市场交易中都存在获取市场分化价值的机会,也存在其丧失的风险,市场分化过程就是获取和积累市场分化价值额 d 的过程,也是一个被别人掠夺市场分化价值额 d 和掠夺别人市场分化价值额 d 的过程。这叫市场分化价值转移理论。社会冲突与动荡。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维护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是社会进行经济交换活动的基本力量和基本手段,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道德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尚往来的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出现了泛滥的特征。一、人情消费泛滥的现状(一)名目多元化、频率增加在传统社会,人们之间进行人情消费主要是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彼此过节问候。随着社...
越轨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产生了颇大的社会影响。可是,越轨社会学中一直忽视了对工程越轨行为的研究,究其原因,这种状况与越轨社会学诞生的特定社会背景有密切联系。...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的趋势。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基础的内涵。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关键是制度,只有从市场行为、税收、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缩小贫困差...
一、引言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及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给予了补充性解释。正如福山(1998)明确提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诠释在大部分场合仍然有效,但只达到百分之八十,另外百分之二十的缺憾需要文化或信任...
引言经济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末,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复兴阶段(刘少杰,2009)。新经济社会学(NewEco-nomicSociology)即经济社会学的当代演进,是一门运用社会学...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的快速成长。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2年在线旅游市场营收规模已达94亿元,但在线旅游占整体旅游市场的比例仅有5%,与发达国家25%以上相差甚远。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和自我生活能力,且生性好奇,爱好...
社会经济地位是从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和职业等级三个方面评估个体获取现实或潜在资源的差异性指标[1].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人们对结婚伴侣的选择,还影响着婚后的夫妻关系。然而,关于社会经济地位究竟会对婚姻关系产生怎样的...
2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特征分析2.1工农城乡关系的内含和本质。工农城乡关系一词从字面上看,包含工与农、城与乡两大层面的关系。通过梳理历来的文献发现,多数学者单用工农关系或者城乡关系进行表述。蔡云辉(2003)从更广泛的角度界定城乡关系...
4.4各设区市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4.4.1因子分析过程。该部分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评价逻辑根据前文。(1)适合度检验。经SPSS软件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三年指标数据的均值做因子分析,分别得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