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十八大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深化与创新探究
【第一章】新一届党中央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与发扬引言
【第二章】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立过程及其基本内涵
【第三章】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深化改革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立过程及其基本内涵
2.1 邓小平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实践基础
发展问题,是一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全局意义的实践问题。现如今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有着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这不仅仅需要的是将发展理论作为支撑点,而且需要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构建应用。在深层意义上,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的反映,同时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因此更加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提炼与升华,使之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历史必然性。
2.1.1 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已经有许多变革和重组,邓小平对当时世界的问题本质做出了总结,发展是其本质问题的根本原因,即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从而影响了世界发展的新的方向,也逐渐明确了发展这一问题的关键性,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也由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变更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在新的时代主题背景下,不管是达到发达程度国家,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都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抓住机遇促使自身强大起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力争保持在科学和技术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今社会,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使得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不同的社会制度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斗争的内容与方式与之前大为不同,使得和平与发展问题逐步演变成为关乎国家命运的关键性问题与具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而此时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愈加显着,各国加快经济发展不仅显得更加重要,而且也成为了整个时代的客观要求。此时,任何一个民族或者国家都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单单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其都受到全球的关注与经济发展态势的影响,并反过来成为约制他国甚至更大范围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机遇,同时也接受着挑战,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大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愈加举足轻重,愈加事关全球经济的发展大局。邓小平同志曾讲到过,"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需要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的发展,需要的是对待发展问题的认真研究,就其道路模式、战略方针予以积极探索,把问题搞清楚,把原因分析得当,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把中国更好地发展起来,这不仅是民族的要求,更是人民与时代的要求。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其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背景所孕育,是一个时代的发展精华和产物。在时代主题和特征的把握上,邓小平做的十分到位,成功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在重点抓好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使其具有了深刻的意义。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时期,正是世界发展大转折的时期,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就是一个机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能够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同时也是我国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依据。邓小平随后提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也是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上经济政治的新秩序建立以及"一国两制"新构想的提出等,无不证明一个道理--任何构想想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
2.1.2 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多次在谈话中批驳并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争取最清楚地阐明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关键,是在于经济建设。1978 年 9 月,邓小平到东北地区进行巡视,在此期间曾讲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邓小平讲话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想与路线,从而达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从而批判和澄清"左"的错误。
邓小平还初步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种方式,同时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是检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另一个方式,此时"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逐步开始萌芽。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邓小平理念形成了,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践,不断取得丰富与成长。
2.2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理念是一个科学体系,邓小平经济发展理念属于邓小平理念的一个子集。邓小平经济发展理念是具有深度性、内在逻辑性、完整性、统一性的科学理论系统。从内在逻辑上讲,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是以如何发展中国为中心的,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中心,邓小平经济发展理念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回答了我国关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
2.2.1 发展道路与发展阶段
发展道路理念就是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完全照搬别的国家的建设路径和模式,中国这样人口多的东方国家,而且是比较落后,发展上也存在着失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中国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需要研究的新内容,邓小平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引导着我们走自己的路,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书本当作教条,也不应该该照搬国外的经验,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结合中国的特点出发,搞中国的特色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是以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准,而制定的基本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正确的方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来发展。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基于经济建设上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党的基本路线指导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中国的根本发展路线。
现如今我国的发展仅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有许多的道路要走,有许多的政策要制定,有许多的漏洞要完善,然而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任务是结合历史清楚认识我国所处的处境。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曾经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在邓小平同志的指挥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找适合我国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并提出,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丰富,也为我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制定给予了依据,邓小平同志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2 发展战略与发展途径
任何国家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发展战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也是如此,邓小平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亲自设计,即由"三步走"的步骤来实施的。
