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驻扎在平原的部队进入高原后,由于高海拔地区存在低压、缺氧的条件,士兵需要进行适应性调节来适应高原生活[1].而人体在进行自我调节适应过程中,会表现出应激反应,这些反应根据不同人的性别、年龄大小、健康状况等因素,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反应。高原环境的地势复杂,生活环境恶劣给部队的军事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困难,士兵进入高原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高原气候。恶劣的高原气候使士兵产生疾病,造成非战斗减员,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发挥,所以探究高原环境对军事训练造成何种影响进行分析,结合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见解。
1 高原气候的特点
白天与夜晚的温差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随之下降。一般每升高 1000 米,气温则会下降约 6℃。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干燥少云,白天地面会接收大量太阳能量,近地面层的气温迅速上升;晚上地面散热迅速,气温急剧下降。
气候干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中水份会逐渐减少,气候就会越干燥。
紫外线强。高原的空气稀薄清洁,尘埃和水蒸气含量相对较少,与平原地区相比,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透过率大产生很强的紫外线。
风力大,多大风、雷暴和冰雹等极端天气。
以上高原气候的特点对人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损害。例如,高原地区大气压低,大气中的含氧量和氧分压也较低,人吸氧不足会造成各器官组织供氧不足而产生功能性变化,并出现缺氧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气短、恶心等高原反应的症状;由于高原水压低、风速大,人体体表水分散失量高于平原,特别是在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水分散失快,同时由于高原缺氧及寒冷等因素的影响,使人体水份含量减少,造成呼吸道粘膜及皮肤干燥,免疫功能低易造成咽炎、鼻出血及皮肤皲裂等疾病;强紫外线容易造成皮肤和眼睛损伤,皮肤损伤主要是晒斑、水肿、皮炎等,眼睛损伤主要是急性角膜炎、白内障、视力障碍及雪盲症等。
2 高原环境对军事训练的影响
2.1 对士兵身体机能的影响
高原环境对士兵身体机能有一定的影响。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人体会发生自我适应性变化,进行机能调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呼吸系统的变化。肺通气量的增加是人体对缺氧情况下代偿适应性机能。在平原上,正常人呼吸频率一般为 18 次 / 分钟;当轻度缺氧时,呼吸会变急促,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呼吸频率也进一步加快,此时人们会感觉到胸闷气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呼吸会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循环系统的变化。在平原上,正常人的脉搏为 72 次 / 分钟,这是呼吸频率的 4 倍,当进入高原后,心脏通过增加收缩次数来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在平原上,正常人的收缩压为 110- 120mmHg,舒张压为 70 - 80mmHg,当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的作用以及体液的影响,使皮肤、脏器等的血管产生收缩,造成血压上升,以此来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2].在高原缺氧情况下,体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的变化都较大,血压并不稳定,因此不能以平原上的血压值作为高原标准,更不能以平原上低血压和高血压标准进行评价[2].
