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达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是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现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等职。郑教授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注重整体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对肿瘤、肝硬化、风湿病、前列腺病、冠心病等疑难杂病颇有研究,尤其擅长于肿瘤的中医药防治。现仅就郑教授治疗牙痛的经验作简要探析,以飨同道。
一、病因病机
牙痛是口腔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本病发病率高达 40% ~ 70%[1]。多种牙病和一些非牙源性疾病均可导致牙痛,如牙本质过敏、龋齿、牙髓炎、牙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2],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医学正传》曰: “夫齿者,为肾之标,骨之余也。”因齿是由肾精所化生和滋养,故称齿乃肾之标。胃与口、齿、唇、舌均为胃系所属,其生理与病理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口、齿、唇、舌; 由于脾胃互为表里,共同完成腐熟、输布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为人体不断提供足够的营养[3]。口齿乃进食第一道关,故郑教授认为本类疼痛多因喜食甜酸,骤进冷热,伤及牙体,或养护失宜,牙面不洁,蚀齿成龋,或风热外邪直犯头面,伤及牙齿,或脾胃蕴热郁闷不宣,腐而成脓,或智齿阻生,火热上攻,壅滞为痛。
总之多由饮食不节,养护不当所致。
二、辨证纲目
郑教授认为,以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应对疼痛进行全面分析。因为疼痛是反映疾病的部部位、性质、病势进展和消退的重要标志,又是痛证最主要、最常见的症状,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痛证发生原因多端,凡外感六淫,使经络闭阻,营卫凝涩,或情志内伤,气滞血瘀,脏腑壅滞,或脏腑气血亏乏,络脉空虚失养等,均可致痛。
至于牙痛,郑教授认为,如牙痛见于疾病初期,多为外邪侵犯,疼痛较剧,齿龈红肿是风热邪毒所犯。疼痛较轻,齿龈不红,为风寒邪毒侵袭。外感之邪如属风热或火热,则红肿痛剧。为寒邪凝闭,则疼痛轻而不红。牙痛得凉痛减者为风热之证,得热痛减者为风寒之证。风热之证,齿龈热毒壅盛,火热燔灼,红肿剧痛,得凉则热退而痛减。风寒之证,患处为寒邪凝闭,阻滞脉络,不通则痛,得热则寒退而痛减。
若齿痛时轻时重,多为正虚邪实之证,若疼痛持续,为邪毒壅阻脉络,气血凝聚的实证。正虚邪实、正不胜邪,则齿痛重。由于正邪斗争,病情随之波动,故疼痛时轻时重。邪毒蒸灼,壅阻脉络,气血凝聚而不散,不通则痛,故疼痛持续。齿痛日久,朝轻暮重,多为肾阴虚之证; 疼痛朝重暮轻,多为肾阳虚之证。阴虚齿痛,虚火上炎,午后阴阳之气旺盛,更致阴火上炎,故午后疼痛加重; 阳虚齿痛,虚阳上越,阴寒凝阻络脉,早晨阳气弱,阴气尚盛,阴寒凝,故早上疼痛重。
牙龈、唇、舌红肿热痛,多为风热或胃火实热。
风热外邪,胃火实热,熏灼牙龈、唇、舌发生红、肿、痛,又胃火之热较风热之热为盛,故红、肿、痛更为重。牙龈浮肿,不红而痛,或牙龈微红微肿,牙齿浮动,咬物时重,午后痛加剧,为阴虚火旺,阴虚之火炎于齿龈,故微红或不红,牙龈浮肿或不肿及牙齿浮动,咬物时痛,午后阳明气盛,及虚火上炎,故疼痛增加[4]。
三、治法方药
郑教授治疗牙痛常参薛己之法,齿者肾之标,口者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齿牙是也。徐用诚先生云: 齿恶寒热等症,本手足阳明经; 其动摇脱落,本足少阴经; 其虫疳龈肿,出血痛秽,皆湿热胃火; 或诸经错杂之邪,与外因为患。治法: 湿热甚而痛者,承气汤下之,轻者清胃散调之; 大肠热而龈肿痛者,清胃散治之,重则调胃丸清之; 六郁而痛者,越鞠丸解之; 中气虚而痛者,补中益气汤补之; 思虑伤脾而痛者,归脾汤调之; 肾经虚热而痛者,六味丸补之; 肾经虚寒而痛者,还少丹补之,重则八味丸主之; 其属风热者,独活散; 大寒犯脑者,白芷散; 风寒入脑者,羌活附子汤。病症多端,当临证制宜。虽分型论述,但在实际临证时,单纯的属于哪一类型的牙痛,少之又少,多为复合型患者,这就要求医者从整体辨证入手,分清主次,用药方能准确。
郑教授认为一定之方可圆而用之,许多古人沿用不衰的名方,只要遵循理法为指导,用治诸病,常收良效。故不必为繁杂病名或现代西医指标困扰,亦忌认为古方不能治新病而擅创“新方”,一味“求新立异”。现介绍郑教授在临床中常用的治疗牙痛验方 2 则[5]。
1. 牙痛验方一: 方药组成: 细辛 2 g,白芷 10 g,石膏 30 g,蜂房10 g,败酱草15 g,甘草6 g。方中石膏大寒,能泻胃火清热; 配细辛、白芷辛温药,细辛具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白芷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作用; 配以蜂房甘平,祛风攻毒,消肿止痛; 败酱草辛苦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甘草甘平,泻火解毒,缓急定痛。六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牙痛。特别对风火牙痛疗效显著。一般服药 2 剂后痛减,4剂后症状消失。
