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贫困地区学生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统计 1978 年至 2005 年近 30 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 年至 1998 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 年至 2011 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之占一成左右。[1]
贫困地区学生由于社会经济、教育条件等的限制,在高考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正义只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为满足人类需要所准备的稀少的供应".[2]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更加稀缺,使得高等教育出现公平问题。
一、我国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的内容
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中央和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政策上对贫困地区做出相应的补偿。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为贯彻《规划纲要》,2012年教育部、发改委等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教育部 2013 年 5 月 30 日发布《关于 2013 年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扩大专项计划覆盖区域,由 2012 年的 680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县扩大到 832 各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北、山西等地区。2014 年 4 月 13 日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4 年提高重点高校招生农村学生比例工作的通知》,将专项招生规模扩大至 5 万名。2015 年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5 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指出,继续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 2%.
二、教育公平中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的合理性
1、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平等的接受教育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教育公正在本质上包含教育系统内部的公正和外部的公正。教育系统外部公正就是通过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之间的不同型构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资源分配关系。[3]我国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资源分配不均,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状态。国家实施对贫困地区的高考政策扶持是维系教育系统外部公正的表现,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2、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阶层流动性相对减弱。高考促进了社会的阶层流动,可以缩小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贫困地区学生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的实施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人们看到教育可以带来改变命运的希望。增加人们的教育信心,更加关注下一代的教育。同时,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对于农民话语权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3、高考制度自身完善的需要
高考制度作为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制度,其运行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公民高等教育权力的实现。由于城市与贫困地区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差距,城市学生具有更好的文化资本优势,高考呈现出一种城市化的倾向。同时由于我国高校的经济来源大部分依靠地方财政,为了支持地方经济、教育等的发展,在招生录取上更加偏好本地区的生源。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市化倾向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
三、合理实施扶贫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1、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教育投入
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财政上的支持,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首先更新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学习环境。贫困地区与城市地区在教育上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资源上,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对教育水平的影响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特岗计划"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地区之间合理的教师流动也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调整贫困地区教育财政制度,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合理配置资源以促进教育公平。
2、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
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困地区学生升入优质高等教育的情况。由于需要扶持的学生众多,而扶持规模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的高低,进行多元化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学生所在学校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更加准确得选择自己的道路。
3、完善学校自主招生,扩大招生自主权
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校的支持。清华大学招生办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没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只能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并不会区分考生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因此,要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完善自主招生方式,让农村考生在面对自主招生时不必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得到更加公平的进入高等教育的权利。
4、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善政善施
教育政策制定的再好,实施不良则事倍功半。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如果得不到好的执行难逃被利用。比如利用权力把孩子送到贫困地区进行考试,与贫困地区的孩子争夺政策照顾的机会。政策执行比好的政策更加重要,因此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规范政策实施的过程,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为贫困地区高考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高考涉及到学生、家长、学校、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同时又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进行着双向互动。贫困地区高考政策扶持为学生提供了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也将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静 . 四成到一成名校里农村娃少了 [N]. 广州日报,2013.10.16(A7)。
[2] 休谟 . 人性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36.
[3] 苏君阳 . 公正与教育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1-76.
功利主义伦理观产生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自然会以谋求利益为目的。因此,也可以说功利主义的教育公平就是唯利是从.也就是说,在结果出现之前对教育公平的计算是不存在的,公平就在于使效用最大化。而在现实教育的分配问题上,功利主义无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着力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至20世纪90年代,城乡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逐步改善,两基目标基本实...
1民办学校的地位与作用1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真正贯彻国务院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
当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在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其焦点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所谓教育公平,是指整个社会的公共教育资源在个人、城乡、区域等不同范围内的一种客观公正、均等化的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育科学发展、数字公民培养、管理决策制定、精准扶贫开展,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在提升教育质量、更新文化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公平等方面产生巨大价值,还对实现21世纪人类文明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视角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但鲜有人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审视。本文尝试从制度视角切入,以期为分析教育公平问题构筑一个更具洞察力与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推进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一、教...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教育公平内涵十分丰富。基于对教育公平的不同理解,以及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实现教育教育公平的路径、措施、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一、多元视角下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即教育机...
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之一,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认定不一。就教育公平是否意味着平均来说,有人认为教育公平就是公共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即人人享有同等份额的教育资源;但也有人认为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平...
推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是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平等、改善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流动、实现关系和谐、防范阶层固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人力资本、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手...
教育公平是最近几年社会上不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类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区域教育文化差异以及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指狭义概念上的农民工子女,具体是指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