消化系统的变化。当进入高原后,人体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会受到抑制。与在平原上相比,除胰腺分泌稍有增加外,唾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减少,胃肠功能减弱,会导致食欲不振、腹涨、便秘等消化系统的紊乱。而在适应高原生活后,消化系统逐渐恢复正常。
神经系统变化。人的心理情绪与神经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通常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情绪会减少不良反应。人体最大有氧能力决定了其活动能力。高原上空气稀薄,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氧分压下降,会使得摄氧能力减弱,导致肺向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减弱。由于供氧不足,士兵在高原上进行军事训练 , 会使得他们需氧量超过实际吸氧量 , 造成大量糖元进行无氧分解,并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士兵的运动能力减弱。
但是,只要做好对高原气候环境的正确认识,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养生的健身方法,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就可以较好、较快地适应高原环境。
2.2 对士兵心理情绪的影响
来自于平原地区的士兵进入到高原地区后,面对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变幻莫测的气候条件,自身会对高原环境产生不适应,士兵会出现反应迟缓、食欲不振、新陈代谢紊乱等情况。
身体上的不适加之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会使士兵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畏惧心理,此类心理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会对今后士兵的个人发展、军事能力、身心健康都会带来潜在的巨大危害。
3 高原环境下军事训练的保护
首先,部队在进驻高原之前,需要对士兵进行有关高原知识的宣讲,使其了解有关高原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体生理、心理的影响,掌握高原卫生防护原则、高原反应症状以及常见防治措施等内容。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进驻高原的部队了解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以加强对高原的适应能力。
其次,部队需要加强对自然环境危害的防护。高原地区紫外线辐射强烈,会对暴露在外部的皮肤和双眼造成严重损伤,这要求士兵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接触阳光,并注意皮肤和双眼的保护;高原气候恶劣,寒冷季节长,部分地区属于长冬无夏的长寒地带,冻伤则成为较为普遍的高原损伤,尤其是在野外进行军事作业劳动和训练时,士兵出现冻伤的概率大大增加。
因此,加强预防措施,防治冻伤发生,在高寒地区对保障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避免冻伤的发生:①加强对入驻高原部队有关防冻教育普及和防冻知识的宣讲:②加强抗寒锻炼,提高抗寒能力,提倡合理的室外活动及冬练;③注意衣物鞋袜的抗寒保暖,并保持衣物鞋袜干燥;④避免过度疲劳,保证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及时补充;⑤室外站岗、放哨等,注意搓手、跺脚,严防静立呆坐。
参考文献:
[1] 张锦贤 , 郑国威 , 刘民生 . 浅谈高原环境对体能训练的影响及对策 [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5,20(3):68-70.
[2]李玉兰。高原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63-64.
当今的女大学生处于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思维非常活跃,大学期间她们会逐步对事物形成比较固定的看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她们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开展工作。...
前言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为了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军事训练任务的完成所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做好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对于激发官兵练兵热情、推动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提高军校学员的军事训练问题进...
当前,国防生已经成为我军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经过十余年发展,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已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随着依托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国防生的培养教育,特别是军事教育训练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更加凸显。本文在对部分国防生签约高校和国防生进行...
医学上的高原是指对人体产生明显生物学效应的海拔3000m以上的地域。高原训练是加强运动员耐力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1].长期在平原上生活的人到了高原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如何减轻高原反应,加快习服能力,提高训练成绩,减少训练伤是高原医学及军事训练医学...
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是按照实战要求、贴近作战任务、模拟实战环境、落实实战标准的针对性训练,是开展联合训练、军兵种训练和综合演练的基础性训练。实战化训练环境是开展军事基础实战化训练的重要依托。信息化条件下提升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水平,必须着眼于...
近几年来,身着甲胄,使用冷兵器的格斗对抗活动又重新兴起。该研究通过梳理甲胄、冷兵器的相关理论,厘清全甲格斗的发展史,试图将全甲格斗运动运用到现代军队训练中,为丰富军队训练内容提供理论基础。...
1、军事训练的起源军事训练是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是战争的产物,它随着战争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的部落之间的战争是军事训练形成的基础,各部落变得更强大,战胜别的部落,部落首领们带领属下进行身体锻炼、角斗、射箭等实战技术,提升部落...
军事训练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本手段,是战斗力生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军事实践催生军事文化创新,创新的军事文化更好地促成军事实践最终目的的实现。我军历来重视军事文化建设和创新。抗战后期,我军掀起了第一次全军规模的大练兵运动(简称大练兵运动),军...
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活动的动作或情境,从而提高动作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1].研究表明:表象训练对提升运动技能、训练动机和克服心理障碍都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体育运动实践中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军事动作技能...
早期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就指出需要对依法治军的实际运行和理论基础进行改进,所以我国在强化国防和军事构建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于依法治军的实行。通过长期的军事构建,逐渐形成了比较深厚的军事法律文化,并且对实际的军事实践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