2. 牙痛验方二: 方药组成: 石斛 15 g,沙参 15 g,麦冬 10 g,生地黄 10 g,玉竹 15 g,牛膝 10 g。方中石斛、沙参甘微寒,滋阴,养胃生津、润肺止咳,麦冬甘微苦寒,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生地甘苦寒,清热凉血、生津,玉竹甘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牛膝苦酸平,活血祛瘀、导热下行,以降上炎之火。诸药合用,共奏清胃滋阴之效。功能滋阴益胃,降火消肿。主治齿龈肿痛。
四、典型病例
1. 患者,男,41 岁,常年出差。2005 年出差时,突发牙痛,牙痛呈不定时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牙龈红肿,遇风则痛,遇冷减轻。后虽经治疗,时作时止,痛苦之情难以形容,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诊为风火牙痛。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处方: 细辛 2 g,白芷10 g,石膏30 g,蜂房10 g,败酱草15 g,大青叶 15 g,薄荷 6 g,防风 10 g,甘草 6 g。3 剂略效,再服 6 剂而愈。
2. 患者,男,45 岁。下门齿、犬齿两个臼齿动摇,齿龈萎缩、微黑,不敢吃硬、黏食物,经常牙龈肿痛已 8 年多,某医院诊为慢性牙周炎。郑教授审其脉沉弦、尺大,舌苔薄白。诊为肾阴亏损,虚火上浮,齿虚不固之证。治宜滋阴降火。处方: 石斛 15g,沙参 15 g,麦冬 10 g,生地黄 10 g,玉竹 15 g,牛膝10 g,肉桂 6 g。6 剂后牙痛消失,牙齿动摇好转; 服60 剂,齿龈恢复正常,牙齿牢固如常。
3. 患者,女,49 岁,务农。牙痛 3 年,牙齿松动,牙龈肿痛,下午加重,耳鸣,腰膝酸软,手脚心热,口干,劳累后加重。脉细数,舌淡红,近无苔。郑教授诊为肾虚牙痛。宜益肾养阴,降火消肿。处方: 石斛 15 g,沙参 15 g,麦冬 10 g,生地黄 10 g,玉竹 15g,牛膝 10 g,山茱萸 15 g,山药 15 g,茯苓 15 g,丹皮10 g,知母 15 g,黄柏 10 g,5 剂。二诊: 药后牙痛祛除大半,原方再服 10 剂。三诊: 药后牙痛、牙龈肿痛消失。考虑其农活累体质差,以上方加黄芪 20 g,当归 20 g,益气活血,补肾固本,制成 3 个月水丸,日服20 g,3 年后随访,未复发。
参 考 文 献:
[1]邓彦函,黄定明。 非典型性牙痛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 3) : 320 -322.
[2]华小川,赖文莉。 脑啡肽及其与牙疼痛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34( 3) : 197 -199.
[3]高建荣,吴承艳。 治疗牙痛方药中医文献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03,24( 10) : 47 - 48.
[4]肖国士,旷惠桃,刘桂英,等。 临床痛证诊疗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20 -123.
[5]郑东海,郑东梁,郑伟鸿,等。 郑伟达教授五十三特效验方( 续一)[J]。 世界中医药,2012,7( 4) : 349 -351
妊娠期牙龈炎是妇女妊娠期的一种常见疾...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而当前该环节一直困惑着护理工作者,不得最好疗效。我们使用中药含漱液护理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口腔,取得满意疗效,与复方硼砂液护理对照,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广西...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慢性胃炎主要病因,HP的持续存在,致使腺体破坏,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最终导致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1],多数研究提示,根除HP可以减少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或发展[2~4],因而减...
经过牙髓治疗的牙齿,发生牙齿劈裂的危险性会逐年增大。因此,医生常会建议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全冠修复以保护患牙,临床上最多见的方法是烤瓷全冠修复。2012年9月山西大医院口腔科引进了CERECE4D系统,这是近几年推出的针对牙科椅旁操作设计的最新一代计...
对于烧伤患者,笔者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其消除口腔异味,预防口腔炎症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104例中度至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1一52岁,平...
拔牙术后出血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拔牙患者的1.25%~1.47%,严重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有效预防拔牙后出血,本文对1994年以来我科诊治的113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3例患者,男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