"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道路,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三部曲".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的面世,对发展来讲是其核心,凝聚着邓小平如何强大中国的想法,对我国改革开放前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影响,是党和国家制定计划和远景目标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目的是希望中国的老百姓都富有起来,但是不是说一下子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富裕起来,这种想法脱离实际,富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让一些人和一些区域首先致富,先富起来的作为领头者帮助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或地区。一部分百姓一部分区域先富起来,会产生辐射效应,对周围邻居就会起到示范性作用,就能够推动本区域与周围区域的企业和百姓一起致富。一部分百姓一部分区域先富起来,自身就有能力去帮助周围还处于贫穷线上的区域和百姓,这样就能够缩短富裕起来所需的时间。一部分百姓一部分区域先富起来,在周围乡邻的帮助下大家都会逐渐富裕起来,老百姓富起来了,部分能够影响整体,随之国家也会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就能得到加强,对扶贫也可以集中物力财力。党和政府提倡的一部分百姓一部分区域先富起来依靠的是其自身的不懈努力创造财富,与剥削压迫无关,不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可以看出,让一些人一些地区首先致富,是条可行的捷径,促使我们加快加大发展的步伐,尽早把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
2.2.3 发展动力与发展机遇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的实施,是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是一种方式,改革对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也是一种方式,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问题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做出了清晰的回答。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终南捷径,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推进其不断向前的动力。改革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特别要破除不同形式的落后体制,使生产力能够得到大力发展,在我国建立起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密切,社会主义制度繁荣完善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改革的成败。
当然,改革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有利于四个现代化,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的稳定和团结,会促使一个生动活泼局面的形成,如果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即使成果已经获得也会将其丢失。如今,我们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安定与团结的政治环境,当然,现在的政治环境形成的十分不容易,仍然需要对来自周围的不利于安稳环境维持的不和谐因素进行治理,必要时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力求把这个局面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发展的另一个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虽然战争的危险还时时刻刻存在着,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去有了大幅度提高。世界大战在短时期内暂时还不会发生,因此,和平是能够争取来的。对于中国而言,在一个具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有利的和平时机,争取时间,加快发展,在经济建设上下功夫,把经济建设搞好。由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式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联系十分紧密,中国想要发展,想要实现现代化,将自己置身世界之外是不利于的,因此中国必须要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有关于抓住安定时期、发展完善自己的伟大战略思想,即发展机遇思想。要求我们紧抓机遇,尽早把握国发展完善起来,我们要抓住机遇,然而现在就是好的机会。其一,国际环境比较和平、我国周边邻国比较和睦,这对我们而言,发展就是一个机遇;世界经济的中心调整升级,对中国而言,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机遇;随着太平洋沿岸地区逐渐成为了全世界经济的焦点,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是一个值得把握的好机会。其二,国内条件已经具备,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到民间都渴望发展和富裕,加上国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创造了未来发展的条件。其三,新科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会及后发优势,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增长缩短差距。机遇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的,对于中国来讲,大的发展机遇并不多,如果机遇出现而没有紧紧抓住,那么便稍纵即逝,因此,我们必须要紧握当前大好机遇,解决我们面临的发展问题,就遇到的发展问题及时的、合理的解决,中国才能真正强大。
2.2.4 发展速度与发展协调
在 21 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具有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从现在开始算还有三十多年,这阶段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负的责任也很重,为了实现我们发展战略的目标,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发展速度作为支撑。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关系到我国三步走发展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战略问题,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发展速度而言,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追根到底还是个政治问题,不加速发展就等同于停滞不前,甚至后退,我们要抓住时机加速平稳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的台阶。然而,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但是更要稳,在稳发展中促发展,把科学教育放在促进发展因素的首位,提倡科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才有更好发展的希望。
社会主义社会强调的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的社会,我国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就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只有将两个文明都建设好,才是对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的最深层次体现。物质文明上不去,社会生产力就不发达,物质基础方面就面临问题,少了物质基础支撑,社会主义的建设就不能大力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与物质文明的建设道理一样,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发达,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得到发展。唯有把物质文明的建设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搞好,方方面面都过硬,同时促进这两个文明的建设程度超越资本主义且共同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才有希望。
邓小平发展理念的内容相当丰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内容。当我们在不断开拓对邓小平发展理念的认识和实践时,应该基于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的全面、准确了解之上。
2.3 "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在时代特点和主题方面,邓小平进行了全新的判定,强调要追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此来促进中国的快速发展;利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借此促进中国的快速发展;强调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与发展,我们必须把握机会。"和平与发展"不仅是时代的主题、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中国发展的时代条件、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必须坚定贯彻这一"硬道理",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只有依靠发展才能摆脱因为贫穷落后而造成的被动局面,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在现实社会的延伸与展开,发展是具有多向度和综合性的。
2.3.1 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对于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阐明。
其一,共同富裕、百姓幸福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才能够完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邓小平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纠正了过去那种仅从生产关系角度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思维定式,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正义的统一,即共同繁荣和人民幸福。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力发展,社会才能够全方位获得进步,在这个基础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目的才能够实现。
其二,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的好,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具有优越性,才能在百姓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归根结底是共同致富、人民幸福目标的充分实现,制度的巩固离不开大众的拥护支持,而这一切总的而言还是要靠"发展".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提到这个问题,曾讲到"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其三,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发展密不可分;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与发展也密不可分。发展也是稳定的关键因素,而发展基础上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我们所讲的发展,是既能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发展,又能体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能够让老百姓富裕,是经济发达与社会公正的真正体现,邓小平强调百姓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体现,是发展的本质所在、目的所在。
