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制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258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研究
引言 第一章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现状
第二章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
结论/参考文献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制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结 论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作为《劳动合同法》推行的重要制度,目的在于解决我国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它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已经被我国的现实需要所证明。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其价值目标未能完全实现,仍存在不少缺陷,这些缺陷需要我们在立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目的。
  
  本文通过对法国、德国、英国、瑞典、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地区)立法的学习,仔细分析了国外制度与我国相关立法的区别,从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理论。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整体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人口众多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显得更加迫切。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看到其他国家制度先进,就盲目地把外国的制度生搬硬套到我们国家来。我们要立足国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制度来。
  
  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和发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将不断被完善,在劳动关系中充分的发挥其价值作用。


  参 考 文 献
  
  [图书文献]
  
  1. 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 闫宝卿、党晓捷:《中德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中信出版社 2003 年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中德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比较法文集》,中信出版社 2003 年版。
  
  5. 董保华:《劳动合同法研究》,中国劳动社保出版社 2005 年版。
  
  6. 郑爱青:《法国劳动合同法概要》,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年版。
  
  7. 林丰宝:《劳动基准法论》,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版。
  
  8.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用人单位劳动争议前沿问题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13年版。
  
  9. 欧运祥:《劳动法热点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中文译着]
  
  1. [美]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法基本教程》,马静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 [德]W·杜茨:《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科出版社 2003 年版。
  
  3.《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注,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4. [德]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5. [美]米尔顿 弗里德曼、[美]罗丝 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张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版。
  
  6. [日]荒木尚志:《日本劳动法》,李坤刚、牛志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7. [德]魏斯、[德]施米特:《德国劳动法与劳资关系》,倪斐译,商务印书馆 2012 年版。
  
  [期刊文献]
  
  1. 田宗仓、栗原彬、田中羲久编:《社会学事典》,弘文堂 1988 年版。
  
  2. 冯彦君:《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 31 条规定之检讨》,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 年第 2 期。
  
  3. 李坤刚:《论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兼论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载于《法商研究》2000 年第 6 期。
  
  4. [美]Daniel Foote:《美国劳动法的放松管制》,杜钢建、彭亚楠译,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 年第 5 期。
  
  5. 谢德成、穆随心:《英国劳动法限制解雇制度》,载于《中国劳动》2005 年第 6 期。
  
  6. 金英杰:《试论职业稳定权--兼谈瑞典劳动法对我国劳动权内涵的启示》,载于林嘉主编:《劳动法评论》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7. 黄昆:《劳动合同立法与劳动关系稳定性与流动性双重价值取向的实现》,载于中国劳动法学会编:《2005 年度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8. 黄雪兰:《劳动合同期限研究》,载于中国劳动法学会编:《2005 年度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9. 王泽鉴:《英国劳工法之特色、体系及法源理论》,载于王泽鉴:《民法学说及判例研究》(第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0.石化东、门建功:《论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透视《劳动法》第 31 条》,载于《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 期。
  
  11.李晓霞:《美国与德国劳动法律体系概述与比较》,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期。
  
  12.翟玉娟:《中国和瑞典劳动合同期限的比较研究》,载于《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2 卷
  13.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 年第 5 期。
  
  14.沈水生:《辩证看待劳动合同短期化》,载于《人民日报》2006 年 5 月 10 日第 13 版。
  
  15.罗明安:《试论〈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影响》,载于《中国电力教育》2007 年第 s4 期。
  
  16.董文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范功能分析》,载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 年第 6 期。
  
  17.冯桂、刘英:《美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判例法的演进与发展》,载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30 卷第 5 期。
  
  18.曹燕:《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域外经验与本土资源》,载于《兰州学刊》2008 年第 5 期。
  
  19.郑爱青:《个人劳动关系规范的变革与不足》,载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 年第 6期。
  
  20.李坤刚:《关于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两个问题的探讨》,载于《现代法学》2008 年第 2 期。
  
  21.姜颖:《〈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不足与完善》,载于《法治论坛》2009 年第 1期。
  
  22.唐伶:《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兼评日本终身雇佣制》,载于《求索》2010 年第 8期。
  
  23.季秀平、胡枚玲:《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细化与完善》,载于《法学杂志》2010年第 1 期。
  
  24.董保华:《〈劳动合同法〉倒退了二十年》,新浪网


  致 谢
  
  在吉林大学读在职研究生的这三年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虽然是半脱产学习,仅仅在吉林大学学习了三个学期的课程,这里的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还是使我受到很大的影响,激发了我在工作中学习和钻研法律知识的动力。
  
  首先,我要感谢吉林大学法学院董文军老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董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我,对我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议和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真诚的对董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对我的培养。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父母、公婆、丈夫、女儿以及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是他们给了我精神上、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支持,使我在参加工作后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协助我顺利的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劳动法论文