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统一问题的实现,"中国有个台湾问题要解决。中国最终要统一。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一是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是要看我们的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我国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发展程度中真正的快速、稳定,影响着民族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着民族团结的"中国梦"的实现,影响着我国的整体形象、发展趋势和前途命运。
2.3.2 发展的主题是唯物史观的当代延伸与展开
邓小平的发展观既体现了唯物史观,又丰富和推进了唯物史观的发展,并开始赋予唯物史观以新时代的内容与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现实展开。邓小平"以发展为主题"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既是一种秉承,也是一种弘扬。同时,邓小平"以发展为主题"的思想也是对唯物史观的对象、任务作出的一种新思考。
基本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有关发展的学科,涵盖了人类的自由的全面的解放和发展,适合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概念一致,社会的发展是对价值理论的社会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对唯物史观研究的主题、任务做出过明确的界定和阐述,强调其是关于人和社会的发展的科学,指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前提是'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唯物史观的任务'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唯物史观研究的任务与主题是"发展",是关于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关于走向人类解放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实践的唯物的社会认识、社会规律、社会价值理论。
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为根本的,在此之上结合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马恩思想的生动体现,是从时代的高度彰显了"发展"的使命与主题,表现出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坚持和推进唯物史观的关键所在,展示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魅力,这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延伸,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再现和充分展开。以邓小平理论为开端,唯物史观已经随着时代的转变和实践的推移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中心推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新形态。
2.3.3 发展具有多向度性和综合性
"发展"这个问题应当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统一的思想,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整个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工业社会".一方面,由于工业社会的产生,使得一大批唯利是图的"食利者"出现;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不断渗透,个人主义者打着人权至上的旗号,推行享乐主义与,作为"硬道理"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多向度性的概念。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党的八大就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八大的路线没有很好地贯彻,后来的"大跃进"、"十年文革"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走过很长时间的一段弯路。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方向,下决心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由过去连吃饭穿衣问题都不易破解逐渐发展到小康社会,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正是由于邓小平将"发展"问题的高度,提升到了理论的水平。从哲学视角来看,是将感性层面加以升华,最终上升到理性层面。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之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三者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进步、中国国情的持续转变,邓小平发展观继续延续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共时性"的角度出发来看,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中,可以勾勒出三个层次的内容,这三个层次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其一,哲学基础,即包括实事求是认识论、以民为本价值论和动态平衡发展的方法论等,也就是邓小平发展观。其二,是关于普遍规律的新结论,如民主执政、社会主义发展及人类社会将从低级到高级、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的规律,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从宏观上对整个社会方向的定位,是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其三,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确立、道路选择和战略安排等,这是属于制度体制及政策方针等可灵活操纵的"具体结论",前途总是美好而光明的,社会总朝着趋势好的方向去进步,但不能忽略在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必须正确看待这系列的缺点,当今社会贫富差距问题,以及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等。但不能为此否定了邓小平整个理论体系,而部分学者对社会上存在的"物化"现象归咎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特别是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断是片面的,邓小平同志强调的不只是物质方面的文明,而是精神方面的文明与物质方面的文明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其实,资本主义发展时至今日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四百多年年,有骇人听闻的"羊吃人"故事,也有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财富巅峰的辉煌成就,其也是由自身出发,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的制度,甚至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方针,逐步实现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才发展至今日的。事实证明,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有难以跨越的人性被"物化"的"卡夫丁峡谷",社会主义社会如此,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综上所述,作为"硬道理"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多向度性的概念,我们应当从其"历史性"和"共时性"相统一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力求系统、完整地看待发展问题,从而正确解读邓小平发展理论和发展观。
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但20世纪60年代后自然资源贫乏的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增长未必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们在质疑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石油、煤炭、天然气及各种...
引言《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于1776年的经典经济学巨着,在经济学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有着西方经济学圣经之称,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直面中国经济社...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人类生存,更成为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我国学者也试图从演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寻找发展生态经济的依据。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一、毛泽东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是最早提出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56年初,在当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形势下,毛泽东开始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来。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相较过去十年将有所减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势在必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关键节点,货币市场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优化和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的改革已经启动,金融业改革对于...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观点、见解和论断。诚然,就已掌握的文献来看,邓小平并未使用过科技创新一词,而是常常运用诸如变革、更新、创造、突破等词...
一、引言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英籍奥地利人,自由主义伟大旗手。哈耶克在他1943年论述商品储备计划到1974年摘取诺贝尔桂冠的三十多年间很少关注于货币(除了在1960年发表的《自由宪章》中有一章节曾涉及)。在他最后一部关于货币政策的着...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阐述了其消费思想。马克思分析了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及其与生产的关系,阐述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消费,揭露资本主义...
新中国经济学的60年与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60年的实践是相互共生的6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时代赋予中国经济学人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围绕这一问题,以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